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业不到一年换了三份工作,但却越来越开心。

作为打工人,很喜欢调侃“浓浓的班味”

我一直都是比较清醒的人,面对没啥意义的工作和任务,往往都是能溜就溜。

比如在医院的实习,很早就认识到去医院当流水线工人没啥意义,当个病历输入机对人没有任何提升作用。

我在毕业后和一位其他中医药大学的老哥聊天,人家本科在医院实习期间天天被主任骂,一天给患者拔几百个罐,“拔罐拔到都快起火星子了”,然后就是无情的人型起针器,麻木的病历输入机,回想起来除了锻炼了吃苦耐劳的能力,也没啥收获。

我说我很早就认识到这些没啥意义,医院实习期间能溜就溜,不能溜就全程装傻,问啥啥不会,干啥啥不行,敲病历就和没碰过电脑一样,各用一根手指码字。

所以到最后写了不到10份病历,没有值过一次夜班。

那个老哥:????不用值夜班也就算了,只写那么几份病历你是真的强。

我:因为有个同年级的靓女,因为太过能干,太过优秀,周末放假都被老师抓回去帮科室干活的。人家都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能者多劳,就是谁能干谁就会被要求多干。

老哥:这种优秀同学呢,出科的时候老师都不舍得放走的。

1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去了深圳的一家单位,单位的负责人对我真的很好,体谅年轻人白天老是睡不够,还特意允许我下午两点半再上班(正常是要求两点上班的)。

那个工作其实蛮温馨的,部门领导和我们几个工作人员都是中午和晚上一起炒菜做饭吃,大家有工作就一起做,没工作了也不会要求一定要坐办公室大家一起演戏。

不过当时毕竟是刚毕业+到了深圳那样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晚上经常去参加其他的活动,比如有幸去参加了一次大通中医馆的青年中医交享越团活动,那一期的收获非常大,也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青年中医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的良好中医学习模式。

所以当时自己就会非常排斥加班,因为经常约朋友去聊天啥的,于是往往都是到点准时走人。

同时也是在深圳非常幸运的遇到了蒋总,邀请我一起去寻访民间中医。

当时就觉得,我坐办公室去做新媒体运营,远不如去各地拜访民间中医,助力中医传承有意思。

于是决定了之后就找原单位离职了。

原单位是光速放人,上午说了可能要选择去拜访民间中医,中午就做了送别宴,下午就让我可以走了。

当时距离九月还有好几天,我同学说,你一天工资也好几百,人家让你早点走,也是能省下一千多呢。

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后来九月中旬,原单位的领导给我发消息,小钟,工资已经发放了。

我一看,居然是按照整月的薪资发放的。

那一刻还是相当感动,比起其他人遭遇的各种欠薪啊,扣工资啥的,自己遇到的领导和单位确实是讲求情义和体面的。

前几天我到了武汉,那位领导都还会打电话来关心一下我的近况,的的确确是让我感受到了职场中难得的善意与温暖。

2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让无数人都很羡慕的那种,可以到处旅游拜访民间中医,平时是在家上班的。

我当时去走访上中医,广中医,和我交流的同学都表示:你们那边还招人吗?我也想去。

甚至连某位一周只需要出3天诊,月入两万的青年中医都感慨

“我觉得你这个工作挺爽的。”

我的搭档:你要知道,光是一个能够双休+早九晚五,就已经秒杀体制外很多工作了。何况我们还是在家上班,不用通勤的。加上老板又是对我们很好的,又有认知经常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收获。

我:是啊,这份工作我愿意干一辈子。

不过确实也是比较尴尬,做的项目一直没有变现,所以后面也就只好结束那个项目了。

老板依然是对我很好,给我直接推荐到了中医馆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总部集团二把手那里。

我一想到总部在上海,就很担心那边物价太高自己活得太艰难,于是对于自己的薪资待遇要求随口说了一个比较高的数字。

那个数字其实我自己都心虚,毕竟只是一个本科毕业生,也没有拿到太多的成果。

结果居然也能答应。

我当时还特意去咨询了一下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得到的答复是,那个数字放在上海也算是很可以了。

老板当时给了我和搭档好几个选择,其实都挺好的。

技术路线,运营路线,商业路线都涵盖了。

不过毕竟是刚毕业没啥工作经验,职业规划也还不够清晰,一时半会儿不好下决定。

而那时恰好又有一个机会出现在我面前,我寻思着与其纠结,不如勇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于是选择了那个新的机会。

3

第三份工作就是到了武汉这边,做具体的青年中医培养的业务了。

其实就是很现实的,中医专业毕业生之所以一大堆人找不到工作被迫转行,归根到底是中医产业发展的太差。

就像有些地方的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是近乎绝望的,因为体制内进不去,本科又得毕业后再实习一年才能考执医证,而周围方圆十公里没有几家中医馆的。

然后很多中医毕业生就算去了医馆也是一个月两三千,三四千。

因为中医馆的盈利能力太弱了,连馆长的待遇都经常卡在一万左右,不要说新入职的中医师了。

我在做第二份工作的时候,也正好搞了青年中医的社群,大家最大的迷茫,无非也就是一个就业+医术成长。

对就业迷茫是因为看到了体制内的压榨,外加应聘条件的水涨船高,连四五线小城市的社区医院,都张口就要硕士毕业生,还要求规培证;

对医术成长迷茫就不用多说了。

真要是有医术,谁会去忍受规培的压榨呢。

而我去拜访各地医馆的时候,说得现实一点,能有心去培养青年中医的寥寥无几,基本都是掐尖。

招一堆青年中医进来赛马,谁能杀出来谁留下,谁跑不出来,没有病人,反正底薪那么低,自己也混不下去。

能像大通中医馆和汉古中医馆那样真正重视和培养青年中医的医馆是极少极少的。

站在行业的角度,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成熟的青年中医培养体系。

大通中医馆(深圳)和汉古中医馆(广州)也是创始人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源去培养青年中医,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只够支撑一两家医馆,支撑不了大规模的连锁扩张。

4

北方的不少朋友都在感慨,为啥这边没有这样的医馆啊。

因为培养青年中医是需要实打实的投入资源的。

所以我之前和那些找工作的同学说,要是有医术,就找家药品质量好的医馆合作就行。

要是医术一般,希望能在医馆学到东西的,还不如直接去固生堂。

说得现实一点,只有大医馆才有动力和能力去好好培养青年中医,普通的小医馆能实现盈利就不错了,哪有什么心情去培训青年中医呢。

普通的中医馆看待那些没有发展起来的青年中医,都是看负资产一样,都是恨不得立刻甩包袱甩出去。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人家没有能力陪你长大”。

只有企业有钱了,才能够容忍你的不够成熟,愿意培养你一下。

我到了武汉这边的公司做具体的青年中医培养模式的探索,其实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之前寻访民间中医,是希望能让他们传承专业技术。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能有稳定技术体系并且教得好的民间中医是没多少个的。

真的要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工作的青年中医,其实还真的是得靠医馆。

调研市面上各家医馆之后,去探索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青年中医培养模式,能够支撑得起一家医馆的连锁扩张,开得起新馆,让青年中医也接得住患者,能够给中医馆赢得口碑,中医馆才能够给更多的中医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

我当时在武汉看樱花,一整株樱花树上只有几朵孤零零的花。

这不正如中医界的现状,大家都在期待有百花齐放,花团锦簇的美好景象,然而现实就是只有几个名医孤零零的各自绽放。

北中医广中医的学生有家人朋友生病,都得到处问人,有哪个中医师好一点,哪怕日常接触的全都是名医专家;

连在中医行业呆了十几年的资深运营人员,我问他有没有认识擅长治疗湿疹的医生,他都只说得出一个,然后那一个挂号已经挂到三个月后了。

我经常吐槽,中医界讲故事就跟民间传说一样,啥病都能治。

你真的让他给你推荐一个要给具体的人看病的中医师,很多时候那个人真的连常见病都看不好的。

空泛的谈中医多牛逼多伟大毫无意义,因为老百姓生病的时候找不到能看好病的中医,那些也不过就是空谈罢了。

一大堆中医名家天天谈中医伟大复兴,口嗨大医精诚,连青年中医培养模式都摸索不出来,全靠青年中医个体自学成才,到最后中医产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就只能是所有的钱都被大忽悠和骗子赚走了。

所以我对于搞青年中医培养模式的探索是很感兴趣的。

以至于我居然会有主动加班的一天。

和领导交流各种设想,结合十几家医馆的培养模式提出一套更为可行的青年中医职业成长路线。

之后也会制作大量的公益课程和组织大量的公益活动,甚至是举办公益性的专病专科论坛,推动更深入的校企合作,给中医学生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比如在假期能够在医馆学习识药和实用技术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把青年中医的培养与中医馆的文化建设以及中医生活化的普及推广结合起来。

期待能够让中医界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林左旗中医史——攻心翻民间医术
中国民间医术绝招
民间故事落魄书生(全集)
我国现在民间有没有医术非常高明的中医,高手在民间,是真的吗?
民间中医医术高超,用绝秘配方“救活”病人!
关于癌症,民间中医、持证中医和西医的治愈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