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年中医和中医馆不是双向奔赴,就是相互辜负。
上个月去拜访了一家环境很好的中医馆之后,写下了《做一家让青年中医来了就不想走的医馆》
当时也吸引了好几位研三和大五的朋友来交流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馆。
青年中医选择一家医馆的考虑因素当然是很多的,离家近不近,薪资待遇如何,有没有技术的成长空间,有没有不合理的KPI,工作氛围如何等等。
我觉得归纳起来,大概就是三点
一个是不要让年轻中医吃太多的苦(最理想当然是包吃住,不用吃预制菜+天天挤地铁花几个小时在通勤上面)
一个是不要让年轻中医做违背自己初心的事情(某些医馆的考核制度逼着年轻中医去卖保健品和高价中药,以及开大药方)
一个是让年轻中医能看到更多的成长空间(最好是有些技术培训,有些外出学习的机会,然后也有比较明确的进阶路线,知道自己做5年和做1年肯定会不一样)
几乎和所有聊青年中医培养模式的老板也好,同行也好,每次都是提那个观点,青年中医缺的不是什么经验和指导,缺的就是实打实的资源和机会。
比如说外面一大堆培训班愿意教实用技术,可是个个动辄几千几万,真的没几个普通家庭的学生学得起;
然后医馆各种渠道导流,肯定是往老中医去倾斜;
不少青年中医招进医馆里去,就有点像当替补的。
都是去看那些老中医看不过来的病人,或者去看那些不愿意挂高价号,挑个便宜医生看一下的患者。
很多年轻中医坐冷板凳,收入又低,又看不到什么希望,坐着坐着熬不下去,就直接走了。
所以我一直都是认为,如果想要能够让青年中医对医馆有归属感,别的口号和文化建设都是虚的,踏踏实实把青年中医最关心的三个点做好就行。

1

我到了武汉的那家医馆之后,因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青年中医的招聘和培养模式探索,于是就会去各地中医药大学招聘。
相关招聘岗位在这里:九州上医馆青年中医团队招聘
每次和招就处老师交流,老师问我们想要招什么样的毕业生,我都回答,
最理想的是第一志愿报考医史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的学硕毕业生,其次是整天钻研中医,英语太差导致没考上研的那一批本科毕业生。
医史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是为数不多的纯中医研究生,有相当多大佬是从这两个专业里面走出来的。
如果是第一志愿报考这两个专业的,说明是真的对中医很有追求的。
而且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到了体制外能够很快的看清其他中医师的虚实,加上自身的学术功底,成长起来是非常快的。
相比之下,其他的研究生专业虽然名字更好听,但是做三年实验的几乎都被默认是当科研民工。
而去规培三年的则大家懂的都懂,有一次听到一位专硕研三的同学甚至吐槽自己的中医水平能保持在大五的水平就好了。
而且我心里都很有数,中医学生群体里面真的说对医术很有追求的,占比不见得有那么大的。
大部分其实也都是混口饭吃的心态罢了。
当初向各地中医药大学的同学征集答案回答决明子老师六问,问大家觉得班上本科毕业了能看病的有多少,大部分的答案是不到5%,最乐观的也没有超过10%
(决明子老师六问)
不过每个中医药大学的五年制里面,都会有那么一批人,是真的有中医追求,想要学习到真正的医术,看不上体制内的各种神操作,于是埋头自己学。
那批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成绩都会比较一般,因为对学校的各种考核都是敷衍了事。
而把他们从一堆学渣里面挑出来的最重要的点,就是看他们到底看了多少本医书,学习了多少技术,通过他们的成果来判断他们对于中医的热情到底有多少。
口嗨说自己很热爱中医是很容易的,但是踏踏实实去读几本医书和专业文献,去点出技能点不断实践的人其实还是很少的。


2

不少人都会很好奇我和我所在的部门打算怎么培养青年中医。
目前的思路是这样的
我们会聘请技术负责人来培训青年中医,让他们都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比如各种外治法和诊法,中药的更深入学习等);
再邀请相关专家传授一些医生IP打造的相关内容;
在考核过关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义诊等活动让青年中医有基础流量;
在团队内部多组织一些青年中医的医案研讨和心得分享,加上老中医的经验总结助力青年中医少些弯路;
通过外治破局,儿科妇科起步,然后逐步转向其他内科的思路让这些青年中医能够站稳脚跟,不至于一直坐冷板凳就好。
我们要做到的是让毕业生尽快成为合格的中医师,至于优秀的中医师,我们心里很有数,不是靠外力可以培养出来的。
能给他提供资源和空间,让他不用操心别的事情,专心研究医术能更快成长就好。
真正优秀的青年中医,都是自己成长起来的。
外界的助力,比如各种培训能够提升青年中医的下限,让一个中医专业毕业生能够比较快的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
通过专病专科建设也能让青年中医对部分常见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而真的要达到那种很多人想象中的大全科照样有效率很高的高手状态,其实都是那个医生在有相关悟性的基础上不断死磕自己,用大量的时间钻研医术才能做到的。
同样是去规培,所有人都认为是当牛做马。
但是有追求的中医学生会去练习四诊技术,收集特殊类型的病例,研究医院的各种诊断方案准确度如何,治疗方案有效率如何,有无值得借鉴的思路。
那样的学生是绝对不会说“能保持大五的水平就好了”这样的话的。
同样的,在体制外很多青年中医坐冷板凳,有的就会看医书,有的就会去搞自媒体,有的会去看些网课提升一下自己。
但是更多的还是在刷抖音,玩游戏,看小说等等。
而且还有个更秀的,大家都在刷抖音,人和人的抖音内容都还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刷抖音是在看中药饮片鉴别,有些人刷抖音就是各地沙雕和美女合集……

3

5月8号下午两点到五点会在广中医三元里校区进行校园宣讲+举行一个小型的交流会,具体地点是综合教学楼305,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一起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中医多项“独门绝技”濒临失传,谁来传承?
提升医道当做反思型中医师
中医师,可以走一条不孤独的大道
民间故事落魄书生(全集)
太震惊!老中医医术高超竟是从绝版医书中习得,难怪犹如华佗再世
有多少中医人,正拿着“中医”的金饭碗讨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