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年中医做就业决策的一个重要标准

年轻的时候,总是要面临各种选择的。

尤其是在做就业决策的时候。

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基层还是三甲?

追求学习技术还是追求变现?

我个人是觉得做任何选择,最重要的都是让自己能够以后更加有得选。


提升学历,学习技术,积累粉丝,都是普通人能够增多选择权的方向,可以考虑在这三个方向上面,哪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选择权。

今天有个社群里面的朋友问的问题就很典型,应该是针推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现在是在基层的乡镇卫生院工作,有考研的打算,也有去体制外的中医馆行医的打算。

目前提问的问题:1.如果体制外找工作,怎么完善简历,怎么和HR谈薪资待遇之类的,以及怎样避免不好的单位。

2.以及四川有什么名老中医推荐,想去跟师学习,个人觉得自己的诊疗思维比较混乱。

3.服务期满我是该立即找工作,还是等到考研初试结束再找工作?


我在回答时从个人角度,是建议这位朋友先考研,提升学历永远不会吃亏,无论体制内外都认的。

所以这样来看那3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第一个问题,所有医馆都是为了赚钱,你赚到的钱就是医馆对你的估值,简历就围绕自己能帮医馆赚钱的点去写就好。

你有宣讲经历和能力,有自媒体,有中医科普的相关活动经历,你可以帮忙引流,这是加分点;


你有患者群,你有私域,你有很多老患者经常找你网诊,这个是你的患者资源,你可以有极大的议价权,医馆会给你更高的待遇;


你会外治技术,来了就能做理疗,不会整天在诊室坐冷板凳,这也是加分项。


你独立完成多少诊疗案例,有没有优势病种和相关治疗标准化方案,有没有专病专科破局的思路和口碑积累,对于自己的职业成长规划路径是不是清晰,这个也是关键点。


围绕能多吸引患者多赚钱去写简历,就容易提高自己的议价权。


至于如何规避不好的医馆,最理想的是付费咨询在当地出诊的中医师,请他们吃吃饭聊聊天啥的,体制外的信息都是比较透明的,问多几个中医师基本都能了解清楚。



第二个问题,我发现很多人都寄希望于找老师,其实很多时候大家的核心问题是脑子里面货太少。

多看书,多看网课,先积累了足够的东西之后再去找老师,才会事半功倍。

不然很多基础的东西自己都没掌握明白,去跟诊和拜师学习啥的效率是很低的。

同时也很现实,很多老师的培训班都很贵,而免费的老师又不见得和你讲东西。

所以多靠自己,少指望老师。老师指点你一两句话 指明方向是可以的,更多的就不要抱太大期望了。

实在想找老师,依然是多花点钱请当地中医师吃饭聊天,他们往往知道哪个班比较合适 哪个老师比较靠谱。

同时也是之前直播时讲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找你崇拜的人,让他给你推荐书和课。

普通人给你列出来的书单和课,你其实大概率是不会多重视的。

只有你崇拜的人,他给你分享和推荐的东西,你才会足够重视,才会认真去落实。

这个时代大家哪里会缺书单和课程资源呢,真的说想要好的中医来给自己教学 灵兰中医等专业机构都做得很好。

好好赚钱,直接去学,还更省心。


第三个问题,做就业决策时,永远优先考虑能给到自己将来更多选择权的那个。

从我的角度,基层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练技术,积累经验和部分患者群。

要是对于技术成长的帮助不大,远不如去读研。

最后就是,找工作要多投简历,最好一口气投个几十份,找多几个招聘人员聊天,就当了解行业现状和前景了。

不要太早下决定,多了解信息再做决定。

招聘人员是很好的老师,多找他们交流市场相关内容,对于自己搞清楚自己值多少钱,如何变得更值钱会很有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毕业3年的中医师是如何赶超30年老中医的
国宝秘方:晕车晕船万试万灵六剂永不眩晕
没有奥司他韦,中医经方治疗甲流,一剂知、二剂已、三剂瘥
80后美女中医师:告诉你体制外的梦想探索路
杭州体制外中医兼职指南——兼职4年,一路走来越发轻快
柏亘杂谈——中医之误,误人,误国,误天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