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略谈诗词创作与欣赏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国粹,是文学的精华,有几千年的光辉历史。我非常酷爱中国的诗词,以下是本人对中国诗词(主要是近体诗)的粗浅认识:

一、诗词的形式

诗词的形式主要有古风、格律诗、词(也叫长短句),还有自由诗、散文诗、打油诗等。诗词的形式是表达作者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又相互依托,相互映衬。我以为诗词最大特点是:简短、精炼、上口。不论何种诗体,最好还是能押韵,达到音律上的和谐与美感,便于朗诵和流传。

格律诗(则近体诗)是诗词形式中的精髓,是千百年锤炼出来文学结晶,从而更能体现音律上的形式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实中,初学者常以为格律诗是高不可攀,其实不然,您先以字词平仄两两相错去创作,发现不合韵律则换字,并非难事。至于如何把握平仄的拗救、对仗、粘连等,则是诗词的专业问题。有心者通览王佐邦的《诗词津梁》之[诗词入门十八讲],或王力《诗词格律》,也就大可成半个诗人了。          

二、诗词的内容

诗词的内容是诗词的核心,是灵魂,比形式更为重要。它赖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和抒发最深邃的思想感情。诗词在意景上需要有“起、承、转、合”,常常运用“比兴”,比得好则有深度,兴得好则有高度。或含蓄诙谐或引经据典,达到言简意赅,仅以几十个字就能表达一组完整的意思或思想情感。

 

三、诗词的创作

诗词的创作要以生活贴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万物都可以入诗,只是作者切入的角度与视点存在差异罢了。要:能从极平常的物事中,看出不平常的所在,这就需要作者要有锐利的眼光,敏捷思路,捕捉该物事“质”的所在,要有“独持偏见”。比如,我们身边的火柴、牙签类的极平常之物,同样可入诗。写火柴:可联想到人类自懂用火则与动物分离出来,发展创造了伟大的文明史;写牙签:则可从植物、绿化、环保等角度切入下笔。意境高了,亦可创作出好诗好词,这里的“联想”亦非常重要,而且要“善于联想”。“妙笔”确实能“生花”。 这是需要作者要具备知识丰富的肚囊,也就是要有知识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是如中医老先生诊病下药,在中药柜的几千种药中,随时能取出几味对症配方。

作者还应掌握有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词汇,尽可能要粗通政治、历史、地理、天文、科学及生活常识和多读唐宋诗词。写景的诗应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人的诗应该刻勒出血肉,甚至灵魂。写事理的诗要揭示出物事的哲理所在。并能以最精炼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创作情感,甚至是字字推敲,结句犹为重要,它往往就是表现作者情感点的“诗眼”。我的创作体会是:含蓄比直叙好、反衬比正描好,应虚实结合,要言可尽、意无穷,切忌生造或堆砌词汇,华而不实。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四十八回中借诗精林黛玉的口论诗词创作说, “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词句究竟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有时创作中偶遇极个别字词不合格律,确实难以换字和拗救,或换词换句,窃以为可不必强求,要以意境为上,意真为本,勿食古不化。

格律诗是必须讲究平仄和押韵的。但是它毕竟只是一个载体,一种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写诗首要的还是意境,我们不必为诗的个别字的平仄去刻意纠缠。若论究高水平的创作,则需尽可能注意其他细则都到位。其实,写诗不难,但要出首好诗则非常不易。诗词创作者起码应持有《中华新韵》《平水韵》《词韵简篇》《词牌列表》《联律通则》等几部工具书。

我以为今人创作诗词尽可能用《中华新韵》(简称新韵),这是基于今人写诗是给今人并以法定通行的普通话朗读的(应遵循当今国家语言统一的规定,并且查阅用字新韵比旧韵有规律,更加方便快捷,无须死记)。分析鉴赏古人诗词则需《平水韵》(含其他古韵简称旧韵)。我曾对用新韵及用旧韵创作的诗词作过分析有:用新韵创作的格律诗词,每首都朗朗上口,达到音律上的和谐美。用旧韵创作的诗词则十有二三在朗读时有些苦涩。这是今人与古人发音存在差异,有些字古人发音与今人差异比较大。如:国、革、别、德、竹、等很多常用字今音读作平声,古音则读为仄声。反之,古韵中有些平声字在今声中则是仄声,如:戏、梦、冻、共、坏、便等等。数词一至十中,今声平仄各半,古声则只有“三”是平声。这是由于语言发音习惯的变化,并非“厚今薄古”。而且,在同一首诗中若通用一种韵调,更为上口,如通用阴平或通用阳平韵。这要比阴阳平混用及邻韵混用更为和谐上口(注:这已超出格律诗词的基本要求,是为苛刻了,只是本人的一点创作体会,切不可强求)。我想:唐宋诗词之所以比其他文学载体更流传广泛,音律的“和谐上口”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说明音律美是诗词的重要元素,是诗词内容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载体。

诗词创作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创作诗词的过程,就是炼句炼词,甚至是炼字的过程,有时甚至“为敲一字到天明”。是如古人“推敲”之典。新作品有时需要“冷藏”若干时间,或与文友交流探讨,再行修改方可成熟,有道是“好诗不厌百改”。

 

四、诗词的欣赏

诗词的欣赏要以诗的思想意景为主,审美诗词作者表达的主题意向是否鲜明,切入的视点是否独到,表叙的物事意义是否深邃,使用的语言词汇是否准确精炼,是否含蓄,有比兴,适用典故。层次是否 “起、承、转、合” 鲜明,在此基础上,再借以严谨的格律表达,那基本上可算好诗了。

以上是本人对诗词创作与审美的一点粗浅体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井蛙之见,贻笑大方。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诗友商榷。随附拙作《翰墨添情怀》一首,是为献丑:

自幼心仪书画诗,今朝涉墨半添痴。

挥毫伴乐风雅颂,艺海泛舟寻乐滋

 

                                                                 2012.1.1(修改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旧体诗中的平仄格律有多大价值?有取消的必要吗?
诗词如何入门?
《中华诗词声律概论》(律诗篇)
批“只知平仄,不懂诗意,这种诗坛怪相何时能止?”
【文以载道】诗词创作浅析
诗词为什么要讲韵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