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王母是华夏民族之母吗?

    学者李晓伟在另一本著作《西王母故地》中提到,近代与现代的一些学者,囿于现代实证考古学的绝对理念,对三皇五帝产生了怀疑,并因此断定他们都是神话中的人物,可在河湟谷地以及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大量考古发现,却有力地证明了西王母故国和中原文明之间的渊源,同时也引出了中原文明有可能发源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推断。

    1956年,我省长江源头沱沱河沿岸发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用于狩猎、击砸和切割的石器,这些石器,说明在远古时代,青藏高原就有人类活动。

    1982年,我省柴达木盆地柴旦湖南岸又发现了大批石器时代的遗物。这些发现,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历史,至少推进到了3万年前。

    此后,我省湟水、大通河、黄河三河间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更是不断被发现,青海的远古文明的发展脉络,渐次清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而这样的发现,到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文化遗址和柳湾彩陶的发现,达到了高潮。

    李晓伟留意到,无论是喇家文化遗址还是柳湾遗址,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台地上,这样的台地不仅拥有着可以耕作生息的小环境,而且还具有防范洪水的功能,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时期,这样的小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联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和近年来专家们对数千年前黄河曾频繁改道的地质发现,李晓伟认为,因为远古时期地质结构不稳定,华夏大地始终处于洪水地震的高发时段。黄河上游及其上游支流地区,很有可能就是地质结构相对稳定,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这也恰好能反映出史前文化遗迹在河湟谷地、在黄河上游地区、在渭河流域、在夏河两岸频繁出现,而在黄河中下游却很少见的原因之一。

    还有,华夏民族形成的时期,正是羌人处于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段。一部分代表父系氏族文明的羌人,渐次从诞生地分离出来,并由西向东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创造的文明也就呈阶次状由西向东传播渐进,并最终发展成为了文明程度更高的中原文明,而留在羌人原有的部族,依旧维持着母系氏族的状态,她们创造的文明形式,逐渐在历史的天空中黯淡。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以时间为依托的漫长过程,在轩辕到大禹千余年间,西王母始终与中原文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留下了诸多记载。有专家因此指出,轩辕乃华夏之父,西王母是华夏之母,看来不无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撕开传说与地缘的密码:中国人的根真的在西藏
太易先生:我们要建立人神之间的昆仑(三)—— 有国之母
从“三个西王母”说起,谈谈“西王母”神话的传播演变之路
《山海经》与虎密码的破译
【三秦文学】王景涛:【我和炎帝同故里】(散文)
涨姿势| 你了解这些好玩儿的文化史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