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孩子说故事的艺术家们(八)

为孩子说故事的艺术家们(八)

(2010-06-01 22:19:07)

    书接上一回:为孩子说故事的艺术家们(七)

 


“盯着它们的黄眼珠一眨也不眨”(电影《野兽家园》剧照)

 


《野兽家园》电影插曲
 

莫里斯·桑达克

 

    对于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1928-)这样的创作者,人们很难用温和的词汇给予评价。

 

 

    1963年当桑达克的代表作《野兽出没的地方》刚刚出炉时,那位著名的编辑哈珀出版公司的额苏拉女士就盛赞它是一部“最伟大的杰作”,并为能亲自编辑这本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后来,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兼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先生说“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

 

 

    2010年当根据这本图画书改编的电影《野兽家园》上市前后,桑达克和他的作品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美国人普遍认为:桑达克作为一位图画书艺术家,改变了我们对童年的认识。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多次提到从小就喜爱《野兽出没的地方》,并认为书中的主角麦克斯就像他自己。为此,桑达克特意赠送了几本签名版给奥巴马的两个女儿。2009年复活节在白宫草坪举行的欢庆活动上,奥巴马还为到场的孩子和大人们朗读了这本书。在朗读之前,他随口问“有人读过这本书吗?”所有听众异口同声地回答“读过!”

 


2009年复活节奥巴马在白宫草坪前朗读《野兽出没的地方》

 

    不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有不少成年人对桑达克的作品抱以强烈的反感,他们或者说图画的色调太灰暗,或者说书中的怪兽会吓坏孩子,或者说书中妈妈的处罚方式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阴影,诸如此类。而当续集《厨房之夜狂想曲》(1970)问世时,有些人感到极为震惊,因为书中居然出现了小男孩的裸体——使得很长一段时间这部同样精彩的图画书在一些地区禁售或者被儿童图书馆禁止上架。桑达克完全不理会不回应这些负面的反应,只顾埋头创作。在三部曲的第三集《在那遥远的地方》(1981)出版时,那些人恐怕更为震惊了,因为书中又出现了女婴的裸体!

 


《厨房之夜狂想曲》插页
桑达克曾说书中那三位准备把小男孩
和进面包的厨师的形象参考过希特勒的形象
这与他童年时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印象有关

 


《在那遥远的地方》插页

 

 

    实际上,桑达克从一开始就有意要进行某种“颠覆”。今天看来,这种颠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他多次获得凯迪克奖,197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2003年获得首届林格伦纪念奖(目前世界儿童文学界奖金额最高的大奖),以及1996年美国国会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

 


2008年桑达克80岁时的照片

 

    但桑达克所追求的远不是这些荣誉。2008年在他80岁生日庆祝会之后,他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在访谈中又提到了那几位对他一生影响甚巨的大师们:音乐家莫扎特、画家诗人布莱克、小说家梅尔维尔、诗人狄金森,他坦承自己算不上他们中的一员,但渴望能像他们那样独一无二,创作出前人未曾尝试过的作品来。他说自己现在相当害怕,怕没有时间来完成这样的作品。他只希望能做出一些东西,对将来的什么人给予触动,就像莫扎特、济慈、狄金森等人对他产生的激发一样。

 


《野兽家园》剧照

 

    那么,桑达克这样的奇才又是怎样被锻造出来的呢?

 


青年时期的桑达克
据说《野兽出没的地方》中小狗的原型就是他儿时的玩伴

 

    1928年,经济大萧条前期,桑达克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父亲是一位裁缝。家里空间不大,但亲戚来往很多,妈妈的脾气不大好。后来从欧洲逃难来的亲戚又渐渐多起来,而没有逃出来的多半都死在集中营里。桑达克童年时体弱多病,很早就体验过死亡的威胁,他常常不得不待在床上,只有书籍和独自的幻想相伴。不过父亲有空也会来跟他讲故事,多半是《圣经》里来的故事,总之都是年代久远的古老故事。这些后来常常成为桑达克自创图画书的主要背景来源。来到桑达克家的亲戚们给他的印象既亲热又有些粗鲁,庞大的身躯挤在窄小的空间里,常给他喘不过气的感觉,特别是有位叔叔曾对他恶语评价,也令他十分厌憎。他们也都成为了《野兽出没的地方》中野兽的原型。

 


书中的野兽形象

 

    家庭并不富裕、一堆穷亲戚、经济大萧条、欧洲纳粹的犹太灭绝、美国本土的种族歧视……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当时美国犹太儿童桑达克的成长环境。桑达克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自谋生路,他为一家玩具店兼童书店装饰橱窗,并坚持在夜校进修艺术。在绘画方面他几乎完全是自学成才的,而另一方面他从小就酷爱阅读,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早已博览群书,在文学艺术方面知识极为广博。同时他还特别热衷与有学问的人结交。他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密友尤金·格力恩,也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一定为他增广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额苏拉女士的书信集《亲爱的天才们》可说是童书编辑的宝典
这本书中收集了额苏拉在哈珀公司童书最辉煌的年代
与她的那些天才作家和画家们的通信集
与桑达克的通信笔记可见——
[读书笔记]《野兽出没的地方》的编辑写给画家的信
顺便说一下,这本书的封面插图就是桑达克本人画

 

    50年初出茅庐的桑达克结识了编辑额苏拉女士,额苏拉把他引入童书世界,促成他与多位儿童文学界的名家合作,为他们的作品插画。在1964年之前,桑达克为作家们插画的作品曾获得五次凯迪克银奖,这在别人或许已经是很高的荣耀了,但在桑达克看来却只是学习成长的过程而已。早在1955年,桑达克就开始构思创作一部他心目中“真正的图画书”,写在草稿本上的名字是《野马出没的地方》。他对这部酝酿中的作品期待很高,因为他觉得以前创作的那些只能算是插画书。额苏拉听说他的构思,也极力支持并推动它的诞生。

 


这是主人公麦克斯(Max)最初的形象设计

 


麦克斯定型之后的形象

 

    心思异常缜密的桑达克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才最后完成,“野马”被改成了“野兽”。实际上英文中的“wild things”并不是一般所指的野兽,它源自意第绪语对调皮捣蛋的孩子的骂称。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麦克斯就是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妈妈生气处罚他,把他关在卧室里不给吃晚饭,麦克斯却在狂躁中进入了梦境,远赴野兽出没的地方,带领野兽们尽情闹腾。孩子在想象中发泄完毕返回现实中来,发现妈妈已经完全原谅了他,“房间里为他准备的晚饭——还热着呢”。

 

 

 

 

著名的野兽闹腾(wild rumpus)场面通栏、无字,撑满整幅画面。
野兽中唯一长着人脚的那个,有研究者认为那暗喻麦克斯的父亲的角色

 


《野兽出没的地方》中文版封面

 

    一个深入儿童心理的甚至潜意识的故事,在桑达克以前还从没人尝试过。故事中的文字和图画在整体上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确如松居直所说“表现只有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它提供了一个现代图画书最完美的范本,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野兽出没的地方》的论文和书籍也已经多如牛毛了。


    可是,桑达克到底对童年做了怎样的“手术”呢?

 


上半幅是《野兽出没的地方》最初的封面设计

 

    通常被描述为天真无邪的、美丽浪漫的,孩子们在质朴纯洁、无忧无虑的状态中等待着长大成人。因此绝大多数写给儿童的作品非常开心、浪漫,在热热闹闹的孩子气的游戏中夹带着一些成人的劝诫和教训。

 


桑达克似乎对怪兽情有独钟:)

 

    但桑达克却不是这样,他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孩子那近乎狂躁的精神状态,那常常被人们遮蔽的、压抑的、苦闷的另一面。他笔下的麦克斯在不断地抗争、挣扎,在愤怒中转向梦境,竟然掩嘴而笑,手舞足蹈,驾着专属于自己的小船去向蛮野之地,在那里主控大局,在幻想中成就了自我,同时与自己深爱的且深爱自己的母亲妥协,直至在母爱的包容中回归。

 

 

    这些都来自桑达克自己的童年体验。他说:“童年对我来说有一种无穷无尽的魅力和吸引力。如果我有不寻常的天赋,并不是我画或写得比别人好——我从不如此自欺。其实是我会记得别人不记得的事物:声音、感觉和意象——童年某些特定时刻的情感特质。”

 

 

     艺术家们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还有一点尾巴…… >>>>

 

* * * * * * * * *

 

    花絮一:关于我与《野兽出没的地方》的缘分以及勉强总结的喜欢这本书的理由,详见:[译后记]我为什么喜欢《野兽出没的地方》


    这本书刚出版不久,就曾有搞儿童心理的专业人士撰文指出,此书很可能会吓坏小朋友们;据旅居法国的插画家陈江洪先生介绍,这本书在七十年代登陆欧洲时也曾经引起过许多大人的忧虑。不过好在半个世纪以来,确实只有个别有点神经质的孩子或大人(主要是大人被吓坏过),大多数读者均欣然接受。尤其在美国,在近年的各种阅读调查中,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一直位列图画书类的首位。关于孩子不易被吓坏,有图可证:

 

 

 

    花絮二:多年以来,有很多人极力想让这部图画书名著改编成电影,但桑达克一直没答应,拒不授予改编权。不知是出于什么机缘,后来他终于松了口,直到2009年底(从1963年初版后历经了46年)终于被改编成了电影《野兽家园》。这部电影的导演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1969-)之所以被桑达克首肯,恐怕并不是因为他拍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大片,或者更多是因为琼斯本人是地道的桑达克发烧友,而且他也相当另类,比方说他曾是极限运动的著名人物,对颇有点暗色调的、非常心理分析味道的东西也同样痴迷,总之这位导演肯定不是那种循规蹈矩、取悦大众的角色。桑达克对这部电影的改编、制作和宣传都非常投入,亲自而且深入地参与其中,甚至有谁敢对这部片子提些无聊的意见他就会跟谁急:)

    不过这部电影确实还是挺好看的,但与图画书相比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作品,甚至适合的年龄也要偏大一些。我感觉比较适合9岁以上的观众欣赏吧,不太适合幼儿的口味。

 


在拍摄现场桑达克与导演讨论

 


在电影发布会上桑达克与导演(中)和主演者(右)合影

 


电影海报之一

 


电影场景之一

 


电影场景之二(电影中妈妈出场了,是一位单亲妈妈)

 


电影场景之三

 


电影场景之四

 


电影场景之五

 


电影场景之六

 


电影场景之七

 


电影场景之八

 

    花絮三:最后还要说回到1963年。

 

    那一年,桑达克自写自画的《野兽出没的地方》出版了。——“从此,图画书成年了。”

 

    就在那年的前一年(1962),桑达克为英国诗人、作家Robert Graves插画的儿童小说The Big Green Book(《大绿书》)也出版了。

 


The Big Green Book封面

 

    这本不足为奇,但有趣的是这本书中的多幅插图从素材、画面构成和创意上都酷似比阿特丽克斯·波特的画作,当然啦,桑达克根据新的故事需要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可以肯定的是,桑达克在这些插画中是在刻意效仿波特——

 


波特绘于1884年

 


桑达克在书中的插图(1962年)

 

    原来,这是桑达克对比阿特丽克斯·波特表达敬意的一种特殊方式。桑达克深爱波特绘画艺术的“美丽”、“诗意”和“生动”。他曾深深感叹道:她(波特)怎么能画得那么好!——这种天分,并不是所有画家都拥有的!

 


波特小姐在山顶庄园的“绿房子”

 


站在门前的波特小姐(摄于1913年)

 


桑达克为《大绿书》绘制的插画之一(出版于1962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巴马在白宫读这本书给孩子们听!
什么样的书,可以被称之为经典图画书?
童书内容也可以带一些残酷
文章
童书有道:“人生三读绘本”
内涵绘本:野兽出没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