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飘落的花瓣

花开季节,人山人海

花开季节,人山人海。有花处就有人在,就有人赏,就有人赞。

人们爱花,所以花开季节就来了。繁花盛地,无不人潮汹涌。然而,真正懂花、爱花、惜花的能有几人?观花赏花的人潮中,其实就折射出了人生的众生相:细腻者有之,粗俗者也有之;文雅者有之,野蛮者也有之;认真者有之,走马观花者也有之;呵护者有之,辣手摧花者也有之。

万紫千红,是春天亮丽的风景,花丛间的人来人往,也是风景的一部分。人们的细腻、文雅、认真、呵护,会使这道风景更美;假如人们中有粗俗、野蛮、走马观花,甚至辣手摧花者存在,无疑问地就大煞风景了。

记得南宋叶绍翁有两句诗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花园的主人爱护园中花草苍苔,怕遭到损坏,就久闭柴门,不放游人进来。但是大自然是开放的,游人所到之处,花的千姿百态自然呈现,同时,人的千姿百态也自然呈现。

花开得美丽妖娆,我为花而赞;花开过程中遭遇种种不测,我为花而泣,为花而叹!

春日妖娆,我为花而赞,为花而叹

百花齐放是春天的盛景,然而,花开美丽,我见犹怜。花是柔弱的,别看它在枝头夭夭,却经不起风雨的摧残,一夜风雨,就落红无数;花是渺小的,“灼灼其华”只是表象,短暂的花期过后,再看,枝头零落,无人问津。

人们常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言语之间充满了悲怆。岂不知,人生苦短,毕竟还有几十年的光阴可以捱过;而花开花落,半个月、一个星期,足矣。甚至还有分分钟的事情,眨眼间就再也花非花了。虽然“花有重开日”,但已经是下一个花期了,就相当于人的又一辈子。尽管又可以重新灿烂,毕竟彼花非此花,正如人死以后,新人诞生,虽然还是朝气蓬勃,毕竟彼人非此人了。相比较而言,花着实可怜!

花开在枝头,先后有三种状态:含苞待放、尽情绽放、色衰欲坠。含苞待放的时候,像含羞的小姑娘,不谙世事,把自己的花蕊紧紧包裹,羞于示人。这种状态,尤显花的稚嫩,让人看了,引不起丝毫兴趣,因此,人们观一眼就走,没有留恋。尽情绽放的时候,花的娇艳,花的妩媚,花的各式风情,无不招徕着人们驻足留步。这个时候的花,像成熟的大姑娘,虽还有一定的羞涩在内,但也乐于把自己成熟的一面展示于人,好让游人爱上自己;也像已经出阁的小媳妇,羞羞答答的同时还多了几分豪爽,春风招摇中似与游人打情骂俏。色衰欲坠的时候,其实最让人可怜。这个时候的花,还保持着一定的美艳,只是与之前相比少了靓丽,少了风骚,犹如半老徐娘,随着渐渐色衰,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了,只能“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只等着被风吹落的那一刻,不知何方是归宿了。纵观花开的整个过程,除去幼时的不谙世事、衰时的无人问津,真正的风光能有几天?

不知花开的整个过程,真正风光能有几天?

我在花海徜徉,信步而行,不经意间,头上、身上,落满了花瓣。我没有拍打它们下去,而是任它们粘在我身、贴在我心。它们离开了枝头,无所飘依,我就权当为它们承做了暂时的驿站。我知道,最终它们还是要飘落下去,回归大地的。在回归大地之前,能感受一下人情的温度,我想也是极好的。然而,毕竟我的身躯有限,不能承受更多的飘落的花瓣。看着漫天飘落的花雨,再看看满地的落红,我只能感叹,叹花期太短,叹花瓣无依,叹时过境迁,造化弄人,不,在这里是造化弄花!

飘落的花瓣,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附在枝头做最后时刻的巧笑倩兮的时候、飘零于空中随风飞舞的时候、拥抱大地归于沉寂的时候。

依附在枝头,是最后的时刻,虽然色衰,但不减风情与气质,当春风吹来,仍然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人。虽然无法再博得人们的赞美,但留给人们最后在枝头的印象或可换取人们的同情。因为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在与其它仍在绽放美丽的花朵相比,它们是弱者;在与强劲的春风相博的过程中,它们是弱者。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正是因为春风的吹拂,催开了万紫千红;现在也正是因为春风的吹拂,它们要被从枝头吹落了,从此孤苦无依,不知所终。

春风会把花儿催开,也会把花儿摧落

在离开枝头到拥抱大地这个过程当中,它们是最潇洒的,无拘无束,借用几句歌词,那就是:“让我悲也好,让我悔也好,恨苍天你都不明了。让我苦也好,让我累也好,让我天天看到她的笑。让我醉也好,让我睡也好,把愁情烦事都忘了。让我对也好,让我错也好,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假如时间定格的话,我想,花所留恋的未必是花开枝头、春光灿烂、引人瞩目的时候,而应该是飘零空中,无所畏惧,天地之间任逍遥的时刻。可惜这个时刻太短暂,短暂得来不及让游人欣赏,也来不及让自己好好品味。

看到满地落英缤纷,我唯有叹息。其实,你细看的话,落地的花瓣并不缺少美感。它残存的颜色还在,它不老的气质还在,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当年龚自珍被贬官的时候,回乡途中,经过一个花园,园主不无遗憾地说:“龚先生,您来晚了,花期已过,只有满地落红,真是不好意思!”龚自珍马上答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里,龚自珍没有表现出花落的遗憾,更没有表现出被贬官的落寞,而是表现出了宽阔的胸襟和对自己未来的自信。本来龚自珍是应该衣锦还乡的,结果却闹了个解甲归田。他相信自己是个人才,虽然不能报效朝廷了,但是还可以“化作春泥”,造福乡梓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落花作正面评价的,恐怕只有龚自珍一人了,大多的文人墨客,都是伤春悲秋,看到落英缤纷,伤悲得不得了,好像世界的末日就要到了一样。尤其是朱门里边的小姐,更是涕泗横流,要死要活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了,怜花惜花,看到满地落英,哀其不幸,就把花瓣拾起装进绢袋,用花锄刨坑埋了,并封一土堆,命名为“花冢”。她所写的《葬花词》在令人感佩才思绝佳的同时,也生发了无限的感伤:“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其实,这是没事找事,纯粹吃饱了撑的。花开花落,月缺月圆,这是自然现象,看花流泪,对月伤怀,有这必要吗?假如一个人连一日三餐都搞不定,他还有功夫去葬花、哭花、怜花、惜花吗?鲁迅先生就说过:“灾区的灾民大概不会去种兰花,贾府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花若有情花常开。花开艳丽的时候并没有得意忘形,花落成泥的时候也并不见得就沮丧难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能做的,不是替飘落的花瓣感伤流泪,而是趁春光正好,大有作为,要知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啊!

趁春光正好,大有作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护花使者——《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初一下册9)
墨海听潮第228期 || 花谢花飞花满天 || 同题诗歌雅集​
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四月人间芳菲尽》《季节》《遗落的花瓣》精华作品第89期
两首描写落花的传世之作,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读
一夜春风挡不住,一树梨花一树春,万千枝头梨花白
春风几度玉兰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