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中医:肺痨在中医上的几大分类及其辨证要点(附穴位相关知识)

感谢焦老师今日带我们一起学习肺系疾病相关知识,下面是我根据焦老师的分享汇总整理,朋友们也可以直接点音频收听(焦老师的原汁原味分享)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肺系疾病的第五个病——肺胀
肺胀呢,在中医病名叫肺胀,西医病名叫肺气肿。
肺脏的病变主要在肺,然后涉及到的是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症状以胸部膨满,喘咳为主张。
在临床上中医把它分为六个证型,分别是:外寒里饮证,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阳虚泛水证,肺肾气虚证。

    外寒里饮
症状:怕冷,周身酸楚,头痛,恶寒,无汗,咳痰量多清晰,舌质暗淡,苔白滑。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降逆
方剂:小青龙汤加减

    痰浊壅肺
症状: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脘纳少,倦怠乏力,舌质较暗,苔白腻或浊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方剂:苏子降气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
症状:胸部膨满,咳逆,喘息气粗,目胀睛突,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黄赤(就小便比较黄),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腻,脉滑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剂: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痰蒙神窍
症状:神志恍惚、谵妄,烦躁不安,搓空理线,嗜睡甚至昏迷,抽搐,咳逆喘促,咳痰不爽,舌质暗红或淡紫,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
方剂: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
症状:胸部膨满,心悸,面浮,下肢浮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钠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苔白滑,舌体胖质暗,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肺肾气虚
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至张口台阶抬肩倚息不能平卧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尿有余沥。舌淡或暗紫,脉沉细数无力,或者结代。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剂: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经脉穴位学习:
 尺泽穴
肺经穴位,五腧穴之一,五行属水。
位于前臂内侧,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时,曲肘,肘窝中间有一个大筋,此筋为二头肌肌腱,在肌腱的桡侧(大拇指一侧)。
此穴为肺经合穴,五行属水,肺属金,金生水,故为肺经子穴,肺经的实证可以针刺按摩等手法刺激本穴,来达到祛邪扶正之功。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急性腹痛腹泻,肘臂挛痛等。

侠白穴
肺经穴位,位于天府穴下一寸,即是本穴。
此穴功效主要是辅助天府穴止鼻流血起到加强作用,或调理肺经经络疼痛。 
主治:咳嗽,气喘,上臂内侧痛等。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全部内容,感谢看到这里的你,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你带来收获!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入门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焦树德)
中医辨证论治肺结节
〖佳方荟萃〗中医祛痰的五大方剂
病毒性感染中西医临床案例
多管齐下,让鼻炎消失无踪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