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说到在国家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皇帝,就不得不提到明朝的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钰第一不是第嫡子,第二不是长子,如果不出现意外,皇位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的头上,但是偏偏出现了意外,以至于皇位轮到了他的头上。

在旁人看来,皇位轮到他的头上,肯定是好事,但在当时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一件坏事,稍有不慎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朱祁钰坐上皇位的背景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在明朝的历史上是绝对不能无视的一天。

在这一天,明朝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全国最精锐的北京三大营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能逃回来的士兵寥寥无几。

而要对这一切负责的人有两个,一个就是当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另一个则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王振是陪伴朱祁镇长大的太监,也正因此,随着朱祁镇的继位,王振一天比一天威风。朱祁镇尊敬的将王振称为“王先生”,对于王振所说的话言听计从。

王振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与朱祁镇的祖父朱棣一样,驰骋沙场,于是在不经意间主动挑起蒙古与明朝的战争。

当时的蒙古与明朝有着和平的发展,在边境展开贸易。蒙古用牛、羊、马来换取明朝的手工物品,双方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变得越来越强盛,也变得越来越不老实,经常用劣质的牛、羊、马当成优质的牛、羊、马来卖。

这虽然已经够可恨,但还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将牛、羊、马护送到边境的蒙古使者,还顺便在边境打劫,明朝廷对此十分不满,但是碍于和平发展,一直忍在心里。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一切才被打破,这个人就是王振。

蒙古每次到边境贸易都会给王振送一定的钱财,毕竟王振是朱祁镇身边的大红人。

可是在正统十四年,蒙古不知道是怎么的,忘记了给王振送钱财,结果王振一口气几乎直接吞了人家蒙古全部的牛、羊、马,这岂能忍?

当时作为蒙古最高领导人的瓦剌部也先,自从统一了蒙古,就一直在摩拳擦掌,借着王振的霸道行为,分兵四路攻打明朝。

也先虽然分兵四路,看起来挺吓人,但实际上总体兵马也就只有两三万。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只需要派出一员大将,率领五万或者十万大军到边境,与边境重镇的将领联合对抗也先,基本上就万事大吉了。

然而王振为了他的梦想,挑唆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除了王振的话,谁的话都听不进去,面对满朝文武的劝阻,朱祁镇一律当成耳旁风。

在朱祁镇与王振的合作下,二十万大军出征,仅仅只用了五天,就已经开始行军。要知道当年朱祁镇的祖父朱棣二十万大军出征,准备工作最起码都得准备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这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败兵的影子。

王振虽然有着宏大的理想,但却改变不了怂包的本质。在到达边境的时候,他听到了战败士兵讲述的战场情况,吓得一塌糊涂,直接下令撤兵。

如果说本本分分的撤兵也就算了,他领着二十万大军到处转悠。一开始命令从他的老家蔚县班师回朝,顺便显摆显摆,他王振现在已经出人头地。

结果呢?在行军前往他老家的路途中,他害怕士兵踩坏他在老家种的庄稼,命令士兵重新回到原来的地点,从原来的地点撤兵。

由于出兵时间的仓促,粮食原本就有问题,再加上王振这一转悠,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原本就不够吃的粮食,更加不够吃。

再加上天空不作美,士兵从王振老家重新回到原来地点的路途中不断的下雨,士兵又饿又冷,以至于遭到也先试探性的攻击。

也先这次试探性的攻击以胜利告终,成功歼灭了明军五万骑兵。

随着也先试探性进攻的胜利,信心大增,决定亲自率军会一会明军的主力。

如果此时的明军是由别人率领,那么也先不一定会有再一次进攻的机会,因为在也先第一次进攻的同时,明军已经接近军事重镇怀来。

可是由于王振的车没有到,王振命令大军在原地休整,等待他的车。正是这一等待,等待掉了北京三大营二十万大军的性命。

明军所处的这个地方叫“土木堡”,土木堡的地形是凹的,再加上没有水源,非常适合进攻。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晚上,也先对明军的主力发动第一次进攻。由于明军数量上的明显优势,虽然全军败退,但是也先却不敢深入。

经过这一次的试探,也先可以肯定明军虽然有二十万大军,他只有几万大军,但是却有很大的把握歼灭这二十万明军,因为二十万明军,又累,又饿,又渴。

八月十五日,也先派出使者与明军谈合,表示自己可以先行退去。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其中有诈,只有王振一个人认为没有诈,而王振恰好是说了算的人。

大军转移的命令一发出,士兵像疯了一样冲往有水源的地方。

原先看不见的蒙古骑兵,突然间出现在明军的面前,这时的明军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犹如一盘散沙,你跑我也跑,任由蒙古骑兵屠杀,“土木堡之变”就此发生。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与王振的结果:朱祁镇被活捉,王振被明军将领樊忠趁乱用锤子锤死。

一语定江山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一传到北京,整个北京都变得人心惶惶,毕竟北京三大营不但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防守北京的主力。

现如今北京三大营全军覆没,而负责防守北京的主力都是老弱病残,蒙古又士气正盛,这该怎么守?不少权贵在当时已经打包好行李,就等着朝廷南迁的命令。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负责监国的朱祁钰主持了一场决定大明王朝未来命运的朝会,这场朝会的主题是南迁还是坚守。

一大部分的大臣都主张南迁,可是坐在上面的朱祁钰一直没表态,毕竟南迁虽然只是一句话,但这一句话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大,损失的是老祖宗打下的一半江山。

朱祁钰一直在等待,等待是否有人主张坚守。朱祁钰等待到了这个主张坚守的人,这个主张坚守的人就是兵部尚书于谦。

于谦当朝大声怒斥主张南迁的大臣:“京城乃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大势既去,难不成诸位大臣忘记了宋朝的靖康之耻”?于谦这一席话提醒了众多大臣。

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开始选择坚守,而原本主张南迁的大臣也有一部分选择坚守。朱祁钰等的就是坚守这两个字,于是下令坚守,防守工作交由于谦负责。

幸亏当时朱祁钰有血性,没有选择南迁,一旦选择南迁,他必将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罪人,罪行甚至比朱祁镇还要重。

被迫当上皇帝

当时也先仗着朱祁镇这个人质在手,连绵不绝的向明朝索要钱财,由于投鼠忌器,明朝只能乖乖的将钱财送到也先的口袋里。

而也先明显是个不讲信用的人,说好了将朱祁镇送回来,可就是不见把朱祁镇送回来。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迫,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也先拉着朱祁镇这个皇帝在城外,那么这场战该怎么打?谁敢把皇帝打死,谁又有这个胆子。

朱祁镇并不值几个钱,值钱的是朱祁镇头上顶着的皇帝称号,如果说他朱祁镇不是皇帝,谁会把他放在眼里。当务之急,就是再立一个皇帝。

当时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年仅三岁,在国家危亡之际,立三岁的人当皇帝,立与不立有什么区别?所以大臣一致主张,让原本监国的朱祁钰当皇帝,太后也表示同意,但是朱祁钰却不同意。

其实不同意也很正常,你什么时候叫别人当皇帝不好,偏偏这个时候叫别人当皇帝,说不定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得从皇帝变成阶下囚。

这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一旦坐上皇帝这个位置,北京城一旦被攻破,责任就得全算在朱祁钰的头上,这明显是一笔风险大于利润的买卖,谁都看不清前途是否光明。

由于当时的形势实在是太过于紧急,根本由不得朱祁钰是否同意,直接就被大臣、太后强行推上皇帝这个位置。

君臣一心,其利断金

朱祁钰与朱祁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朱祁钰能够辨别忠奸,重用贤臣。朱祁钰从未质疑过于谦,也正因此于谦才能够实施他的报负。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军队的问题,于谦从各地调动备操军,从沿海地区调动备倭军,从江北调动运粮军,从浙江调动这浙军。总而言之,将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全部调到京城。

有的人看到军队的名字就能够意识到这些军队哪里是主力,事实上这些军队的确不是主力,这些军队要么是预备队,要么是后勤部队,可见当时的明朝情势有多么的危急。

部队调动完成,下一步就是粮食。

当时最大的粮仓在通州,通州的粮食能够支撑北京的人吃一年,但是却有一个缺点,通州邻近边境。

如果说蒙古一旦打进来,通州就落到了蒙古的手里,以至于当时有一部分的大臣建议将通州的粮食烧掉。

于谦认为如果说将的粮食烧掉,就得从四处调粮,不是一般的麻烦,倒不如干脆就从四处调过来的军队从通州入京,自己取粮运到京城,这样运粮速度足够快,也避免了被也先抢劫粮食的可能。

军队准备好了,粮食也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也先。

于谦采取的战法很不合时宜,不过多亏这个战法能够被朱祁钰采用,那就是在城下迎战。

当时北京的形势都已经如此危急了,朱祁钰却依旧能够采用于谦这个风险度极高的战法,可见朱祁钰绝对比朱祁镇英明。

因为这个战法虽然风险度极高,稳固度也极高,于谦在发布这个战法的同时,命令一旦开战,坚决不能入城,只有战死,这样一来没有了退路,士兵就只能拼了命的打。

必须要知道的一点,当时的于谦也在城外,而且驻守的还是最容易被攻打的德胜门。

当时明军虽然有二十二万兵马,但这二十二万兵马分到京城的九个门,每个门也就只有不到三万的兵马,而也先有五万以上,十万以下的大军,而且这支大军与明军用来应急的军队不同,个个都是精英。

而于谦不但敢在城下迎战,还敢命令大军在距离城下有一段距离的民居内埋伏,用火枪围剿蒙古大军。

靠着打埋伏,不怕死的精神,明朝赢得了这场战争,史称“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成就了在前面工作的于谦,却无视了在后面工作的朱祁钰。如果没有朱祁钰的坚决支持,如果没有朱祁钰的智慧,于谦哪里会有出头的机会。

结语

朱祁钰与于谦这对君臣,在历史上也形成了一段佳话。

朱祁钰十分看重于谦,凡是有要事,第一个问的人就是于谦。于谦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不回家,朱祁钰一听到消息,就派人给于谦送夜宵。

于谦由于不贪污,家徒四壁,朱祁钰专门送了一座大宅子给于谦,知道于谦没钱买家具,还送了一大批家具给于谦。

于谦有痰病,在夜晚时常发作,朱祁钰亲自到大山里砍竹子榨汁给于谦喝。

可惜了后来朱祁镇在石享、徐有贞、曹吉祥这三个奸臣的协助下,发动“夺门之变”,以至于朱祁钰被迫退位,于谦冤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谁避免了大明帝国非正常死亡?
这个小小的锦衣卫,才是明英宗夺门之变的最大功臣!他的身世引人猜测,曝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周舆丨史上既蠢又坏的皇帝是哪个?
于谦对大明有再造之功,为啥下场那么惨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是怎么反目的?
51岁书生带兵救北京,他拼死为国续命,最后却沦为死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