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天,辜鸿铭正在西餐厅吃饭,两名北大学生用英文嘲笑说:“这老头也
一天,辜鸿铭正在西餐厅吃饭,两名北大学生用英文嘲笑说:“这老头也配吃西餐?”辜鸿铭立即回复,俩学生羞愧逃跑。
 
事情是这样的。
 
都民国时期了,辜鸿铭还穿着清朝的马褂,身后拖着大长辫子。最反差的是他还跑到西餐厅去吃饭。
 
一般去西餐厅吃饭的,不都是西装革履的吗?
 
这天,辜鸿铭正在西餐厅吃饭,两个穿着北大校服的学生从他身旁走过,他们格外注意了辜鸿铭的衣着和辫子,于是用英语说:“这封建老头还配吃西餐?”
 
他们以为辜鸿铭没听懂,没想到他们话音刚落,辜鸿铭就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说:“我吃西餐的时候,你们还在娘胎里呢!”
 
两大学生吓了一跳,他们也没想到这个拖着大辫子的,看上去一副封建作派的老头,不但能听懂英语,还会说一口如此流利的英语。
 
他们羞愧不已,赶紧逃跑了。
 
辜鸿铭有着“怪才”之称,他怪在什么地方呢?他出生在南洋,学习在西洋,娶妻在东洋,发展在北洋,他却一身封建清朝打扮,娶东方的小脚女人为妻。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1857年,辜鸿铭祖上原来在福建泉州,后来迁居南洋,他出生于南洋马来西亚半岛的槟榔屿,他的父亲在橡胶园工作。她的母亲是一位西洋女子,精通英语和葡萄牙语。从小耳濡目染的辜鸿铭对语言非常敏感。
 
辜鸿铭的父母思想也非常开放,让他接受好的教育。10岁的辜鸿铭就已经熟读各国文学作品。之后,除了英语之外,他还修了德文、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并拿下了十三个博士学位。
 
学成后,他回到了中国,正是清廷时期,辜鸿铭投到了张之洞麾下,主要从事翻译工作,他先后翻译了《大学》、《论语》、《大学》,名扬海内外。
 
所以,曾有说法:“到中国不看紫禁城可以,不可以不看辜鸿铭。”
 
后来,中国掀起了新思潮,连末代皇帝溥仪都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装。辜鸿铭还穿着长袍马褂,留着长辫子,娶小脚的女人为妻。
 
说他是不接受变革的老顽固吧,似乎也不合适。袁世凯去世后,他家却敲锣打鼓,将戏班子请到了家里,热烈庆祝。
 
辜鸿铭就曾因为骂慈禧太后,骂他的上司张之洞,骂袁世凯,骂“洋鬼子”而出名,他因此被称为“辜疯子”。
 
可这个“疯子”遇到正事却一点也不“疯”。
 
一次,一个洋人看到他在给祖先供祭品,便嘲讽道:“你们中国人总是给祖先供贡品,难道死去的祖先就能吃到贡品吗?”
 
辜鸿铭哈哈大笑说:“你们外国人往你们祖先的墓前放鲜花,难道他们就能闻到了吗?”
 
可以说民国时期“怪才”辈出,诸如拿了三十四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因发明了“她”字,被中国女性骂得不敢上街的刘半农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乱世出英雄吗?
 
首先,应该是受留学之风的影响。因为在清朝末年,我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最后被洋枪大炮打醒了。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以前太过自闭,落后了西方国家。于是一些知识分子争相出国留学,意图用先进的思想和知识救中国。
 
其次,当时的学术环境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当很多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后,也将一些西方的思想引入了中国,一时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情形。而北大校长蔡元培一直倡导思想自由,学术独立,自成一派。因为北大的自由学术氛围,蔡元培对教员的要求是,只要教员有真才实学,他就可以不拘一格。
 
所以辜鸿铭成为了北大的教授。
 
辜鸿铭除了这些怪诞行为外,他在北大教学时,还曾让学生练习翻译《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些国学经典。
 
所以,爱国在骨不在皮,辜鸿铭虽然留着大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其实骨子里是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华文化是极其推崇的。
 
有人认为辜鸿铭之所以行为如此怪诞,是因为他对祖国的爱太深沉,是在中华文化的赤诚之心。
 
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中国人的精神》
《天生我材辜鸿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狂儒”辜鸿铭:吃西餐被北大学子拽英文羞辱,他如何回怼?
北大学子西餐馆内,拽英文羞辱老头,却碰到精通9国语言的辜鸿铭
北大学子进西餐馆,用英文嘲笑一邋遢老头,结果对方精通9国语言
此人拖着辫子到北大,学生哄堂大笑;他说完一句话,学生哑口无言
求学13年,他腹载五车,却守数十载旧俗,留长辫,着长袍,恋小脚
民国怪老头辜鸿铭喜闻小脚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