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2年,李大钊儿媳向周总理求援,周总理亲自致电安徽:立即放人

1972年末,一封为丈夫求援的信件,摆在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写信的人名叫田映萱,是李大钊的儿媳妇,她在信中既不申诉,也不诉苦,只将该说的情况和要求一一列举清楚,措辞不卑不亢。

周总理看过信之后,马上拿起电话致电安徽省委负责人:“立即将李葆华放出送往医院检查身体!”

父亲李大钊的言传身教

对于李葆华的情况,周总理再熟悉不过。作为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刚出生的时候,父亲李大钊正在天津读书,等李葆华4岁那年,李大钊又东渡日本。三年之后,李大钊弃学回国参加革命活动,而李葆华已经在私塾开蒙读书了。

1918年,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将全家人接到了北京。自此,李葆华得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开始接受父亲的言传身教。

对于李葆华的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李大钊颇为注重,从不溺爱孩子,家庭教育处处体现新思想、新文化、新伦理。李大钊经常以平等的态度,和李葆华谈心,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疑惑。

空闲时候,李大钊还给孩子们讲古说今,冬天下雪的时候,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堆雪人。

图丨李大钊旧照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李大钊成了中共北方的领导人,经常有人到李大钊家中谈事,其中还有外国人。那个时候李大钊在和李葆华的谈话中,增加了不少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内容,闲暇时还教孩子们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

李大钊在北大师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经常慷慨解囊,帮助贫苦的学生渡过难关。当时李大钊每月工资有二三百元,但他只拿出三五十元作为家用,其余都用来充当党的活动经费,或者接济贫苦学生。

李大钊领薪水的时候,经常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还没走出校门,拿到手的薪水已经所剩无几。蔡元培得知此事之后,亲自嘱咐会计给李大钊发薪水的时候,直接扣下一部分交给李大钊的夫人,以免李大钊家里生活不济。

李大钊不抽烟、不喝酒,一件长衫能穿多年,生活上也毫不讲究。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及极度俭朴的品格,对李葆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下一代的身上。

1927年李大钊被捕遇害之后,北京各报都刊登了此消息。周作人等人担心李葆华难以承受这一巨大打击,本想了一套说辞安慰他,没想到李葆华听完之后,又仔细看了一遍报纸,没有丝毫的过激反应,只是漠然退去。

图丨李大钊就义前遗照

在周作人等人的帮助下,李葆华被送往日本留学。尽管李葆华当时是化名赴日,但李大钊儿子到日本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很多人通过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寻找李葆华,李葆华一概未予回应。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葆华经介绍参加了中华留日学生会,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东京特支书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李葆华参与领导了留日学生的抗日斗争,并前往中国公使馆要求蒋介石立即宣布与日断交,降旗回国。

李葆华等人的号召得到一众留学生的响应,愤然回国,李葆华也随大家回到了国内,投身于抗日的大潮之中。他随即在上海组织了多个进步组织,展开反日爱国斗争,后又调任河北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领导群众展开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

1936年,不到27岁的李葆华调升为北平市委书记,成为中共历史上最早和最年轻的北京市委书记。1945年的七大会议上,李葆华被选为最年轻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解放战争期间,李葆华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政委,北平市委第二副书记。北平和平解放之后,李葆华出席了七届二中全会和首届全国政协会议,参与了国旗、国徽、国歌的讨论,还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图丨李葆华旧照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拟任命傅作义为水利部部长,毛主席和周总理考虑到李葆华性格谦逊,工作能力强,决定派李葆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与傅作义共事。开国大典之后,任命正式下达,毛主席鼓励傅作义和李葆华:

“要合作得好,合作到底!”

调任安徽被誉为“李青天”

当时水利部是中央部委中最具统战意义的部委,李葆华比傅作义小14岁,平时尊称傅作义为“仁兄”,并在工作上多做一些细致的协调工作,既不架空傅作义,也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由于水利部成立之初基础打得好,李葆华和傅作义的关系一直很融洽,遇到大事需要决定的时候,都是先商量好再拿到会上议定。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旱涝频发,李葆华可谓是新中国水利的闯将和功臣。

1951年3月,为了彻底根治淮河水患的问题,李葆华和傅作义亲自到深山大河之中,考察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当时淮河一带并没有发达的交通,李葆华和傅作义就雇了一艘私人的小船,顺江考察。

图丨李葆华陪同周总理等人视察三峡坝址

每次上船前,李葆华总是先小心翼翼地将傅作义扶上船,二人在船上一边看地图一边观察地势水流。当途中遭遇险峻地形时,两位部长携手徒步而行,警卫人员从山民家租借几头毛驴,驮着行李和各种用具。

当时傅作义已经年过花甲,身体发福,走不了多少路就累得气喘吁吁。李葆华不忍心,劝说傅作义坐在毛驴上歇歇,可傅作义却哈哈大笑起来:

“我能坚持,慢慢爬就是了,小毛驴也很可怜,我这么重,它受得了吗?”

傅作义的一番话,惹得大家都大笑起来。

这次调查回京后不到一周,水利部就向国务院递交了翔实的报告,经周总理和毛主席批阅,综合水利部和专家的意见,历史上最大的治理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工了。

图丨李葆华(左)与叶剑英等人在北平留影

1957年,傅作义在外视察工作时突发心脏病,自此傅作义主要养病,李葆华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李葆华秉持自己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水利事业埋头苦干了整整12个春秋。

上世纪60年代,李葆华调任安徽担任省委第一书记,当时安徽正处在极其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农村更是一片萧条。李葆华放心不下农民,就趁着青黄不接的时节,带着秘书来到生产队暗访。

进村之后,李葆华先敲了两家虚掩的大门,发现里面没有丝毫动静,等敲到第三家时,里面传来了微弱的呻吟声。李葆华推门进去之后,发现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正躺在床上。

“老人家,你怎么了?”李葆华上前询问道。老人告诉李葆华,家里已经几天没有开灶了。李葆华又问家里还有什么人,老人说只剩下一个儿子出去要饭了,生产队里很多人都出去了。

听到这里,李葆华再也听不下去了,临走时将几个人带来的干粮全部留给了老人。

后来李葆华又暗访了其他几个县的生产队,李葆华“微服私访”的佳话很快传遍了安徽。

图丨李葆华视察水库工作

根据自己实际调查到的情况,李葆华很快做出了应对措施,开放集贸市场,允许农民将粮食拿到市场上销售,还亲自下令撤掉省界上的检查站,让物资流通畅通无阻。

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是有政治风险的,但李葆华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了下来。

在李葆华主政安徽的四年半时间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个行业的总产值都有了巨大的增长。市场逐渐繁荣,民心得到振奋,生活显著改善,安徽人民都亲切地称呼李葆华为“李青天”。

1965年,毛主席出访路过蚌埠,点名要接见李葆华。谈完工作之后,毛主席关切地询问李葆华家里还有什么人,当听说李葆华的妹妹在北京搞文艺时,毛主席说:

“北京不是个好地方,写东西得出来写。”

当时李葆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被卷入一场政治风暴。

图丨晚年李葆华

在李葆华被调往贵州工作之后,虽然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李葆华仍旧坚持指挥生产,在全省3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1种产量逐年增长,部分产品增幅很大。

1972年,李葆华的妻子田映萱获准探望李葆华,当见到已经瘦弱不堪,头发几乎掉光的丈夫时,田映萱潸然泪下,回到合肥之后就给周总理写信求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李葆华重新恢复了工作。

李大钊家风传三代

当时中央决定让李葆华重回贵州,担任省委第二书记。在征求李葆华的意见时,李葆华只回答了8个字:“服从组织,没有意见。”

很快李葆华就登上了前往贵阳的飞机,田映萱担心李葆华的身体吃不消,特意请了长假到贵阳照顾他的生活,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也纷纷从微薄的工资中省出钱来,给父亲寄去营养品。

全家人在艰难的岁月中相互支撑,直到这场政治风暴彻底过去。

图丨退居二线的李葆华

1977年,财政部部长找到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李葆华,征求调他去银行工作的意见。李葆华的回答仍旧是那8个字:“服从组织,没有意见。”

次年,中央任命李葆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李葆华领导中国金融改革,又创造了一片辉煌,最显著的业绩之一就是解决了长期困扰全国银行系统房屋紧缺的老大难问题。

当各地的房屋都拔地而起时,李葆华一家仍住在北京机关宿舍的一套旧房子中,他们恪守着李大钊家风,多次谢绝搬迁,直至逝世。

李大钊树立的忠于信仰、严守节操、清正勤谨的家风,传承给李葆华这一代之后,又传到了第三代人。

2005年,中纪委接到举报,称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利用职务之便,倚仗其祖父李大钊,其父亲李葆华,涉嫌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中纪委对此极为重视,直接派出调查组赶赴安徽进行调查,结果举报信中列举的事情没有发现,反而被一件件感人的事情所打动。

图丨李宏塔旧照

早在李葆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的时候,李宏塔都是自己挤公交车去上学,常常由于挤不上车而迟到。后来老师家访的时候,和李葆华夫妇说起这件事,他们就请秘书给李宏塔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上学骑。

自此,骑自行车成了李宏塔的一个习惯,并一直保持到当上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当有人问他这么一搞,其他的领导同志怎么办时,李宏塔哈哈一笑:

“按规定办,该坐就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骑车也是个人爱好,锻炼身体嘛!习惯了,改不掉。”

不光是骑自行车,李宏塔一家还住在一间只有55平米,没有装修没有什么家具的简陋宿舍中。其实李宏塔有两次机会可以分到一套面积大一些的房子,但两次都落空了,究其原因就是李宏塔直接负责分房。

图丨李宏塔下基层

当他了解到很多同志住房困难之后,就默默将自己的名字从分房名单上划去。在最后一次福利房分配的时候,李宏塔的名字仍没有出现在名单上。有人提醒他这是“末班车”,李宏塔却打趣地说道:

“末班车上人多,我怕挤。”

李宏塔吃、穿、住都不讲究,按理说银行存款应该不少,但事实上他却没有什么存款。就像当年祖父李大钊接济贫苦人一样,李宏塔的名字总是出现在“献爱心”名单,捐赠数额最大的那一行;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自掏腰包,向那些人伸出援手。

和父亲李葆华一样,李宏塔也经常到基层“微服私访”。2003年安徽遭遇特大洪水,李宏塔带着有关部门人员,亲自到受灾地看望灾民。当他们走进灾民住的帐篷时,顿时感到热浪滚滚。

随行人员用温度计进行测试,发现帐篷里的温度居然达到了55℃,一些灾民干脆露天睡在外面。

图丨李宏塔旧照

一直视察到下午三点多,李宏塔一行才腾出时间,走进了路边的一家小饭馆。要了两个大馒头,一碗手擀面,两盘素菜,这便是李宏塔的午饭。

自从工作以来,李宏塔发现城里吃饭喝酒“排场”太大,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粮食,便想出了这个办法,在路边吃饱再去见当地官员,既节约时间金钱又不得罪人。

没想到这一天,李宏塔却被店老板认了出来。原来店老板退休前在县民政局工作,见过李宏塔几次,当即向县领导作了汇报。一个电话过去,县长、民政局长立刻赶来。

既然在路边小店见到了当地领导,李宏塔干脆当即展开工作,讲述完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后,建议当地领导腾出党政机关办公室,给灾民一个更好的过渡环境。

见到李宏塔的秘书拿出温度计这样的“证据”,当地领导也不好再说什么,当天晚上就腾出了办公室,安置了5万多灾民。

图丨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

灾民在感谢党和政府关怀的同时,也在赞扬李宏塔“微服私访”的动人故事,但李宏塔却不喜欢大家这样说自己:

“我怎么微服了?我从不化装,我怎么私访了?我不隐姓埋名,名正言顺,正大光明。我下去不打招呼,那是怕麻烦人家。我到哪儿都熟门熟路,不需要领,不需要陪。”

不管怎么说,李宏塔“微服私访”的故事还是妇孺皆知。不光是因为确有其事,更多的还是出自对李宏塔家风的称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父李大钊的“遗产”
1972年,李大钊的儿媳给周总理写信,提及李葆华,总理:接回合肥
李大钊之子李葆华,任安徽书记时,将亲朋得罪完,被称“李青天”
李大钊后人现在怎么样?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更是国之栋梁
中纪委查李大钊的孙子 ,他一辈子让房让官,唯独不让老百姓吃亏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任水利部长却遭排挤,周总理是如何处理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