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德怀接管贺龙部队,贺龙外甥不服与其对骂,竟骂出个王牌军

提起“彭老总”彭德怀,首先想到的必是毛主席那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作为新中国的第二元帅,彭德怀毕生为国家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1946年,彭德怀遵从组织安排接管贺龙的部队,没成想竟引来部下集体“赌气”,贺龙的外甥贺炳炎更是当场和他对骂。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将领们和彭德怀产生矛盾呢?

紧要关头 越级指挥

1946年,抗战的硝烟尚未从中华大地上散去,躲在暗处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却已开始蠢蠢欲动,又打起了谋反的戏码。同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派遣爱将胡宗南率25万大军进攻陕北。敌人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势,对留在延安的我军来说无疑是场苦战。

要知道,当时留在延安驻守的我军人数连2万人都不到。仅靠4个野战旅和3个地方旅的力量去和敌人的数十万军队抗衡,俨然胜算渺茫。为了粉碎敌人阴谋,毛主席审时度势,决定设法分散敌军,再分批予以剿灭。而且,陕北的地形如此特殊,也可以用来迷惑敌人。

胡宗南

毫无疑问,分散作战需要各部队有着无比默契的配合,能够及时执行指令。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和许多领导人都认为应当派出专人来统领这些部队。而且,此人必须带兵经验丰富,能够促成各部队完成任务。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要想找到能撑起陕北局面的“顶梁柱”并不容易。首先,周恩来、刘少奇都各自有要务缠身,一个在忙着做统战工作,另一个则刚走马上任新四军政委。至于朱老总,虽说眼下的他正在延安工作,但也实在分身乏术。

陕北部队的成员大多是从八路军120师过来的老兵,隶属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贺龙作为120师的师长,无论从资历还是职务来说都足够担起迎战胡宗南的重任。但自打1940年开始,贺龙就组织调回了延安。

与此同时,贺龙还承担着毛主席交付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即解放晋中地区。1945年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和傅作义在蒋介石的指使下出兵晋中,阴谋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为不让敌人得逞,贺龙一直率部留在晋中作战,自然也无法回到延安,那何人可以堪此大任呢?

贺龙

一时间,连毛主席也感到为难,不知该如何解决此事。正当他们商讨对策时,彭德怀主动请缨,表示自己愿暂时代替贺龙管理陕北部队。毛主席同意了,毕竟彭德怀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能力不容置疑。但当彭德怀真正接掌部队大权后,情况却并不似他料想的那般顺利。

矛盾频发 难以磨合

1947年3月16日,在组织的紧密部署下,西北野战兵团正式成立,彭德怀担任兵团司令员一职。和生性平易近人的贺龙不同,彭德怀对将领们的要求颇为严苛,稍有犯错便会挨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截然相反的行事作风,很快就让西野的将领们产生了意见。

彭德怀越级指挥的行为,本身便已引起了西野的不满。毕竟论影响力,那时的彭德怀远不如贺龙。贺龙作为队伍领袖,一点点带着部队从红军时期走到解放战争,队伍之所以能不断壮大,靠的正是贺龙宽容亲切的好性格。可彭德怀却完全反着来,这叫他们如何能吃得消?

起初,西野的将领和士兵们还只是私下里抱怨,但时间久了,有些人也沉不住气,开始明面上和彭德怀对着干。西野一纵的政委廖汉生和司令员贺炳炎,便是对彭德怀意见最大的两人。他们一个是贺龙的外甥,另一个则是贺龙的老部下,都对贺龙很是敬重。

西野一纵的前身是红二军团,是贺龙亲手带出来的嫡系部队。贺炳炎15岁就开始跟着贺龙到处征战,而廖汉生亦是如此。在二人的心中,贺龙的地位仅此于毛主席,故而他们一向对贺龙的话言听计从,及时受了批评也从不反抗。可到了彭德怀这里,画风就完全变了。

廖汉生

1947年8月,彭德怀命令西野一纵攻打榆林。然而,这一战进行得异常不顺,以至于一纵连续打了两天两夜才快要得手。但就在这时,不甘失败的胡宗南又派来一个师增援榆林守军。为避免增加伤亡,贺炳炎和廖汉生决定撤退,怎料彭德怀得知后,打来电话怒骂道:

“胡闹,简直是胡闹!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仗你们怎么打的?简直要把贺龙的脸面都丢尽了!”

贺炳炎

这番劈头盖脸的训斥,让彼时正坐在指挥所郁郁寡欢的廖汉生,心头登时蹿起一阵无名火。他当然知道自己的指挥存在错误,但一想到彭德怀那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廖汉生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最后甚至和彭德怀吵了起来,摔断了电话。

同年10月,贺炳炎和彭德怀之间也因为指挥问题产生了矛盾。事情要从西野一纵攻打清涧时说起,因不敌国民党29军军长刘戡的强大兵力,一纵遭遇了解放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伤亡,716团团长储汉元亦在战斗中牺牲。这件事惹怒了彭德怀,当即就一通电话打给了贺炳炎。

贺炳炎是负责此次作战任务的,坦白来说,他也未曾料到敌人会派出5个旅的增援兵力。他们原本计划攻下耙子山阵地,但眼下却连连受挫,这不禁让贺炳炎急得团团转。原以为彭德怀电话是了解情况,哪知一上来就是“兴师问罪”,贺炳炎气不过,和彭德怀了大吵一架。

最终,虽然西野一纵拿下了耙子山阵地,但由于贺炳炎和廖汉生对彭德怀心存芥蒂,从此也逐渐脱离了彭德怀的掌控。随着时间推移,三纵和四纵的部分干部也在一纵的影响下,陆续对彭德怀产生意见,严重干扰到了部队作战进度,1948年的宝鸡战役便是最形象的例子。

贺龙出面 化解芥蒂

1948年4月,彭德怀带领西野进攻宝鸡,准备采取迂回战术发动袭击,迫使胡宗南放弃延安。然而,这场作战中途出现的一个“插曲”,竟险些害得计划前功尽弃。原来,敌军的裴昌会部在扶风杏林镇瓦解了四纵防线,四纵在未经请示的前提下,擅自撤至岐山东北一带。

四纵这番自作主张之举,一没有向附近的兄弟部队发出求救,二没有及时向上级反馈情况,俨然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这一决定,裴昌会部得以离宝鸡更近一步,将西野的主力打得措手不及。最终,西野虽然歼敌2.1余万人,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损失。

这次作战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再一次反映出了西野部分将领不服从彭德怀的现象。贺龙得知后心急如焚,当即就和林伯渠急匆匆的赶到了西野驻地洛川县土基镇。不久后,西府战役总结会议召开,会上彭德怀再次提及此事,廖汉生瞬间来了脾气,摔下军帽愤愤地说道:

“明明是你越过纵队直接往团里下的命令,之前也不和我们商议,事后又不通知。既然不信我们纵队,那你直接取消纵队,自己带着团去打吧!我不干了!”

一旁的贺炳炎也紧跟着发表意见,斥责彭德怀做事急躁,不自身找原因,反而总是将错误往部下身上推。见廖汉生和贺炳炎都公然和彭德怀叫板,其他一些将领也跟着吐苦水,这一幕都被贺龙看在眼里。他非常生气,会议结束的第一时间,贺龙便喊来了贺炳炎和廖汉生。

廖汉生毕竟是贺龙的外甥,他犯了顶撞上级的错误,少不了最先被贺龙责骂。贺龙一向宽以待人,素来都不会过于苛责部下,但这次也被气得不轻,以至于把廖汉生给当场训哭。而贺炳炎也同样受到批评,随后在贺龙的要求下,两人主动找到了彭德怀道歉,彭德怀却笑道:

“罢了罢了,你们也是好心!我很欣赏你们俩的脾气呀,和我可真是相像。这件事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后我会吸取教训,改进自己的指挥方法,大家一起努力!”

就这样,因为有了贺龙的出面调停,西野的各个将领才能改掉不服从指挥的坏毛病,在彭德怀的领导下重创胡宗南部队,最终取得战争胜利。而廖汉生和贺炳炎,也在经历多次战斗后对彭德怀彻底心服口服,二人后来都成为了彭德怀的得力干将,西野也蜕变为了王牌军。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廖汉生任政治委员,贺炳炎则出任军长。从此,新中国多了“天下第一军”这支王牌部队,为国家又增添了一道军事保障,向他们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德怀接手贺龙部队,将领不服,贺龙烟袋敲头,还骂哭了廖汉生
彭德怀接手贺龙部队,贺龙外甥不服和彭总对骂,后来结果如何了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彭德怀执掌一野众将不服,不听指挥还摔电话,贺龙紧急赴前线救场
彭德怀接手贺龙部队有人不服气,与彭德怀对骂,贺龙赶去挨个批评
贺龙两员爱将,当众对彭德怀摔电话、拍桌子,贺龙的反应令人称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