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明仁将军手下第100军的境遇最好的五大叛将

陈明仁将军发动长沙起义后,麾下的国民党第一军团,出现大量叛逃事件。其中第100军在军长杜鼎、副军长邓定远、刘光宇、军参谋长刘云楷和十九师师长卫轶青五员叛将带领下,率第19师所属3个团,第197师所属1个团共4个团兵力逃离革命队伍,走上与人民对抗的道路,当然其下场必然被人民解放军消灭。

根据记录第100军叛逃部队下落如下:

陈明仁和程潜发动长沙起义后,第100军军长杜鼎带领军部和第19师所属3个团,第197师所属1个团共4个团脱离防地撤向衡山,叛逃出起义队伍,后在白崇禧要求下随国民党第17兵团作战,同年在10月5日,其第19师所属第55团在洪江西南的岩脚被歼灭。1950年1月31日,在17兵团司令官刘嘉树率领下,辗转到广西省龙津县水口关东北地区,企图寻找机会从平而关逃往海南岛或台湾。但2月5日被解放军第45军第134师包围,7日被全歼,第19师只有残部1100余人逃跑进入越南。一九五三年五、六月间,在美国安排下,跟随国民党入越残军被船运撤退到台湾,被整编,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但是与其他国民党第一兵团的叛将相比,这第一百军的五人是幸运的,因为没有一人被击毙和俘虏改造。其中四人还成功跑到台湾,三人继续在台军中任职,并一人当上台湾的国防部副部长,一人当上台军“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一人当上陆军预备部队训练部少将司令,一人当上大学教师,基本衣食无忧,是长沙起义叛将中境遇最好的。

为啥其能获得这么好的境遇?先看他们五人的简历。

100军军长杜鼎:湖北枣阳人,武汉大学毕业,黄埔军校六期生,中央军派系,是黄埔军校很少见的高学历毕业生。曾经在张灵甫74军(整编74师前身)57师干到副师长,后在中央军系统多次调动,担任过山东省警备第2旅少将旅长、到了1947年5月重建整74师时候在整编第57旅当旅长,后又调到整编32师当副师长,一直在一线中央军服役,文化水平高,出身好,在中央军中被信任。另其大儿子娶了李宗仁女儿,和新桂系关系也不错。因此杜鼎是程潜和陈明仁发动长沙起义最担心的不稳定因素,果然在起义爆发后,其带领部分部队叛逃。最终其部队在1950年2月被解放军消灭后,逃到越南投靠黄杰,后撤到台湾,因其是黄埔生加上其在国民党中央军的人脉,最后担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及台湾'国防部顾问'。在1967年退役后改行经商,并出任过多家公司的董事长,此外他还潜心研究学术,做大学的客座教授成了国民党一兵团混的好的一位。

100军副军长邓定远:湖北鄂城太人,中央军校第六期生,中央军嫡系,从1940年-1945年任陆军总司令何应饮随从少将参谋。在国民党上层混的时间较长,因此人员结交多。在叛逃后,1949年底就去了台湾,他的战友杜鼎那时还在逃亡越南的路上,经过短期培训后,邓定远上岗任保安干部总队总队长。后一路高升,1955年起,历任台湾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主任。1958年,任台军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兼政治部主任及政务委员会秘书长。1959年4月晋为台军陆军中将。1960年,调任台军陆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1963年,任台当局行政部分战地政务局局长。1964年10月赴南越,任台军“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1967年回台湾,任“台当局防务部门”联合作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执行官。1970年退役,转任国民党“国民大会”代表党部书记长。1976年,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常务委员。履历看,叛逃后再台湾军中也是混的响当当。

副军长刘光宇,是中央骑兵学校骑兵队毕业,中央军系统,因为作战勇敢,被蒋军王耀武看重,被王称为王部五虎将之一,一直在王耀武的暂编74师和100军服役,当过整编74师上校副旅长和100军19师少将师长,后来升为100军副军长。其因为和杜鼎都在74师和王耀武麾下任职,关系较好。在长沙起义叛逃后,部队被消灭,但是没有和杜鼎一起逃亡越南,而是跑到昆明,险遭卢汉扣押,侥幸逃脱,由蒙自,经海口来到台湾,得到蒋介石三次召见。入台后,刘任将官教导团团长,后因在长沙参加和平起义一事,被撤职赋闲7年,复出后任陆军预备部队训练部少将司令(当然也有其老战友杜鼎等推荐功劳),1964年因与“总参谋长”周至柔意见相左,愤然退役。

副参谋长刘云楷,北京人,其具体任职资历不详,但是其最辉煌时期是作为十一战区代表之一(少将参谋)参加北京太和殿对日受降仪式,在长沙起义叛逃后,有些史料记载曾经被解放军俘虏,获得自由后带领家人逃到台湾,因匪谍罪名被监禁,后来被营救释放,在台湾淡江大学教书,直到退休,虽然平淡,但是不愁衣食。

100军十九师师长卫轶青:资料不详,只知道其是黄埔军校第八期第二总队步科毕业,江苏奉贤人。在湖南参加起义后叛逃,就再无消息,也就是其没有去台湾,也没有被俘虏被击毙的消息,据推测,可能在十九师叛逃后,部队由老长官杜鼎和刘光宇直接指挥,整个军就只有四个团,卫轶青看不到以后得发展,离开部队,自谋生路,可能没留在国内,而是去了国外。

总的看,这五人境遇较好主要三点原因。

一是背景好,同样是长沙起义叛逃,刘光宇赋闲,刘云楷入狱,而杜鼎和邓定远却没事,因为杜鼎是中央军嫡系,黄埔出身,朋友多,其夫人娘家也是国民党军中一员,加上他学历高,多种因素加持,得到保护。而邓定远跟着何应钦五年,虽然何已经无实权,但是邓在国民党军中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加上何的照拂,所以没收到牵连。

二是老战友混的好,刘光宇赋闲,能够得到启用,应该是杜鼎功劳,因杜和刘都是长期在74军中服役,都属于王耀武部下,关系较好,这也是为啥第100军三个师,杜鼎只能拉出19师,因为19师就是王耀武系统的,而刘光宇原来就是19师师长,另外刘云楷被监禁后来被救出,估计是杜鼎和邓定远帮忙,刘云楷应该可能被俘过,不然单单控制他,不过刘云楷后来能在淡水大学教书,估计也是这几个战友帮忙。

三是跑的太快,100军十九师师长卫轶青一刹那就没影子了,其他的将领都始终在逃亡路上,考虑从哪跑,杜鼎是从越南到台湾,邓定远估计直飞,刘光宇是从昆明到海口到台湾,刘云楷是自己一个人跑了,这五大叛将各跑各的。

不过总的来说,这五大叛将,晚年的日子还算好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毓文
红军著名叛将方步舟,起义后如何处置?陈毅一槌定音
北平解放时,中央军兵力明显占优,为何未阻止傅作义起义
国民党军队的军饷情况:军长,师长,团长分别能领多少大洋?
有心报国,无力杀敌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推行(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