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吐蕃人进占长安15天始末

“不容青史俱成灰”发帖说:吐蕃人退出长安并不是被唐军赶走的,而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忍受不了长安地区的酷热、疫病、氧醉,所以才自行离去的。对于他的满口雌黄、信手涂鸦,本文以史实为依据,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先说“酷热”。据《旧唐书 本纪第十一》记载:“冬十月……高晖引吐蕃犯京畿、寇奉天、武功、周至等县。”这一条记载给我们提供了两条很重要的信息,一是吐蕃人进占长安、是汉奸高晖引狼入室造成的。二是指明了当时长安的气候是冬天、农历十月份。这是从哪里来的酷热?能把隆冬季节说成是酷热、这恐怕只有高烧到40度以上的人才能说的出口。

再说“疫病”。翻遍史书、那个时期的长安从未有过关于疫病的记载,你说吐蕃人在长安的15天里发生了疫病、根据何在?无论哪个国家的史料都行,有吗?

最后说“氧醉”。何为氧醉?顾名思义、那就是由于氧气过剩而导致头晕目眩,就像喝酒喝高了、走路东倒西歪的样子。我不是学医的、不知道这种说法在科学上能否成立?但我知道、吐蕃人决不是当天从青藏高原坐飞机飞到长安的。

早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吐蕃人见有机可乘,便从青藏高原下来了,并占领了青海、陇右地区。吐蕃人进入长安是在广德元年(763),都已经八年了,怎么在中原其它地方都不会氧醉、到长安15天就氧醉了?

退一步说就算吐蕃人在长安真的是氧醉了、他们在离开长安后退至凤翔,被唐军打得大败继而又退至他们以前占据的原、会、成、渭四个州,他们便不再走了、还想呆在这儿碰碰运气。这里距长安城不过数百里,难道吐蕃人又不怕氧醉了?“不容青史俱成灰”就是这样以下作的手段招摇撞骗,以抹黑唐朝之名、行诋毁中国之实。

吐蕃人进占长安这一事件一直是唐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他们就希望看到中国软弱、挨打……就为这——这个“不容青史俱成灰”连两唐书都敢斥之为“违背事实、不足为信”,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吐蕃人是怎么进入长安的呢?说来话长。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于是尽收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乾元(758)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数年之后、凤翔之西、玢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淹没者数十州。”——《旧唐书》。某些唐黑总是不厌其烦地说吐蕃的军力如何如何强、又是如何如何把唐军打得死去活来。我不知道吐蕃人为什么非要等到安史之乱后、唐边镇空虚、方敢走出高原来抢占大唐数十个州县?这叫什么?这叫趁火打劫呀!与贼何异。

“吐蕃之初入寇也、边将告急,程元振皆不以闻。冬十月、土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玢州、上始闻之。”——《资治通鉴》。这段史料清楚地表明:吐蕃人之所以能顺利地进入长安,无非是靠大唐那两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一个是宦官程元振、他把边将的告急文书压下、隐瞒、不上报朝廷。另一个是泾州刺史高晖、他直接开门投降、并充当吐蕃人的向导、引其入京。所以说吐蕃人进占长安并不能说明他们有多厉害,因为他们这一路过来并未与唐军发生过交战,唐失长安完全是家贼所致。

国家在危难时刻、出现几个民族败类并不希奇,令人欣慰的是:有更多的爱国者似雨后春笋般的迸发而出,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便是我们敬爱的郭令公郭子仪。他可真是一位襟怀坦荡、以大局为重、革命意志坚定的好同志!因平叛有功、反遭猜忌,早已交出兵权、闲居在家。此时接到皇帝诏书:“以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以御之。”——《资治通鉴》。郭子仪同志一刻也不敢耽误、匆匆忙忙招募了二十余骑赶往咸阳。

他一路收集散兵及各勤王兵马,有得凤翔节度使高升近千士卒。闻京城失守、天子车驾去了陕州,郭子仪听从中书舍人王延昌之言,直奔商州与六军使张知节会合。前光禄卿殷仲卿、羽林将军长孙全绪、太子宾客第五琦等相继率兵来、投入郭子仪麾下。“行收兵、并五关防兵合四千人、军势稍振。”——《资治通鉴》。郭令公声泪俱下地激励将士们共雪国耻、收复长安。他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感染了全场每一位士兵,这一幕、似乎又重现出唐军久违了的贞观豪情。

前方有传来一个好消息,鹿坊节度使白孝德也引兵赴难、直趋长安与郭子仪军形成对吐蕃军的合击之势。

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的表现还不错,他带领神策军赶到陕州护驾,给落难的天子李豫带来了一丝春天般的温暖。

吐蕃军究竟是因何从长安撤离的呢?从吐蕃人进入长安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惶惶不可终日、深怕唐军会突然间把他们给包了饺子。可以说在长安的这15天,他们从未睡过一次安稳觉。其实当时反攻长安的唐各路勤王兵马数量并不多,郭子仪仅4000余人、加上白孝德的数千人马也不到一万。所以知己知彼的郭令公并不急于攻城,他使出了一招疑兵之计:“昼则击鼓、广张旗帜,夜则多燃火以疑吐蕃。”——《旧唐书》。又派殷仲卿率二百骑四处狂奔、扬起阵阵尘土——

吐蕃人受不了了、问百姓,百姓们说:“郭令公自商州率大军收复长安来了,唐军不计其数、一眼望不到边。”吐蕃人听了面面相嘘、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走人。这——便是吐蕃人撤离长安的真相。

也许大家还没忘记那两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吧?程元振——皇帝念在他有“除李辅国之功”,没有砍他的脑袋,打发他回老家吃闲饭去了。高晖——闻吐蕃逃离长安,便带着三百余骑随从如丧家之犬朝潼关方向奔去,被潼关守将李日越所杀。

吐蕃军从长安败退到凤翔,节度使孙志直据城坚守,吐蕃军围城数日。适逢唐镇西节度使兼御史中丞马嶙率领一千精骑自河西而来,“嶙乃持满外向、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战。”——《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二》。吐蕃兵血流于野、死数千计。他们心有余悸的说:“这位将军是来跟咱玩命的,还是避一避为好。”这一避就退回到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原、会、成、渭四州之地。

以上所述便是吐蕃人进占长安15天前后的概况,幸亏我国有大量史籍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不然的话、某些唐黑秃笔一摇,不知要蒙骗多少良家子弟、无辜少年!

就连《剑桥中国隋唐史》也承认:“763年……由于附近各镇的节度使和仆固怀恩都没有响应要求支援的紧急呼吁,吐蕃人进而占领长安……由于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无力据守京师,吐蕃人在两周后就撤走了。”《剑桥中国隋唐史》是英国人编写的史书,英国人会颂扬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唐朝吗?这是不可能的。连他都这么说,上述吐蕃人撤离长安的真相则更是毋庸置疑的了。

本文内容于 2013/8/1 20:46:23 被唐人街小店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平乱第一功臣郭子仪
吐蕃人进入长安
唐朝吐蕃争霸二百年7
唐吐战争史5|安史之乱唐朝衰,吐蕃大军入长安
(安史之乱揭秘)关中两线作战的失败
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十九) 吐蕃逼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