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宗承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文/宗承灏

  1644年7月,中国南方虽然已进入到盛夏时节,但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却依然凉意袭人。不仅如此,全国各地也屡有“夏雪不止”的反常气候报告。自然史学家做出的解释是,明朝最后的近一个世纪——差不多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恰逢地球进入人类文明纪元以后遭遇的一段最寒冷时期,称为“小冰河期”。

  现代人可以用科学解释自然现象,而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种“千年极寒”以及它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正是改朝换代和乱世降临的不祥征兆。也就在三个月前,李自成率领叛军攻破北京城,大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

  一个多月前,朱由检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改年号为“弘光”。此时的南直隶应天府,一派紧张不安而又忙乱兴奋的景象。自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宣布迁都北京以后,南京这个明朝的“龙兴之地”已有两个多世纪没被当作正式都城了。现在,它将要再度承担起“光复明室”的历史使命。

  照理说,面对各地烽烟四起的叛乱和北方异族的大兵压境,南明小朝廷应该有处理不完的军国要务。但就在这样十万危机的时刻,它做了一件令一般现代读者难以理解的事情——为一桩发生于明朝初年的政治血案平反。

  弘光朝廷诏告天下,在“靖难之变”中被武力推翻的本朝第二代君主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的合法天子,并追谥其为“让皇帝”,定庙号“惠宗”。朝廷同时给予“靖难”中殉国的所有大臣平反,旌表其忠义事迹。242年前的这个时候(1402年7月),正是在这座古老的京城,朝廷开门迎纳燕王叛军,皇宫起火,二十五岁的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标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按照正常的长幼排序,他应该算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虽然朱标很早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但是在朱标的儿子当中,朱允炆却并不是长子。在朱允炆前面还有个哥哥叫朱雄英,幸好这个朱雄英没能修炼成为帝国的朱英雄,不然的话,后来的历史与朱允炆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按照皇位继承的游戏规则来说,如果不发生什么跑偏事件,长子朱标顺利地从朱元璋手里接过第二棒,朱雄英又从朱标那里接过第三棒。但历史往往并不按照正常的规律发展,规律往往会被某些意外打破。使得大明王朝皇位继承出现变局的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的皇族生育体系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长房不旺偏房旺”。长房子孙越是小辈死得越早,常常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先是朱标的长子朱雄英生下来没几年,英雄没当成,却死在了自己的父亲朱标的前头。而朱标也没在太子的位置上待上几年,又急急忙忙地赶在朱元璋的前头奔了来世。这种人算不如天算的变局让精于算计的朱元璋也只能徒唤无奈,也将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文弱书生朱允炆从历史的后台推向了前台。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一场个人命运和历史发展的变局,作为一名普通皇子的朱允炆应该会过得更加快乐一些。

  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1376年)十月,他的母亲是太子朱标的嫔妃。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这个常氏就是朱标的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的母亲。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因为吕本的官职地位并不高,所以他的女儿也只是一个嫔妃。

  子凭母贵,因为朱允炆是庶出,所以他在刚出生时并没有受到重视。他在生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黑户,一年多以后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

  洪武十一年(1377年)年底,太子妃常氏薨,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升格为太子妃。也就是在这时候,洪武皇帝朱元璋才想起来皇太子朱标的膝下还有这么一个没有名字的皇孙,于是将其赐名为朱允炆。朱允炆六岁的时候,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朱雄英死了,十五岁时他的父亲朱标也离开了人世。

  朱允炆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之中被命运的潮流裹挟进历史的洪流,时也命也。朱允炆的个人起点并不算高,除了自己的母亲地位低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自己的外在形象离帝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朱元璋本人不幸长了一张“鞋拔子”脸,可他的儿孙们中间并不缺乏英俊魁梧之人。如果选拔皇位接班人也需要面试的话,朱允炆肯定是要吃亏的。

  朱允炆的外形缺陷非常明显,想遮掩都不容易。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头骨歪得很厉害,整个头型看上去像个弯弯的月亮。朱元璋看到孙子这充满个性的外形就很不痛快,他曾经一边轻轻地抚摸着朱允炆的头,一边叫朱允炆为“半边月亮”。谁也不会料到,这“半边月亮”以后会在帝国的天空慢慢升起来。

  既然外形如此不佳,为什么朱元璋最后还会把皇权交到朱允炆的手中?在朱允炆身上还有哪些因素能够打动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有着深谋远虑的人,他在开国之时就已经在考虑自己百年之后的事了。朱家的江山得来不易,不守个千儿八百年朱元璋是不会甘心的。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大明开国的当天,朱元璋就宣布朱标为未来皇位的接班人。为了巩固帝国之根本,朱元璋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为此他专门在南京明皇宫里建了一个大本堂,收集天下古今图书典籍,招揽宋濂、刘基、李希濂等名儒学士作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并挑选德才兼备之士给朱标伴读。

  洪武六年(1373年),也就在朱标23岁那年,朱元璋让朱标尝试着参与国政。

  同年八月,朱元璋又命朱标巡抚陕西,考察未来迁移都城的事宜。朱标不负父皇之厚望,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临回来时向父皇朱元璋进献了陕西地图。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朱元璋让朱标接班的意愿是很强烈的。而朱标尽管与父亲在个性方面的差异很大,在施政策略上也有着很多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是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皇位继承者。

  当朱标成为皇太子并监国之时,后来和他儿子争皇位的四弟朱棣还只是一个八岁的毛头小子,连个封号都还没有。洪武三年,十一岁的朱棣和兄弟们一起被封为王爵,二哥樉为秦王,三哥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五弟橚为吴王,六弟桢为楚王,七弟榑为齐王,八弟梓为潭王,九弟杞为赵王,十弟檀为鲁王。

  其后诸王都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在南京学习文武之道,为将来到各自的藩国守卫大明江山打基础。此外,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都享受到了相同的待遇,在逐渐长大成人后都被封为亲王,并陆续到各自的藩国就藩。

  上天在这个时候故意与朱元璋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出巡在外的太子朱标从陕西一路风尘赶回南京,本来身子骨就单薄的他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三十九岁的朱标太子带着朱元璋的无限期望,毅然决然地撇下朱允炆等尚未成年的儿女,也撇下了他即将接手的皇权,撒手西去。

  朱标太子的突然薨世,使明皇宫陷入了空前的死寂。这对一心希望大明帝国稳如磐石、长治久安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也彻底打乱了他在此之前的所有政治构想。朱元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短短几天时间,他的头发、胡须全都白了。朱元璋悲痛的不仅仅是自己老年丧子,还对大明江山社稷感到深深的忧虑。

  太子死了,朱元璋耗尽心智经营了二十五年的大明“国本”也随之破碎。对于朱元璋来说,一切又要从头再来。大明帝国的皇位继承问题又回到二十五年前的起点上。但对于这时候的朱元璋来说,他已经没有了刚立国时那种意气风发的精气神儿,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做过多的折腾。

  太子死后,朱元璋面临着重新选拔接班人的难题。对于选拔皇位继承人,可供朱元璋做参考的历史样板并没有多少,翻来覆去也只有三种。

  第一种是兄终弟及。中国历史上的夏、商两代很多时候实行的就是这种王位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的优点是长君主政,可以避免幼主继位所带来的权臣弄政和外戚干政的祸乱,但实际上也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当了皇帝以后的兄长一般都不大愿意将自己的皇位再传给自己的兄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一来就会引发皇位继承的争夺战。

  朱标的突然薨世,对朱元璋的打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在这期间,一生勤政的朱元璋居然有六七天不理朝政。大臣们提出让朱元璋的二子朱樉或三子朱棡继位,不过都被朱元璋否决了。

  第二种是立爱立贤。何为“立贤”?所谓的“贤”只能是靠主观来判断,无非是以皇帝的价值标准来加以评判。

  这种方法的效果值得商榷,因为历史上真正英明睿智的皇帝并不占多数。在这种情形下,所谓的“立贤”就成了一个听上去美妙的借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立贤”实际上也就等同于“立爱”。皇帝心头之所爱,不一定就是帝国臣民之所需。

  朱标死后,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在大臣们的劝解之下,收起悲痛的情绪,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根据明成祖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记载,就在朱标太子死后的第三天,朱元璋在明皇宫的东角门召集朝中重臣,讨论未来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朱元璋说:“朕年事已高,太子朱标又不幸夭折,我大明遭此厄运,都是命中注定的。有句古话说得好:‘一个国家要是有年长的皇位继承人的话,那是天下苍生的福分啊!’朕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贤明仁厚、英勇威猛、雄才大略。他在某些方面和朕很像,朕想立他为太子,诸位爱卿认为怎样?”

  朱元璋话音刚落,翰林学士刘三吾马上应对说:“陛下所言极是,但是陛下要是立了燕王为太子,那么燕王的两个哥哥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又该放在什么位置呢?”

  朱元璋无法回答老臣刘三吾所提的问题,兀自伤心痛哭起来,重立太子之事也就此打住。从朱元璋与刘三吾君臣的这段对话来看,刘三吾的潜台词是说,皇帝您要是跳过老二、老三,立老四为太子,就会为自己的帝国带来无穷尽的麻烦与危险。

  朱元璋是何等聪明之人,当然能够听得出刘三吾这番话的弦外之音。他最终放弃“立爱”的念头,而采用最为稳当的皇位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当然上面的记述出自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其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朱棣在起兵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后,为了证明自己夺位的合法性,在官修的史书上曾经做过大量的手脚。

  要知道在朱标死的时候,朱棣前面的两位皇兄朱樉和朱棡还是活蹦乱跳的,而且这两个皇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即使朱元璋立朱棣为帝位继承人,他们兄弟俩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果朱元璋立了朱棣为皇太子,那么在其百年以后,朱棣的两位兄长肯定会兵戈相向。其他的皇子藩王暂且不说,单是这两位手握重兵的藩王,就足以让天下大乱。

  历史要是真发展到那一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似的大劫难就会重演。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大明江山就会变得岌岌可危,这当然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所以,朱元璋还是选择遵循最为安全的历代通用的“嫡长子继承制”,立太子之子为未来的帝国一把手,这样也就名正言顺,至少没有为其他皇子藩王起兵作乱留下借口。这是朱元璋明智而又无奈的一种选择,但绝对不算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第三种是嫡长子继承制。古代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生出的龙子龙孙可能多得连皇帝自己都记不住名字。要想在这些子孙中寻找未来的皇位继承者,可不是抓个阄就能决定的,必须得有规则,否则就有可能诱发皇子之间骨肉相残。

  因此,封建统治者们摸索出了在立嫡无望的情况下立庶长子的规则,也就是在自己的所有孩子中立年龄最长的那个为太子。这种皇位继承法则的优点在于继承者的既定性,谁有好运气最早来到这个世界上,谁将来就当皇帝。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杜绝皇位继承所引发的祸端和危机,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权力诉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朝每代都能很好地照此执行,恰恰相反,真正落实这种皇位继承制度的朝代并不是太多。在家国一体化的传统社会里,没有比这更好的皇位继承规则。可以说,最安全的选择储君的方法就是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为了确保皇权的和平过渡,朱元璋并不愿意冒险,他还是做出了最为理性的选择。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朱元璋正式册立朱标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对于选择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朱元璋给出的解释是:自己开创的大明帝国及其一切章法都是要传之后世的,如果连他这个开国之君都不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后世子孙就有了违反祖制的借口,这就与保证大明王朝长治久安的根本精神相违背,子孙后代的乱与治不仅与他立的祖制有关,而且与他是否率先按照祖制执行有着很大的关系。(自我创天下而以天下传之庶孳,万世而下有庶夺孳抗宗者,我开其乱也。乱传而万世之传,足虑焉。)

  (选自《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加载完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入手,浅谈“朱棣篡逆论”的是非之辩
​朱棣能力超强,为何不被朱元璋看好?三个理由决定他的命运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燕王朱棣,而是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燕王朱棣:朱标去世,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无缘储君之位
谈谈大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的起落人生
“靖难之役”的罪魁祸首!朱允炆非嫡长孙,朱元璋真的立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