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个女人碰不得,原本相夫教子的秋瑾遇上她后惹下杀身大祸

作者:金满楼

1907年7月15日也就是农历的六月初六,在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31岁的秋瑾被押至绍兴山阴县轩亭口当街斩首,血溅三尺白练。

据报载,遇难前的秋瑾“身穿白色汗衫,外穿原色生纱衫裤,脚穿皮鞋,钉有铁镣,两手反缚”;

“行至轩亭口,秋瑾不作一声,惟注视两旁诸人一周,即附首就刑。观者如堵。”

轩亭口一向是处死强盗的地方。

按大清律例,女子犯罪一般用绞刑而不用斩首,在社会各界要求废除残酷肉刑的呼声下,作为新学新女性代表的秋瑾被地方当局残忍处死,这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

秋瑾,小名玉姑,别号竞雄,祖籍浙江绍兴,1877年生人。

秋瑾的童年在厦门度过,17岁那年,父亲官调湖南,秋瑾随家人入湘。

3年后,在家庭的安排下,秋瑾和湘潭富绅之子王廷钧成婚,次年生一子。

1899年,王廷钧捐了个户部主事的京官,随后秋瑾携子赴京,1900年因闹义和团而回湖南暂避,次年再生一女。

1903年,王廷钧回北京复职,秋瑾随同至京。

如果没有与吴芝瑛做邻居的话,秋瑾的人生或许与其他传统妇女一样,在家相夫教子,于默默无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

但是,与吴芝瑛相遇后,秋瑾的命运被改变了。

吴芝瑛的丈夫当时也在户部任职,他们同住在绳匠胡同,两位女子由此相遇,并成为至交。

吴芝瑛比秋瑾大10岁,别号“万柳夫人”,她的出身背景与秋瑾极为相似。

吴芝瑛的父亲曾任宁阳、禹城、蒲台、武城等地知县,其伯父、晚清名士吴汝纶是曾国藩的入室弟子,是当时知名的诗文大家并被誉为最后一个“桐城派”。

与秋瑾一样,生于诗书之家的吴芝瑛也是一位工诗文、善书法的女才子,与秋瑾相遇后,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并结为义姐妹。

尽管同在户部为官,但吴芝瑛之夫与秋瑾的丈夫却是迥然相异的两人。

吴芝瑛的丈夫廉泉善诗而有才名,其思想维新,曾在京开设文明书局,并与日人合办东文学社,颇有影响。

秋瑾的丈夫王廷钧则不同了,虽然其出身富贵亦不失为翩翩佳公子,但是个地道的纨绔子弟,与秋瑾成婚后,两人“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

在吴家接触了许多新学书刊后,性格原本就伉爽若须眉的秋瑾眼界大开,胆识与增。

也就在这个时期,秋瑾的个人作风发生突变,她不愿再过这种饱食终日、碌碌无为的日子而对妇女解放有着强烈的向往,正如其对吴芝瑛的剖白:

“女子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今新少年动曰‘革命,革命’,吾谓革命当自家庭始,所谓男女平权事也。”

这期间,秋瑾改易男装,并在公开场合露面,由此引发了与丈夫的尖锐矛盾。

当王廷钧出去吃“花酒”应酬时,秋瑾也女扮男装出去看京戏,最终夫妻反目。

1903年中秋节,秋瑾从家中出走,半年后,她不顾家人的众多阻扰,靠变卖首饰等物凑足了学费和路费,最终踏上前往日本留学的道路。

离国之日,吴芝瑛邀集众女友在陶然亭为秋瑾饯行,吴于席间挥毫作联:“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以志别绪。

尽管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秋瑾最终选择了“娜拉式”的道路,这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秋瑾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实际上也抛弃了过去的那种传统女性的身份,甚至不乏母性的丢失。

留日期间,秋瑾仅探视过一次子女,其目的还是向公公索款办学,当朋友问起她的家庭时,秋瑾只淡淡地说:“如隔世矣”。

在日本期间的秋瑾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新生,1904年至1905年,秋瑾至少参加了天地会、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六个会党抑或革命组织,其热情和精力为大多数革命男党所不及。

按: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对此颇具微词,曾说她“无事瞎积极”,无会不到,无党不入。

1905年春,秋瑾一度回国并先后拜访了蔡元培、徐锡麟,由此走上了革命的不归路。

(节选自金满楼:《晚清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7年新版上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瑾:如何从官太太变成革命党?
一个侄儿,一个侄女,国学大师葬送大清!
秋瑾临刑前提出三个要求,监斩官只答应了两个,百日后却羞愧自尽
秋瑾:起义前遭丈夫家暴,她遇害两年后他却抑郁而终!子女皆成才
水乡泽国行(之二)鉴湖女侠秋瑾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第54位女人---秋 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