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实远胜干货】详解“广场协议”的前世今生
  众说纷纭的G20峰会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了被部分媒体过度聚焦的新广场协议并没有成为现实公报展现了各国有望暂缓竞争性贬值的阶段性妥协中国的坚定表态令大鳄们无缝可钻转身又做空英镑去了
  可以预见的是2016世界各大经济体的货币战仍将继续中国会身负金融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但不等于毫无底线我们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低阶对手日本的悲剧绝不会重演至少在汇率方面


  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国际资本捧杀中国经济的的阴谋始终萦绕在我们身边当年的日元汇率也只是诱发日本泡沫极端化的推动因素之一更大的推动力其实来自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这点看当前的中国也很危险全球灌水大赛中必须要把握好

  那么30年前欧美专为日本设计的那个大坑是怎么布置的呢博远本期的史实远胜干货系列就来为大家详解一下广场协议的前世今生吧


什么是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广场协议的背景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史称广场协议(PlazaAccord)

1.广场协议前美国经济背景贸易赤字

  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1979-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79年夏天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治理通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基准利率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产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率飙升

  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60%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美元过于坚挺使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制造业的出口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而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美国逆差的来源国主要是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以1985年为例当年美国的总逆差规模为1200多亿美元其中对上述4国的逆差约占1/2解决了上述四国的贸易失衡问题美国的贸易逆差就能收缩50%

  对比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与贸易差额美日的双边贸易有如下特点

  ①出现贸易逆差的时间最早美国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的时间是1965年早于美国对其他贸易伙伴国出现双边贸易逆差的时间而美国持续的整体性贸易逆差格局直到1976年才正式开始比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的时间晚了10年有余;
  ②美国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逆差增速最快平均不到4年就翻1番;
  ③美国对日本的双边贸易规模和双边逆差规模都最大以1985年为例当年美国对日本出口226亿美元约为美国出口规模的10%美国从日本进口688亿美元约占美国进口规模的20%日本无疑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比更大的是美国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逆差当年逆差规模达到462亿美元已经接近美国贸易逆差总规模的40%所以日本理所当然地成为美国当时治理贸易逆差最主要的对象

2.美国财政负债累累


  美国的内债与外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政策组合——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无疑也是引致美元升值美国经常项目恶化的原因里根政府从1982年下半年起实行扩大赤字的预算政策执政5年来的赤字开支共计810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从1789年建立联邦债务统计制度到1980年间财政赤字的总和

  里根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虽然对美国经济有过强烈的刺激作用带来83-84年强劲的经济回升但终究也给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加重了国债负担损害了国民储蓄并削弱了美国出口的竞争能力成为80年代阻碍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

  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为弥补贸易逆差美国需要大量吸引外资而大量外资流入迅速改变了美国的对外资产地位由于流入远远超过流出美国对外净投资额从81年开始急剧下降使美国从1914年以来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而日本在此期间巨额的经常账户赤字为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日本政府大量持有美元债券成为美国的最大债主因此美国渴望通过多方谈判一方面解决因美元定价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3.广场协议前日本经济背景经济增长至上

  二战以后日本政府确立了经济增长至上的方针以发展本国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而美国为了冷战战略的需要也积极扶助日本发展经济在本国政府政策的有效干预和美国财力技术市场的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1960-70年间日本GDP的平均增长率已经高达16.9%国民生产总值也位居世界第二位

4.日本对美巨额顺差

  日本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日本的贸易及开放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即根据自身利益限制许多商品进口或外资进入同时长期以保护国内初期产业为由推迟资本市场的开放日本的这种利己主义的贸易体制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盈余国和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在经济危机中日本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节约型产业1982年的通胀率已经下降到3.0%率先走出了滞胀并以其低耗能低价位的制造业产品迅速占领美国及全球市场如机械化工电器汽车等

5.日本成为最大债权国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整在金融方面日本放弃了为压低通胀而制定的紧缩方针在财政方面虽然采取了公共事业追加措施但因为继续坚持了缩小赤字的方针日本政府的财政收支均衡状态得到了改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4.0%降至1984年的1.8%)同时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日本政府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钱主要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日本在美国持有巨额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以美元形式存在
   

广场协议签订时的五国承诺

  1.广场协议签订前的主要国际形势

  (1)主要工业国经济普遍复苏但增长出现不平衡
  美国在经历1983-84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而日德等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加快的迹象特别是私人投资的快速上升

  (2)世界经济存在不可维持的内部及外部失衡
  主要是美国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G4(日法)的经常账户盈余尤其是日本

  (3)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巨额的贸易赤字使得美国经济严重依赖于外国投资和借款也导致了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各国争相采取保护性的外贸方针以邻为壑贸易战不断掀起

  (4)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国际协调和内部调整迫在眉睫
  80年代初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它们的国际收支形势普遍恶化;由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拉美国家的债务都是以美元进行核算的美元的高估无疑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

  为此广场协议得以签署它是5国针对彼此间特别是对美国越来越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进行相互协调和妥协的结果

  2.广场协议五国承诺汇率政策最瞩目

  广场协议各国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了各自不同的经济政策调整承诺包括抑制通货膨胀减少政府赤字扩大市场开放度减少贸易保护障碍等广场协议下各国承诺的概述可以看出各国承诺主要集中于几下几项内容:

  (1)实现无通胀基础上的均衡增长
  (2)削减公共开支降低政府需求占社会总支出的比例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以内需和民间投资为主
  (3)促进金融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汇率弹性化主张各国汇率应充分反映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基本面
  (4)推动市场开放贸易开放抵制保护主义
  (5)G2(日本德国)主要是日本应密切监视日元汇率实施灵活管理的货币政策实现日元自由化使日元汇率能够充分反映日本经济的潜在力量;而美国应致力于全面推行财政赤字缩减计划力争在1986财政年度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下降1%

  其中广场协议最引人瞩目的是汇率政策方面的内容广场协议明确指出各国间宏观经济基础的改变并没有能够完全有效地反映在汇率的变化上美国经常收支逆差滋长了保护主义势头若不予以控制则有可能引发相互采取破坏性报复行为进而危害世界经济协议认为汇率应该在调整对外经济失衡中发挥作用

  美国提出希望各国能够在适当时机对汇率进行协同调整主要非美元货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元汇率进行有序上升以实现美元的软着陆防止剧烈失衡下美元汇率强硬下调对世界经济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此作为贸易最大顺差国的日本相应承诺将加快金融和外汇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以使日元变化能够充分反映日本经济的基本面德国也做出承诺联邦政府和德意志银行将为有效率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演进提供框架

广场协议的具体内容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即G5集团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史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协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

  广场协议自开始实施日元汇率一路上扬到1986年5 月美元对日元汇率突破160日元大关到1987年达120日元美元贬值约50%为了防止美元过多过快地贬值1987年2月22日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召开了七国财长会议决定保持美元汇率在当时水平上基本稳定史称卢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但是日元升值却一直持续到1988年末进入1989年才开始

 广场协议的影响


本币的升值必将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资产的升值特别是虚拟资产其升值幅度将远远超过本币升值的幅度其主要原理是本币升值将增强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大量热 钱将因追逐高额利润而流入本国而投入到股票市场是热钱得到最快回笼获得最高回报的场所从而造成股市的上涨

  广场协议签订三个月后1986年1月 日经225指数拉开了四年大牛市的序幕起点为13000点到年末升至16400点相比1983年的平均水平升幅近一倍之多到1987年底股价指数 突破2万点1988年东京股市总成交额为286万亿日元总市值为477万亿日元分别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6倍和1.5倍到1989年底日经指数达到的38957.44点的历史高点日本股票总市值为GDP的1.6倍占全球股市市价总额的42%股价平均市盈率也达到了250倍的惊人水平

  1989年至1990年面对房地产泡沫与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政府收缩银根采取一系列紧缩性宏观政策控制不稳定的经济膨胀最终却导致经济泡沫 的破灭与崩溃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多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被集中释放出来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日经指数在1989年底高达近 39000点到了1992年一路下滑到14000点几乎跌掉了2/32001年3月13日东京股市暴跌日经平均股价最终以11819.70日 元结束了当天的交易跌破12000日元心理大关创下1985年2月以来的新低据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6万亿美元日本为泡沫经济付出了惨重代价


以下部分转自新浪微博@有限次重复博弈

  日本在 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之前货币供应量相当稳定但是从1986 年 1 月到 1987 年 2 月日本银行连续5 次下调贴现利率最终降至2.5%1987年至 1990 年期间日本的M2+CD增长率超过了 10%而这一时期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只保持在 4%左右当时日本家电半导体等产业已经世界第一没有新产业能够吸纳这些多出来的资金货币流入房地产股市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

  日本放松对利率和资本市场的管制加速了资金流入房市的进程大银行大量投资于房地产业, 大量发放抵押贷款, 鼓励土地持有者进行投机, 并以他们持有或购买的土地为担保再次向其提供贷款进行投机 如此反复, 银行的土地抵押贷款数量急剧膨胀, 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余额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由1984 年 的 17%上 升 至 1988 年 底 的 将 近 22% ,到 1992 年 则 达 到 35.5%以下两张表大家感受下来自不同文献数据跨度有差异





  压垮日本房市和股市的就是利率政策的变化由于对通胀的担忧日本银行于 1989年5 月到 1990 年 8 月短短 15 个月之间把央行贴现率由 2.5%提高到 6.0%1989 年 12 月 29 日日经指数见顶日本房地产价格何时开始下跌从指数看是91年但有资料认为89年有部分地区价格已经出现下跌图片参考下面2张日本股市与房市关系图


  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崩溃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坏账因地价和房地产市场的暴跌而变为不良债权的高达 35.8%当然日本政府事后处置的严重失误导致后果越来越严重这里不再论述


延伸阅读

反方意见美国喊冤日本活该谁说新广场协议是针对中国的阴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AzMDU4MA==&mid=402140454&idx=1&sn=7f90aa480e86c08437090af7960c3489&scene=0#rd 凤凰财经

博远点评广场协议不是阴谋论而是毒药http://xueqiu.com/1475745716/65305436

  中国对本币升值的危害已经有充分认识并且应对得当但某些媒体也没必要帮着老美洗地汇率是中美金融战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当年美日金融战的重演

  难道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及西德等5个工业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所签署的汇市联合干预措施也能被洗白一个人本身在发烧还被人灌了火上浇油的药方难道开药医生是无心之举——这不仅是缺乏金融历史知识更是颠倒生活常识了

  且不论当年广场协议是否有日本政府自己的意愿在内到底多大程度上捧杀了日本经济……我们只要推演一下文中谈到的情景放在中国会如何大家自己就有答案了

1降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导致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涌入股市和房地产最终形成了1990年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换做现在的中国会怎样比日本理性还是更加疯狂看看去年底的资产荒与跨年的楼市井喷就知道了

2当年的日本就是没有用好这笔升值的钱大家最后已经无心实业了都去弄股市楼市了所以当实体经济一旦下滑就再难复苏而楼市和股市的核爆炸一旦发生损失也是惨痛——上轮牛市大家已经见识过一次了换做现在的中国会怎样大家会安心投入实业而不是把虚拟经济炒上天要知道现在股市还有了杠杆核武器楼市比08年贵了不止一倍

3只要你让大家公开随便换汇这个市场就不可能被控制那美国是怎么做到的后文又提到不管怎么说即使号称最为市场化的美国仍然长期对汇率存在明显的人为干涉——换做现在的中国会怎样如果资本帐户开放美国造一个假强势美元就足以吸引中国大妈去接盘高位的美股和美债这就是引导预期的重要性自由汇兑是要当局在对国际金融市场有正确预判和对大众行为有同向引导能力的前提下完成的

  2005年以后人民币升值与A股牛市确实与广场协议的节奏很像但是美国自己因为次贷危机被迫让美元贬值灌水导致计划搁浅尽管本轮的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背景下人民币已经相当坚挺还不至于立刻催生新广场协议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以防入套

  上帝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与其说是市场规律不如说是高阶对手惯用的战术大国博弈从来就不是一个回合一次达不到目的还会再试第二第三次……目前人民币作为次强货币仅对美元贬值是非常合理的定位既稳定了币值有利国际化进程同时打击资本外流又不至于过于强势而引入外来风险如果美元重归贬值通道我们同样要守住底线

  归根结底一句话汇率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防线必须以本国根本利益为纲其他任何外力干扰都应退居次位美国之所以长期雄踞全球霸主低位靠的就是这样的能力和决心中国同样应当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5:美元难得的喘息之机
回顾日本是如何金融战败的?
〖他山之石〗日本1990年崩盘~近代全球之最
已经远去的历史?
日本经济失去三十年的开端——广场协议
日本马上要崩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