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酒行业分析报告(上)

中华保险研究所 秦建国

我国酒行业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需求和市场深度调整的“阵痛期”后,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酿酒总产量逐步增长,经济效益整体趋好,产品、组织、渠道、商业模式等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从产量规模上看,我国啤酒产量于2014年出现下降趋势,导致整个饮料酒产量呈现下降调整态势;同时,其他酒种稳步发展,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去产能”的结构性改革在行业得到有效贯彻,摒弃了过去盲目扩产依靠增量取胜的思维,以需求定规模、以市场定产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产能扩张过快的局面得到缓解。但部分中小企业去库存压力依然严峻,“僵尸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从销售收入上看,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8.08%,白酒、黄酒和其他酒增幅超过10%。这说明企业积极应对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特点,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使长期由公务消费支撑的“倒金字塔”畸形消费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特别是葡萄酒消费中畸形的以高端酒为主的公务消费已基本被挤压殆尽,绿色、养生保健功能以及适应大众消费的中价位酒类产品快速增长。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酿酒产业通过重组、并购和整合等市场行为,优化了产业结构,形成了国有、民营、股份制、中外合资及外国独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融合竞合的发展格局。目前,国产葡萄酒、国产啤酒、黄酒和保健酒等领域,酒类产业的集中化、集群化已基本完成,白酒业的整合仍在持续。

我国酿酒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并壮大,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酿酒产区集群。同时,具有典型区域特色和地域风格的中小型企业迅速成长。

以名酒聚集的四川为例,除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等高端和次高端酒企外,还有200多家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其中,中端酒市场主要以五粮春、泸州老窖特曲、金剑南、郎牌特曲等名酒的系列酒为主,低端酒市场除了有泸州老窖头曲、五粮醇、银剑南等系列酒之外,还有主营低端酒的地产酒企业丰谷、江口醇、小角楼等。相比而言,湖北60多家酒企则无一家定位于次高端及以上市场。

专栏

宿城区洋河酿酒产业集群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洋河镇,具有600年的酿酒历史,已形成独特的洋河酿酒工艺,成为苏酒代表。现有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苏洋酿酒有限公司、江苏江苏贵人缘酿酒实业有限公司等86户白酒企业,拥有注册商标263件,其中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8件,知名商标13件。

蓬莱市葡萄酒庄聚集区已拥有优质酿酒葡萄基地16万亩,葡萄酒生产企业70家,葡萄酒年产量14万千升,落户葡萄酒庄36个,葡萄酒产业综合收入达40亿元,形成了一个融多产、聚发展的综合性葡萄酒产业,实现了从葡萄酒产区、葡萄酒庄集群到精品葡萄酒庄聚集区的跃升,吸引了法国拉菲、张裕、中粮长城、用友软件、华泽集团、香港利雄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蓬莱建设酒庄、企业和基地。

浙江省级第一批37个“特色小镇”之一的绍兴黄酒小镇,依托越城东浦片区丰富的古镇资源重点发展黄酒文化产业,依托柯桥湖塘片区雄厚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黄酒酿造产业,现已经集聚了塔牌、会稽山、鉴湖酒厂等12家黄酒企业,年产黄酒超23万吨,占绍兴全市黄酒产量的50%以上,年产值超过20亿元。

近年来,酒类产品结构呈现分化发展态势。白酒行业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存量竞争时代到来,高端复苏、次高端竞争激烈,茅台、五粮液等领军品牌的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大众酒中的高端光瓶酒进入快速增长期。

啤酒行业连续领跑全球产销第一大国后,正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大众啤酒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并持续低迷下滑,精酿、个性、特色品种需求成为消费变革的热点,高附加值啤酒、进口啤酒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例如,青岛啤酒推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1903、纯生等高附加值产品;华润的中高端产品包括,雪花纯生系列,高端品牌“雪花脸谱”,以及更高端的晶尊系列;燕京普通酒以清爽为代表、中档酒以鲜啤为代表、高档酒以纯生为代表,中高端系列包括纯生、原酿白啤等。

葡萄酒行业两级分化加剧,中低端产品有较大回升,有效的市场推广仍然是国产葡萄酒竞争的关键因素。黄酒、果露酒和其他酒类行业受大众健康消费观念提升的影响,产品的绿色、保健功能逐步得到市场认可,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行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品牌文化建设取得最大成绩

我国酒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茅台——“国酒”、洋河蓝色经典梦之蓝——中国梦、国窖1573——中国品味、汾酒——中国酒魂、水井坊——中国白酒第一坊等产品形象深入人心。

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1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有28家酒企的33个酒类品牌荣登榜单,品牌价值共计11407.32亿元,占榜单总价值比重为7.33%,较2010年的2785.6亿元提高8621.72亿元,增长309%;其中,18个白酒品牌占酒类品牌价值比为58.3%,7个啤酒品牌占酒类品牌价值比为35.5%。

2015年底,我国32类和33类酒类商标注册总数已经达到39万件,驰名商标已经达到267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估结果公告》,共9家酒企入围。其中,茅台、五粮液、洋河稳居酒水企业前三甲,在总榜排名中分别为第五、第七和第十九名。

此外,国内酒业加强对中国酒文化的挖掘、梳理、传承、创新和弘扬的能力建设,提升了酿酒行业和酒类产品的社会认知。酒企积极兴办酒文化博物馆,申报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推动了构建和谐的公众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胀受益 受益通“涨”
黄酒分类及制作
豫酒人才荒亟须破解 “酿酒班”毕业生被争用
CPI攀升或助推酿酒板块表现 6只股或借势腾飞
黄酒行业复苏悄然来临
【微酒独家】35家酒企2019年业绩排名出炉,酒业人得看清这些事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