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花独放不是春 名酒前身都姓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语典出《古今贤文》,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2013年4月7日)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中两次提及这两句话。

在数百年前,山西杏花村汾酒就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花开四海,播种九州。金针度人,美美与共。

在贵州茅台镇,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康熙年间,山西汾阳人贾富到贵州经商。此人非常喜欢喝酒,一日三餐,餐餐都不能少,若要外出,一定随身携带。此次他远赴贵州,所带汾酒还没到贵州,就已经喝完了。

到了当地,准备沽酒解馋时,却发现其品质同汾酒相差实在太远。传说中还有他嘲讽店小二的一段,这里按下不表。次年,他再赴贵州的时候,便在山西杏花村用重金聘请了一位酿制汾酒的名师,带着酒药、工具,再一次来到贵州。他同名师一道察看地形,选择了在茅台镇开设了酒厂,按照汾酒的酿造之法,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酿出了美酒,其名就叫“杏花茅台”,简称“花茅”,因古代“华”、“花”相通,所以“花茅”慢慢变成了“华茅”,这便是中国最早的茅台。

这只是个故事,自然很难服众,有具体的资料证据吗?

有!

1939年,张肖梅主编了一本《贵州经济》,书中这样说:“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满清咸丰(1851—1861)以前,有山西盐商郭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茅台酒”。

1947年的时候,时任贵州省建设厅厅长的何辑五,编著出版了《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一书,书中载:“……黔中业盐者,多为秦、晋商人,……当时盐商由山西雇来酿酒技工。仿汾酒酿造方法,设厂酿酒,用以自奉,并不外售。至咸丰年间,因秦晋商人歇业还乡即将所设盐号,及茅台酒厂,售矛本省先贤华桎坞先生继续经营,仍沿用"成义酒坊"名称(即简称华茅)”。

1955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祖国的贵州》记载,茅台酒是“清朝山西人经商于茅台镇,依汾酒制法而兴。”

1980年,由贵州省工商联编辑、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的《贵州茅台酒史》中记载茅台酒是“从山西雇来酿造杏花村汾酒的工人来茅台村,和当地酿造工人共同研究制造……”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载:“山西盐商利用汾酒酿造方法在茅台酿酒成功”。

由此可见,茅台是山西汾酒的“传人”,毫无争议!

汾酒只有茅台一个传人吗?怎么可能!山西汾酒的酿造技艺,进入陕西就催生了著名的西凤酒和太白酒,这些全部都有据可查。随着西凤酒和太白酒的逐步扩大,山西汾酒的酿造技艺在陕西快速传播开来。如此一来,陕酒之技尽出汾酒。

汾酒进入四川之后,更是了不得,在巴蜀大地上遍地开花。泸州老窖、剑南春、五粮液在酿酒技艺上都与汾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是汾酒在大西南的优秀“传人”。

中国莽莽的大西北,平沙无垠,人迹罕至,蓬断草枯,胡雁哀鸣。这片土地自古闻惯了刀兵,见多了英豪。汾酒到了西北之后,在气质上与其无缝对接,并快速成为了当地人的首选。

酿造技艺传至青海之后,汾酒的酿造师傅因地制宜,选青稞为原料,酿出了甘醇的青稞酒,让世界屋脊上也有了汾酒的“传人”。

此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传人”,酒名上就直接带着“汾”字,如:“汉汾”“湘汾”“豫汾”“佳汾”“龙汾”等。还有一些酒,直接以汾酒命名,如 “中华汾酒”“红星汾酒”“玉泉汾酒”“湘潭汾酒”“冰城汾酒”等等。

他们作为汾酒的“传人”!

遍观华夏,凡白酒皆与汾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称汾酒为中国白酒之祖无可争议。

汾酒酿造技艺在全国的传播有赖于晋商。

晋商自宋元产生,鼎盛于明清,纵横捭阖,驰骋国内商界达五百年之久,雄踞徽商、粤商等十大商帮之首,以雄财善贾而饮誉海内外,曾执全国商业、金融界之牛耳。晋商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区域之广,活跃时间之长,为中国商业史所罕见。

汾酒文化枝繁叶茂、源远流长,与黄河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山西处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从夏商周一直到元明清,它基本上处于每一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的繁荣区域,因此,汾酒都和这些历史共存共生,是华夏文明、黄河文明、晋商文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晋商足迹遍天下,他们祭祀、聚餐都要用家乡的名酒汾酒。晋商除自用汾酒外,还大力外销汾酒。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将山西杏花村生产的汾酒向外地贩运;第二种方式是请山西杏花村酿酒师到全国各地,仿照汾酒制法酿酒;第三种方式则是垄断全国烧酒大曲的生产和经营。

汾酒、梆子戏、老陈醋被称为晋商的“三宝,而汾酒为“三宝”之最。晋商的商路,同时也是汾酒之路。无论是晋商当年纵横四海的盐路、茶路,还是遍布全国各地的票号、会馆,汾酒都如影随形。

今天,全国各地历史较久的白酒产地,往往是晋商云集之地,有很多地方名酒的前身,就是晋商开设或参与的酒坊。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掌握了白酒生产核心技术的杏花村汾酒,以开放的心态,将酿造技艺传播到了全国的三十个省,因地制宜,把汾酒生产的一般规律与当地的水土、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了不同工艺特色的各种白酒。

当今中国白酒产业的基本格局由之而奠定,名酒前身都姓汾!香飘万里、乐于度人的汾酒,创造了中外商业史上罕见的辉煌。

汾酒蒸馏酒技艺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和明初朱元璋时期大移民也有关。近百万山西人离开了家乡,杏花村的酿酒技师也不能幸免,他们带着杏花村的酿造技艺,跟随着移民队伍,分布到全国18个省。随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从山西移民8次。被强制移民的山西酿酒师傅,在没有发酵陶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创造出窖池发酵的新工艺,结合各地的水质、土壤、气候的不同酿出了各类香型的中国白酒,浓香型、酱香型等白酒由之而产生。

责编:唐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茅台酒的由来
为什么汾酒被称为“中国酒魂”,汾酒在白酒中的地位到底咋样
岁月沉香,白酒滥觞起汾酒;百花齐放,白酒祖庭看汾阳
四大名酒
汾酒是茅台的“师父”?从杏花村出发,我们找到答案|遇见汾酒·视频
山荣说酒:汾酒是茅台的“母亲”?这里有历史学研究员讲述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