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时期日本鬼子杀来时,普通老百姓怎么做才能保命?

文/快哉风

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很难想象战争的残酷。抗战时期,当异国禽兽杀气腾腾闯进家园时,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怎么做才能保全性命?

图:一张屈辱的老照片,被迫给侵略者下跪的老百姓

第一选择,是逃亡。

对于不想做亡国奴的老百姓,逃亡是最大的反抗。抗战时期的难民逃亡,堪称中国史上最大的集体迁徙,总数约有2000万-4000万之间。

图:抗战时期的难民老照片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战区人口被迫大批逃亡。北方难民主要往西北迁徙,南方难民则按照日本侵占的顺序,从上海逃往苏北,从南京逃往武汉,再从武汉逃往西南各省。

仅仅一个四川,抗战时期避难的外省难民人数就高达100万,到处是衣衫褴褛、面色焦黄、拖儿带女的难民。

图:抗战时期难民老照片

因为条件限制和对土地的依恋,流亡到西南大后方的难民中,知识分子、工商人士、市民等占大多数,而农民的占比很少。那么多不愿或无力逃亡迁徙的农民怎么办?

第二选择,跑反。

“跑反”这个词,很多年长的中国人都知道含义:指老百姓为躲避兵灾而临时躲避到他处,等到兵灾过去再返乡。说“跑反”,其实“跑返”更恰当。

图:跑反的县城居民

抗战时期,盘踞在各个据点的日军,经常出动兵力到边远村庄去“讨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扫荡”。大多数惨绝人寰的日军烧杀抢掠强奸等暴行惨案,都是发生在“讨伐”中,所以老百姓一定要“跑反”。

跑反的路线是县城往乡下跑,乡下往山上跑,但“跑反”需要体力,年轻人还容易,老年人和儿童怎么办?很多农村都采取挖地道躲藏,甚至躲在自家的窝棚、屋顶,实在跑不掉的老弱,只能呆在村里任人欺凌。

图:鬼子进村老照片

据日伪时期蓟县的回忆资料:那时县城附近村庄里的年轻妇女“跑反”是怕受糟蹋,小伙子“跑反”是怕被抓兵(强征当伪军)。青壮年男女都跑了,剩下老的小的被集中到大场听日伪训话,意思是要当良民,别为八路军办事等等。同时还要伺候日本兵,抓活鸡抓活鸭,为日本兵烧水洗澡。日本兵洗澡就用老百姓家里的水缸,让村民用大锅烧热水倒在缸里,兑好凉水轮流洗。拿老百姓盛饮用水的水缸洗澡,老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

图:日本兵在村子用水缸洗澡老照片

看过很多老人回忆,“跑反”躲在山沟里饥寒交迫、心惊胆战,苦不堪言,但总算躲了风头捡了性命。等到日本兵走了,再回到满是废墟的村里,重新惨淡生活,并随时准备下一次“跑反”。

第三,屈辱的活着。

比起难民和跑反人群,沦陷区的老百姓相对而言,保住生命更容易一些。大城市的日军,表面上要维持所谓“大东亚共荣”,社会秩序相对好一些,日军也有宪兵维持军纪。一般而言,普通市民只要低调服从,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但是亡国奴的屈辱是无法避免的。

图:日军盘问中国老百姓老照片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国破家亡,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能做到的大抵如此。

参考资料:《抗战中的中国难民》、《日伪时期蓟县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阅 | 老视频:还原日军占领天津!
父亲的回忆(五):日本鬼子进村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真实写照
鬼子进村后都做些什么?二战记者拍下照片,看完简直不敢信!
抗战时期,日军对蔡奎清说:“你的,快快吃肉!”然而,这肉是蔡奎清
许昌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