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雕传奇:苏-47的前身是“舰载机”?小金雕又是怎么回事

冷战博弈,苏联人把国家变成一款战争机器,时刻提防着可能的战争。武器发展上也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经过20年的折服,苏/俄“前掠翼”战机技术终又抬头,并在经历波折之后得见“金雕”展翅。

面向未来的战机

80年代初,面向未来的苏联人提出了“I-90计划”,即“90年代战斗机计划”。研制单位首选“米格设计局”,之后“苏霍伊设计局”也参与了进来。如今I-90计划的遗腹子——米格的米格1.44和苏霍伊的苏-47“金雕”,正是出自于这两个设计局之手。总得来说就是一对难兄难弟。

I-90计划的遗腹子米格1.44和苏-47(模型),但就在步入90年代不久苏联就没了

不过,“金雕”的诞生之路自然是没那么顺利的,起初苏霍伊设计局的掌门人伊万诺夫是拒绝的,他认为“苏-27”很强!应付90年代的威胁绰绰有余,事后证明...这话真是太对了...然而,伊万诺夫之后的新掌门西蒙诺夫对“新战斗机”特别是“前掠翼战机”非常感兴趣,“金雕”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不得不说伊万诺夫的“直觉”还是很准的,90年代的俄罗斯确实靠的是苏-27一家

从S-22到S-32

最先出来的是S-22,一款单发、前掠翼、鸭翼设计的战机,起飞重量大约在20-24吨左右。但实际动手时才发现,这样的飞机设计起来必然会超重,在没有推力够用发动机的情况下,一切就只能推倒重来,之后就有了双发型的S-32。(当然并没有人见过S-22的模型,不过我们还是在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找到了点蛛丝马迹。)

虽然不尽相同,但这极有可能是S-22的模型

从外观上看,S-32保留了S-22的主要特征,但是换装了两台R-79M发动机,单台能够提供18.5吨的推力。之后据说他们还想给S-32上AL-41F型(此41非现在的41)发动机,最大推力能达到20吨级,可以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实现远距离超音速巡航。只不过直到苏联解体也没看到发动机的影子。

好在没看到“不锈钢”的影子

除此之外,苏联人还用上了许多其他高科技,比如说“矢量喷口”、“新型弹射座椅”、机身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听说还考虑了隐身技术,毕竟苏霍伊设计局曾经有过研发过T-4MS轰炸机的经验,不过似乎玩的并不溜...

苏霍伊曾研究过的T-4MS战略轰炸机(想象图)

前掠翼舰载计划

时间来到1988年,苏联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一切都显的那么缓慢。但是有着急的,苏联海军方面需要为他们的航母找些舰载机。瞅准时机的苏霍伊设计局,很快便基于已有经验研发了舰载版战机——苏-27KM。之所以这么称呼它,大概与苏联海军认为的“苏-27K深度改进型”有关,但实际上这架飞机与苏-27没啥特别的关系。

苏-27KM的概念图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对于一架最大起飞重量高达40吨的“胖子”而言,想做到从滑跃甲板上起飞是相当难的。对于一般后掠翼战机而言,若“跃出”时速度不足,会直接拍到海里。但苏-27KM是一架前掠翼战机,升力大是他的优势所在。理论上苏-27KM在“跃出”后会先下降10-15米,但之后就会获得足够的速度和升力飞起来,说来这也算是苏联的一大特色。

苏式特色起飞,就跟“跳楼”一样刺激

最终,时间没能给苏-27KM以生路,苏联解体后航母计划没了,自然也就不用这么超前的舰载机。由于经济不景气,原型机数量也从最初的数架砍成了一架。至于后来又为什么改名为S-37?有资料说,大概在1996年原型制造阶段开始,西方杂志就在一遍遍高喊:“S-32即将诞生”。之后苏霍伊公司就将计划改成S-37,以便告诉西方:你们说的S-32根本不存在...

苏-27KM与苏-27的舰载版(苏-33)的对比

199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S-37的首次公开亮相就惊艳了众人,一时间道路纷传各种消息。当时却鲜有人知S-37原本会是怎样的“高大上”,而亮相众人面前的这架不过是“简配版”。不仅大量系统套用了苏-27的设计、新型弹射座椅和矢量喷口也不见了踪影,就连发动机也只能拿米格-31的发动及改进版的D-30F11发动机先凑活一下。

事实是我们所看到的苏-47不过是当年设想型号的简配版

之后,虽然苏霍伊设计局为S-37的实用化做过不少努力,并正式赋予其苏-47的编号。但依旧改变不了“金雕”实验飞机的命运。最终,苏-47“金雕”在为俄罗斯留下了“前掠翼”经验,为苏-57作出诸多技术探索后,不可避免的退出了舞台。

苏-47之后就是俄罗斯的五代机苏-57了

后来者“小金雕”

然后,你以为俄罗斯前掠翼飞机的故事就完了?No~No~No~除了前掠翼的金雕战斗机,他们还有前掠翼的“教练机”——SR-10。考虑到都是俄罗斯自家的兄弟,我们姑且就称之为“小金雕”吧。

与“金雕”出身于扬名四海的“苏霍伊设计局”不同,小金雕出身自名不见经传的现代航空技术设计局,简写做SAT。公司的老板就是两个航空发烧友,他们最初的想法只是想造架特技飞机耍耍而已,并在2009年抱着自己的木质模型去了莫斯科航展。没想到一番镀金、开眼之后,他们就萌生了把飞机卖给俄罗斯空军的想法,自此“特技”飞机就转职成了一款“教练机”。

SAT“现代航空技术设计局”的网站截图

当时俄罗斯空军的情况是,苏联时代采购的捷克“信天翁”已老态龙钟、不堪重负。新的雅克-130有点小贵、买不起那么多。雅克-152是款螺旋桨初教机,让它挑大梁不现实。所以他们急需一款“多快好省”的教练机,二者一拍即合“小金雕”正式出道。

产自捷克的L-39“信天翁”曾有“华约教练机”之称,连苏联空军也在使用

2015年,“小金雕”正式首飞,此时的它虽然还不完善,但外形十分帅气。翼展8.4米、机长9.59米、高3.55米,机翼前掠10度(这也是SR-10名字的由来),发动机采用的是“信天翁”的库存备件——AL-25TL发动机,不得不佩服俄罗斯人会省钱。当“小金雕”在2017年莫斯科航展登台亮相时,众人无不惊叹“似见金雕归来”!

看上去SR-10的前景无限美好,可惜在俄罗斯跌宕起伏的国力面前,美好的前途很多时候只停留在想象中。前不久就传来消息,SR-10的采购计划又搁浅了,由于缺乏后续资金,SR-10的改进和生产都得停工。不得不说,航空工业作为军事工业金字塔的尖顶,本身就需要强大的国力来维系,瘸腿的俄罗斯已非当年两强之一的苏联,“小金雕”的命运跟同为前掠翼设计的苏-47“金雕”如出一辙,令人唏嘘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幻般的前掠翼战斗机:苏47金雕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空有其名?
苏霍伊设计局苏联时期最强设计局,其中苏系战机就出自它
全球首款前掠翼五代机,展翅翱翔的金雕——苏47
俄“金雕”占据绝对格斗空战优势
苏俄金雕——苏霍伊系列飞机(7):英雄落寞:苏-37—苏-57
被遗忘的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