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朝皇帝死后为何没有留下一座陵墓?

大元朝从1206年建国,到1402年被朱元璋领兵推翻,一共历时不到两百年,其中称帝的大汗一共15位(还有两位是称制的皇后,略去不提),元朝皇帝为什么都没有陵墓?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从蒙古汗国的创建者铁木真到北元灭亡,这些元朝的皇帝,他们的归葬之地充满了神秘……要知道,这些权力通天的元朝皇帝们,驾崩后最担心的事儿就是遗体受到了惊扰,故此,在元代的时候,他们的下葬过程,归葬之地,都是严格保密的。

比如,传说中的葬地,就有大相径庭的五处之多:不儿罕合勒敦山、泸沟河畔、大鄂托克、八白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所在地)还有起辇谷(在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

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经过众多的考古学家、蒙古史专家的共同考证,他们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从铁木真开始的大元朝的每一个皇帝,他们死后归葬的地方都在起辇谷。内蒙古大学教授亦邻真,这样郑重地指出:随成吉思汗(到起辇谷)安葬,是每一个蒙古皇帝死后享有的权利,不葬在起辇谷,就等于丢掉了皇帝身份!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据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这或许就是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由,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发现。

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到末代皇帝皇帝溥仪结束,一共有408位天子,这些皇帝的坟墓,除了几位特别剽悍的,比如秦始皇、武则天之外,他们的陵墓大多已经被盗,可是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元朝的皇帝的陵寝,别说被盗,陵墓的影子都没有被找到,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元朝皇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有研究者说他们的陵墓在起辇谷。

后又得到确切的答案是,这些元朝皇帝的陵寝都在起辇谷,但要找到陵墓却实在没有方法。

起辇谷,山谷名。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被秘密地埋葬在蒙古高原的起辇谷之地。

这个神秘的起辇谷,在元代并没有留下准确的位置。当时,蒙元皇帝的葬地是不让人们知道的。例如,元世祖忽必烈逝世后,其棺从大都(今北京)运往漠北草原,棺木'由建德门出,次近郊北苑。有顷,祖奠毕,百官长号而退'(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13)。其后,护送棺木回草原的,均为蒙古臣僚勋戚,外人不能靠近。

关于蒙元皇帝的秘葬习俗,在《元史》卷77《祭祀志》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前行,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

那么问题来了,金丝楠木棺及棺中的白骨和陪葬品又到哪里去了?说明楠木棺椁在地下的腐烂消失了。最好的金丝楠木确实可以千年而不朽,这除了楠木耐氧化,耐腐蚀的特性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存放的环境和条件。

楠木,作为有机物的木材,不可能做到“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千年不朽”楠木防虫是因为楠木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但将其长埋地下,那种味道消失了之后,蚂蚁虫子也就会拿楠木当安乐窝了,一物克一物,楠木活着的时候,也有楠木蛀梢象鼻虫、楠木灰毛金花虫等天敌,故此,对楠木非常熟悉的朋友,经常会发现楠木老料上有虫眼,楠木虫子不蛀,纯属是一个谎言。

我们在说棺中的白骨和陪葬品,(凡宫车晏驾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这些皮袄,皮靴等白皮衣物,一旦棺椁破碎,估计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也就得化为泥土,而棺材中的白骨,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地腐烂消失,估计经过八百年的时间,啥都剩不下了!(元谋人及恐龙化石是经特殊、苛刻的自然条件而保存下来的,自然界中,骨头不腐烂而变成化石的现象极少)

最后,说一下不会在自然界消失的黄金葬品。

大元王朝的皇帝棺椁中(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筋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

这些棺椁中的金壶,金瓶,还有棺材外的四条金箍,因为黄金的特性极为稳定,不会腐烂,故此,这就让小编产生了困惑,因为现代盗墓贼使用的大功率X光金属探测仪,完全可以探清地下十米,甚至几十米的金属,他们利用X光探测仪,一旦可以找到了这些陪葬的金器皿,就应该很容易地寻到元代皇帝的棺椁。

可是当小编读到一篇关于黄金特性的文章时,终于明白利用X光金属探测仪,实难找到元代皇帝的棺椁的道理。

因为黄金在泥土中会走路。

小编看到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捡骨师写的文章,这位捡骨师在替死人捡骨的时候,曾经在一百多年的老坟中发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墓主的棺材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棺材早已腐烂,白骨因为雨水冲刷,土脉运动的原因,骸骨远离原坟址,在地下移动了1.5米,墓主头发上别的金簪子,已经消失不见,幸亏捡骨师经验丰富,他命人在墓主骷髅头的下方,深挖了60公分,才在地下的沙土中找到了金簪子。

黄金因为自重的原因,埋在土中,会产生一种水滴入油的下沉之力,在地震,水流等外力的作用之下,虽然黄金物品在土中移动和陷入的速度是缓慢的,但按照这位捡骨师的经验,一百年的白骨平移了1.5米,6百年的岁月,元代皇帝的黄金冥器在原位至少平移了15米,而且这些金饰品也会在起辇谷的土地中陷落了6米之多。

也就是说,即使找到了这些黄金饰品,这些黄金饰品的位置,也已经不是掩埋棺椁的原来位置了,更不可能在黄金饰品的旁边,找到元代皇帝的遗骨(因为遗骨基本上已经腐烂成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黄金饰品只能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最后让X光仪器都探测不到准确的位置!

元朝皇帝的棺椁没了,白骨朽了,黄金饰品走了,这就是起辇谷中, 15位元代皇帝遗骨和棺椁无法找到的真正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君王下葬喜欢用玉衣、楠木棺,却有个绝大弊端,一般人想不到
最神秘的元朝,为何至今没有一个皇帝的陵墓被发现
成吉思汗葬在哪里? 六盘山下深谷中, 百年楠木裹黄金
中国有一座陵墓,邪气重重,挖掘以后怪事连连,如今神仙都不敢挖
金丝楠木棺材究竟有多奢侈?乾隆帝的棺椁都是从朱棣陵墓上偷的?【图文】
皇帝陵墓宝物虽多不能乱挖 一口棺材害死7条人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