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背叛——太平天国名将韦俊降清之谜

韦俊本名韦志俊,他哥哥韦昌辉本名韦志正。韦家人大概是有说话简明扼要的习惯,所以往往把“志”字省略掉。韦志正被称为韦正,韦志俊被称为韦俊。太平天国初起之时,清廷误认为韦正是太平天国最高领导人,所以那段时间的官方文书里成天地念叨韦正韦正,洪秀全的名字都被抛在了韦昌辉的后面。

韦俊与韦氏家族一千多口人一同参加了金田起义,并且从此成为了“国宗”。在太平天国早期,关于韦俊的记录非常之少,不过我们也可以推想一下,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韦俊当然会参加战斗,而且在战斗中表现一直都很勇敢,不然的话,他不会从众多的“国宗”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高级将领,并且从此开始了他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

影视作品中的韦俊形象

(一)

1854年,韦俊参加了太平天国西征。不过,当时他只是众多将领之一,并不是独当一面的。

1854年8月,太平军西征军由六十岁的老将曾天养和韦俊等人指挥,在洞庭湖城陵矶与湘军展开了激战。双方互有胜负,杀得难分高下。

8月9日,西征军与湘军的水师陈辉龙所部在象骨港展开激战。太平军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将湘军水师引入了自己的伏击圈,事先埋伏好的战船一举杀出,将湘军水师包围。结果,湘军水师将领陈辉龙、褚汝航都在战斗中毙命,这一路湘军水师遭到了全歼。

8月11日,曾天养指挥太平军的陆军向着驻守在城陵矶的湘军塔齐布所部人马发起进攻。老将曾天养一马当先,勇猛冲杀,不幸坠马身亡。结果,太平军大败。

曾天养阵亡后,韦俊终于接过指挥权,成为了方面军司令员。他指挥太平军继续与湘军恶战,双方又是好一阵厮杀。最终,韦俊因为兵力有限,难以抵挡湘军的攻势,被迫后撤。

湘军接下来全力攻向湖北。太平军接连失利,被迫放弃武昌,一路退往江西九江。

关键时刻,翼王石达开来到了前线,亲自指挥作战。1855年1月,石达开组织了湖口会战,采用巧妙的战术,一举将湘军水师分割在鄱阳湖与长江两处。湘军大败,此前取得的战绩几乎被翼王石达开一扫而光。

在这样的形势下,太平军大举反攻。韦俊带领陈玉成等将领于1855年3月反攻武昌,一举将其攻克。此后,韦俊就长期固守武昌,成为了太平天国在湖北地区的最高指挥官。

石达开在湖口大捷后,并没有把主要兵力用在湖北战场,而是首先回师皖北,经营安徽根据地;接下来,他又率兵直扑江西。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韦俊都是孤军在湖北作战,并没有得到多少援助。

咸丰帝对于武汉三镇的陷落十分恼火,下令限期收复。于是,清军开始南北夹击,向着武汉发起了反扑。

面对着清军的进攻,韦俊采取了“北攻南守”的策略。在鄂北,韦俊派出十八岁的年轻将领陈玉成主动地向着清军发起反击。陈玉成一连串的精彩出击,打得鄂北的清军狼狈不堪,自顾不暇。

而在鄂南,向着武昌发起进攻的是湘军胡林翼所部。韦俊亲自指挥一万多人的太平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与敌军周旋。

在韦俊的顽强抗击下,胡林翼伤亡惨重。双方从1855年的五月一直打到九月,湘军损失数千人,胡林翼再也无力进攻了,只好征调罗泽南的人马来增援。

罗泽南原本是去江西抵挡石达开的,1855年10月,他率兵来到了湖北战场。罗泽南和他的学生李续宾都是猛将,他们一路冲杀,接连攻克通城、崇阳、赤壁等地,于12月份杀到了武昌城下。

此时的湘军还没有“结硬寨、打呆仗”的理念,进攻某座城池的时候,从来都是真拼真打,浴血冲杀。韦俊在武昌城外设置了完备的防御工事,同时还调回了陈玉成的部队,两万多名太平军与数量相当的湘军在武昌城外又展开了一场恶战。

双方又从1856年1月份一直恶战到5月,完全是硬碰硬地对撞,彼此都伤亡惨重。4月12日,湘军主将罗泽南督促着官兵们向着武昌大东门发起进攻。为了督战,他过于靠近城墙,结果被太平军的火枪击中,当场头破血流。

罗泽南被救回营中,因为伤口感染,最终不治身亡。他的死给湘军的士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到了五月份,湘军的进攻终于慢慢地停顿了下来。

(二)

武昌城激烈的血战证明韦俊是一位真正能打仗的统帅,他在武昌的坚守给湘军带来了重大伤亡。湘军的两位最主要的将领:塔齐布与罗泽南,先后在九江与武昌身亡,同时,曾国藩在江西被石达开打得走投无路。1856年的上半年,可谓是湘军最黯淡的一段时光。

1856年的6月,太平军攻破了江北、江南两座大营。这时,大规模援助武昌的计划终于被摆在了杨秀清的桌面上。按照杨秀清的部署,1856年7月,翼王石达开率领三万人左右的援军,开始了增援武昌、与湘军主力决战的战斗。

然而,就在石达开的大军来到了湖北境内,开始筹备重大决战的时候。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了。

1856年9月4日,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惊闻天京的变故,急忙撤军回京。如此一来,就又把韦俊孤零零地抛在了武昌。

天京事变的发生,使得韦俊第一次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不过,天京事变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韦昌辉杀掉了杨秀清,一跃而成为天国第二号人物。这时,韦俊的劲头很足,觉得韦家扬眉吐气的时刻到了。虽然还是孤军作战,但是他却表现很积极,抗敌也很勇敢。

到了11月,天京的形势逆转。韦昌辉一下子变成了头号逆贼,连同韦家在天京的男女老少上千口人一起上了西天。而在武昌的韦俊则一下子就从云端跌落到了地上,变成了逆党成员。

关键时刻,是石达开救了韦俊一命。虽然石达开的全家都被韦昌辉杀了,但是他却力保韦俊,使得他免于受到惩办。

然而,石达开却一时顾不上派兵去援救武昌了。而韦俊也心情大坏,对于坚守武昌失去了信心。不过,此时他还没有降清的打算。胡林翼、杨载福曾经多次派人试图策反韦俊,但是韦俊都没有答应。

1856年12月,韦俊决定放弃武昌。经请示石达开同意后,韦俊带领着大约两万名太平军将士,离开了武昌城,来到了皖南、赣东北一带。

韦俊来到皖南后,又和清军打了好几仗,到1857年的11月,韦俊正式到安徽池州驻扎,开始以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三)

1858年的夏天,枞阳镇会议召开,太平军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指挥中枢,韦俊也再次受到重用,被洪秀全任命为五军主将之一的右军主将。

当时,中军主将为洪秀全的大内总管蒙得恩,前军主将是陈玉成,后军主将是李秀成,左军主将是李世贤,右军主将就是韦俊。当时除了洪秀全和已经出走的石达开以外,太平天国再无王爵。因此,此时的韦俊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和他大哥韦昌辉当年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此后,韦俊一直以池州为根据地,在皖南一带作战,虽然战绩平平,但是也没什么明显的败仗。洪秀全真的要想追究责任什么的,也找不到把柄。

然而,1859年的10月,韦俊却突然向清军投降了!

韦俊的投降从此就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因为韦俊的叛降实在是让人觉得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你说他是因为天京事变而投降的吧?可是看上去实在不像。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韦俊投降于1859年。这期间韦俊加官进爵,地位节节攀升,按理不应该有投降的念头。

你说他是因为太平天国形势不好而弃暗投明的,这更是荒唐的说法。1859时期的太平天国整体形势虽不能说是一派大好,但是至少还不坏。像韦俊这样的高级将领不至于在这个时候就悲观到要叛降的地步。

很多历史学者包括现在网络上的文章,都把韦俊降清的原因归结到了杨辅清的身上。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

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杨辅清抛弃了石达开,回归洪秀全麾下之后,就被安排在皖南一带作战。由于杨辅清与韦家有仇,所以,他处处和韦俊为难,甚至与韦俊发生武装冲突。而韦俊昔日的部下陈玉成也站在杨辅清一边。韦俊想渡过长江去投靠李秀成,结果被陈玉成堵住不许过江。韦俊走投无路,最后只好降清。

那么事实是否是这样呢?由于太平天国方面的资料基本丧失殆尽,清朝方面的资料又大多语焉不详。韦俊自己也是个大老粗,没留下回忆录什么的,所以,关于韦俊降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的权威记述几乎是找不到的。

下面,笔者就不惴浅陋,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四)

先从杨辅清这里说起。

影视作品中的杨辅清形象

杨辅清原本跟着石达开一起出走了,但是1858年7月,他又重归洪秀全的麾下。

为什么杨辅清要回来呢?一是杨、石二人闹矛盾;二是洪秀全赏给了杨辅清一顶“中军主将”的官帽,杨辅清经不起这个诱惑,就回到了洪秀全的身边。

中军主将这个职务原本是洪秀全的大内总管蒙得恩担任的。现在洪秀全大笔一挥,赏给了杨辅清。众所周知,中军主将是五大主将中地位最高的,如此一来,杨辅清隐隐然就有了接他哥哥杨秀清的班,成为天国二把手的意思。

当然,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杨辅清有没有那个才干,单说这洪秀全肯定就不会让杨手握大权的。因此,所谓的“中军主将”其实就是个空头衔,没啥实际意义。

那么,是不是因为杨辅清当上了中军主将,韦俊感到惶恐,生怕“二把手”杨辅清来报天京事变之仇,所以就投降了清军呢?

显然不是这样的。杨辅清在1858年8月就当上了中军主将,韦俊在1859年10月才投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韦俊应该能够看出来,杨辅清的“中军主将”只不过是块空头招牌,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韦俊不应该惧怕这个。

杨辅清当上中军主将之后,就率领本部人马进驻景德镇,在赣东北一带与清军激战。那么,是不是就像现在网上说的那样,杨辅清处处逼迫韦俊,让韦俊在池州无法立足,不得不逃走去投奔李秀成呢?

显然也不是这样。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来,杨辅清自从到达景德镇之后,几乎就一刻不停地在与清军缠斗。从1858年8月到1859年底,杨辅清的部队几乎都没有休息过,一直在赣东北、皖南和浙北一带与清军交战。

在这段时间里,杨辅清和韦俊之间有些龃龉,或是小的冲突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要说杨辅清把韦俊逼得走投无路,那显然是做不到的,因为杨辅清根本就抽不出那么多的兵力来。他必须集中兵力对抗清兵,才能保住自己的根据地,哪里有多余的人马去对付韦俊呢?

而韦俊也不至于因为和杨辅清有一些小摩擦就感到绝望,以至于要去投奔李秀成。话再说回来,韦俊驻防的地域是池州,如果他擅自放弃池州,带着自己的人去投奔李秀成,那也是严重违犯军令的行为。太平天国的军纪再松散,也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那样的话,韦俊反而会自找苦吃,用不着杨辅清出面,他都会受到惩罚。

因此,想来想去,笔者觉得韦俊降清的根子很有可能出在陈玉成的身上。

(五)

关于陈玉成与韦俊的冲突,只有“和州械斗”这件事可以为证,而“和州械斗”也只有清军将领胜保的一份奏折可以作为旁证。

1859年8月,胜保在奏折中说道:“探得逆首韦志俊复由江南池州带贼过江,陈四眼狗(即陈玉成)纠众拦阻,不准其前来江北,彼此忿争,于和州地界杀戮。又李受惩(即李秀成)不知因何被洪逆锁拿至南京,于是李受惩手下贼众亦帮同韦志俊与四眼狗所带之贼仇杀,杀毙数千人。”

胜保这个奏折可信度有多高,实在是难以断定。他在奏折中说李秀成被洪秀全给抓起来了,实际上没有这回事。不过,韦俊的部队和陈玉成的人马发生了一些冲突,这应该是肯定的。

陈玉成原本是韦俊的部下,但是由于天京事变后,陈玉成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他的地位很快就超越了韦俊,成为了整个天国数一数二的人物。

1859年5月,陈玉成被封为英王,而且洪秀全还下旨称:“城内(指天京城)之事不决问干王(洪仁玕),城外之事不决问英王。”一时间,陈玉成变成了整个天国的第三号人物,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军事方面的首脑了。而此时他才二十二岁。

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陈玉成这个人的作风是很强势的,或者说的难听点,他很霸道。

陈玉成年轻,勇敢,在军事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陈玉成的缺点也很明显,他最主要的缺点之一恐怕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太低了。

由于陈玉成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成就,因此他变得十分骄傲是肯定的,也可以说他是很骄横的。

说起骄横霸道,可以说他连李秀成都不放在眼里。二破江南大营后,陈玉成强硬地要在常熟一带给自己争一块地盘,而且把自己的人马都派过去了。如果不是安庆之战军情紧急,陈玉成和李秀成只怕当时就会发生火拼了。

对于李秀成尚且如此,对于韦俊这位昔日的老上级,陈玉成显然是更不会放在眼里了。

自从枞阳镇会议之后,陈玉成实际上就开始指挥全军,而到了1859年他当上英王之后,更是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包括韦俊在内的太平军其他将领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陈玉成对于韦俊这位老上级颐指气使、呼来唤去应该就是家常便饭了。

对此,韦俊的心里肯定是觉着憋屈。按照常理说,韦俊的头上有个领导那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陈玉成这个领导显然是过于霸道蛮横了,给这样的人当下属会让你有一种成为三孙子的感觉。而偏偏陈玉成又曾经是韦俊的部下,这会让韦俊感到特别的难堪,心理逐渐地就会失去平衡。

“和州械斗”事件应该是韦俊降清的导火索。说韦俊想要渡江去投奔李秀成恐怕未必如此。韦俊带兵渡江有可能是想扩充自己的地盘或是征集粮草。

太平天国没有总后勤部,各部队的补给问题全靠自己解决。韦俊大概是待在池州那么个小地方,筹措粮饷不易,而皖南一带又是处处激战,找不到一块净土。所以韦俊可能是想到江北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或者只是单纯地征集一些物资。

然而,他的做法肯定是惹得陈玉成不高兴了。陈玉成的领地意识也特别强,他把皖北一带都视为自己的地盘,绝对不允许他人染指。因此,他派人堵截了韦俊,不允许他过去。他们之间很可能并没有发生死伤数千人的大规模交锋,但是小的磨擦应该是有的。而事情的结局显然就是韦俊受到了陈玉成的折辱,不得不灰溜溜地缩回到了池州。

(六)

“和州械斗”事件和韦俊降清的时间很接近,而此后,韦俊又和杨家兄弟发生了冲突。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的奏折中说道:“……向踞池州之伪国宗,顶天义,右军主将韦志俊,与逆首杨宜清仇隙日深。韦志俊将峨桥、石桅、繁昌诸贼陆续撤回池州,有愿献城池、投诚归命之信……”

韦俊到底与杨辅清的弟弟杨宜清发生了怎样的冲突已经无从得知,不过大概也不会比“和州械斗”更激烈。

笔者认为:“和州械斗”已经让韦俊失去了心理平衡,接下来和杨宜清发生的一些摩擦冲突终于使得韦俊感到绝望了。从天京事变以后就被韦俊深埋在心底里的那种孤独感,以及被边缘化的失落感,在这一刻终于爆发了出来。再加上近在眼前的现实的刺激,这一切都让韦俊再也无法承受了。他终于做出了降清的决定,这大概就是韦俊降清最合理的解释了。

韦俊于10月22日向湘军水师的杨载福投降。投降后,他命令手下的古隆贤、刘官芳、赖文鸿、黄文金四将去攻打芜湖,结果古隆贤等四人反戈一击,联合杨辅清、杨宜清反过来攻打池州。韦俊手下的太平军将士也纷纷倒戈,韦俊只能带领千余名韦氏族人逃出池州,投奔杨载福。

此后,韦俊加入湘军作战。1860年的安庆保卫战之际,韦俊于杨载福配合,偷袭太平军的重要补给基地枞阳镇成功,并且坚守在那里,顶住了陈玉成的反攻,为湘军攻克安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后来,韦俊又杀回了池州,攻克了宁国府,最终获得了清廷的副将加总兵职衔(相当于副部长享受正部级待遇)。

在太平天国的广西老兄弟之中,主动向清廷投降的人极少,而像韦俊这样的开国元勋级别的人物更是绝无仅有。因此,韦俊降清事件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韦俊降清的原因,笔者的推论未必正确,只不过是想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下韦俊这个人以及他降清的经过,如果能够因此引起大家对于韦俊降清事件的兴趣,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悲情将领韦俊:忠于太平天国却屡遭背刺,被迫降清,晚年得以善终
太平军最大的叛将:曾经击杀湘军悍将,为何却叛投清朝?
他是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的猛将到了晚年却无家可归
韦昌辉滥杀被处决,其弟韦俊为何没受株连?后韦俊因何率部降清?
天京事变后,韦昌辉弟弟被洪秀全封为右军主将,为啥他却投降了?
重述伟大中华史(第4卷2-1)李秀成的崛起与曾国藩重返长江主战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