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以“分数单位”一课为例
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以“分数单位”一课为例
苏明强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探索大单元教学,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组织开展教学。”“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因此,在当前核心素养导向的时代,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学的价值取向,基于单元又超越单元、实施大单元教学是实现教学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改变课时单一教学视角、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取向的重要举措。那么,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下面,以“分数单位”一课为例进行阐述,为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种参考。
“分数单位”是第三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数与运算主题的教学内容。2022年版课标把“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统整为一个主题“数与运算”,在这一主题教学内容中,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重要基础,数的运算是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计数单位是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的联结枢纽,是理解算理的关键所在,计数单位的累计是四则运算的数学本质。因此,分数单位一课的教学,应该改变课时单一教学视角,通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沟通分数单位与分数运算的联系,促进学生建立数与运算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下面,以“分数单位”一课为例,讨论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设计好教学的基准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学基准点的设计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新知的起点是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的重要基础。教学时,我们应该立足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设计好教学的基准,为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奠定重要基础。比如:分数单位一课,分数单位本质上是分数的计数单位,分数单位决定了分数具有可数性,可数性是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根本属性,这是数的本质一致性,通过数一数计数单位,就产生四则运算,这是数与运算的整体性。因此,分数单位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基准点可以设计在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悟自然数与分数本质的一致性,而且还能为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奠定重要基础。
【教学片段】感悟计数单位,发现提出问题
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们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事物通过不断累积,就会越来越多。
师:在我们数学的世界里,也有同样的道理。利用计数单位,数一数,数就会越变越大。
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数线)在自然数的世界中,最小的数是几?(生:0)我们把“0”的家安顿在数线的起点。
师:在自然数的世界里,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几?(生:1)我们把“1”的家安顿在“0”的后面(右边)。
师:对了,这个计数单位“1”可了不起,有了它就会生出一个大家族,我们称它们“自然数”。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自然数大家族产生的过程。
师:一个“1”就是(生:1),两个“1”就是(生:2),三个“1”就是(生:3),……,十个“1”就是(生:10)。这时就产生了比“1”大的计数单位“10”,也就是十个“1”就是一个(生:10)。
师:我们用“10”为计数单位接着数,一个“10”就是(生:10),两个“10”就是(生:20),三个“10”就是(生:30),……,十个“10”就是(生:100)。这时又产生了比“10”大的计数单位“100”。比“100”还大的计数单位是几(生:1000),比“1000”还大的计数单位是几(生:10000)……,这就是自然数家族的秘密。
师:(板书1、10、100、1000、10000……)从左到右计数单位越来越大,当我们有了计数单位的眼光,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的意义,比如:1234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
生: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
师:真厉害,说明你们长大了,已经有了自然数计数单位的眼光。关于计数单位,你们能提出新的问题?
生:有没有比1更小的计数单位?
生:它们又会形成什么家族?
师:凭借你们的直觉,你觉得会是什么家族?(生:分数)
师:今天我们就专门研究分数家族中的秘密,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先任意写出几个自己熟悉的分数。
以上教学片段,把分数单位的教学,设计在自然数计数单位的基础上,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基准点,通过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引出自然数计数单位的累积,感悟计数单位的价值,体会自然数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学会用计数单位的眼光观察熟悉的自然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有没有比1更小的计数单位?从而驱动更为深刻的数学思考,为本课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二、设计好教学的生长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根本保证
教学生长点的设计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根本保证,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知识的生长是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根本保证。教学时,我们应该立足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设计好教学的生长,让新知在生长中得以形成,让知识在生长中得以建构,从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分数单位一课,分数单位本质上是自然数计数单位“1”细分的结果,
以上教学片断,通过三次平均分,促进了知识的三次生长,逐步形成分数单位的概念,推进了教学的进程,通过数一数的方式,体会分数单位的可数性,感悟分数单位与自然数计数单位本质的一致性,利用数线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体会分数单位与自然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数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推断出其他的分数单位,自然数计数单位“1”越分越细,产生的分数单位就越来越小,在数线上的位置越来越靠近0,形成了分数单位的大家族。相反,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越来越大,在数线上离0越来越远,形成自然数计数单位的大家族。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分数的计数单位作为自然数的计数单位“1”的反向生长,不仅有利于感悟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数感,而且可以促进计数单位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为理解运算道理和形成核心素养奠定重要基础。
三、设计好教学的拓展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学拓展点的设计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所在,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知识的拓展是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根本保证。教学时,我们应该立足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好教学的拓展,让新知在拓展中得以应用,让知识在拓展中得以关联,从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与运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数单位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它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关键所在。因此,分数单位一课,我们可以通过“隐性”的方式,适当延伸到分数的简单四则运算,让学生体会分数单位的作用和价值,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计数单位的累计,从而促进形成数与运算主题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师:大家都太厉害了!我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分数单位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奥秘,下课后,你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卡片玩一玩,摆一摆,说一说。
以上教学片段,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改变课时单一教学的视角,沟通了分数单位与分数运算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借助直观图的操作,通过移一移、摆一摆、说一说等方式,把“分数单位”与“分数运算”有机结合起来,将分数单位“隐性”拓展到分数的四则运算,表面上都没有直接写出分数四则运算的算式,实质上讨论的几个问题都是分数的四则运算,“几个几”本质上是分数乘法,“多多少”“少多少”本质上是分数加减法,“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多少”本质上是分数除法,“把大单位替换成小单位”本质上就是通分,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单位在分数四则运算中的作用,体验数与运算的整体性,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计数单位的累计,不仅促进数与运算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而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数单位)观察现实世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推理)思考现实世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分数单位)表达现实世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声明:①在线分享、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我们会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出版机构及原作者所有。②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开白请联系微信:wlxlxb
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转)学习笔记·导图丨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二)——观课议课、嵌入性评价,支持高质量的学习——教学评一体化应用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研究崔成林: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
7大实用策略丨复习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数学与生活(5)——运算生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快乐课堂学数学-多余老师趣讲“有规律的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
张奠宙:话说分数(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