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川诗刊题图】“走向哲蚌寺”选评

宁丨川丨诗丨刊


宁川同题:走向哲蚌寺



1

更多的沉寂,像劝慰
/刘艳芹

我确信,我没有走错
我确信,所有的阳光皆为我而来
这金黄的神谕无处不在——
指尖上有呼吸

破旧的房屋和墙壁,仿佛前世的邻居。略带安抚的善意
不用说,山坡上的树干一定
拴过红色的马匹
如果需要,风中的经幡
随时会供出草原上的格桑花
和它的骑士。你看,天空蓝得多么决绝

虫儿的叫声
让尘世多出一小块儿明亮
更多的沉寂,像劝慰
这条路并不拥挤。空门之外
你身披袈裟 我手持莲花


李裕锋点评:



    我确信,被这首诗的气息和情感吸引了,这是我喜欢这首诗的理由。自然、干净、沉郁的内心,诗人在帮助我们还原一次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往事。那份惊喜与失落;那种笃定与偏执,律动青春的心跳。“我确信/所有的阳光皆为我而来”,多么温暖的眼睛和热烈的向往。“这金黄的神谕无处不在/指尖上有呼吸”,激动的情愫扑面而来,那里一定有一段美丽的过往值得晾晒。首节便拓开了极宏阔的想象空间,这都有益于诗者沉稳的传达。
 “破旧的房屋和墙壁”,作者所见之物似乎已恍如昨世,为什么“略带安抚的善意”呢?诗歌不负责说理,不负责给出答案。而“山坡的树干一定拴过红色的马匹”,“风中的经幡随时会供出…它的骑士”,或者她的骑士,“可是天空蓝得多么决绝”,多好的暗示,这也是我觉得诗人“刻骨铭心”的原因,多凄美啊!这里一定埋藏着诗人的追念和无眠。怀念故里也好,探寻恋人也罢,都交给读者吧。但我确信,这熟悉的旧境里的情节一定只是诗人一个人矗立着,向远沉思…
 起承转合间,“虫儿的叫声,让尘世多出一小块儿明亮”,是否唤醒了作者的记忆呢?我突然想起了陆游和唐惋的《钗头凤》…无边的沉寂,真真切切地“像劝慰”,劝慰什么?诸多美好全在“空门之外”,决绝如“你身披袈裟”避于尘世,而诗人依旧“手持莲花”祈祷…
一首好诗,仅一词一句扎人眼球尚难,此诗情感的厚积中发自内心的好句不止二三,此种效果结源于整首诗能贯以情字运笔,物象的向导将读者领入诗人的记忆,又仿佛在替我们诉说青春里的那篇同样的断章,省略处…是深深的足印和滚烫的眼泪…
 一首好诗荐读;一首好诗学习中




2

朝圣路上

/姚世英

风吹经幡飒飒

头顶的湛蓝越发幽邃

一大片金黄涂上了地毯

哲蚌寺的阳光菊花绚烂

我的脚步如蝴蝶一般轻盈

对每个路人吉祥合掌

卓玛的微笑

抑制不住地从昨夜的梦里

跑到脸上的皱纹


李哲夫点评:



    在西藏或正走在向往西藏的路上,能看见众多朝圣者,他们的虔诚或为着一种坚定的信仰,有的一路叩拜,有的一路加速驰骋,都为了一个圣地之光芒,以及心灵之净化。诗歌“朝圣路上”,将一路的前行过程全都作了一次“剪切”或“收缩”,直接开门见山地将哲蚌寺的所见所感来了一番抒发或描述,道出了与寺院的一种有缘和悠远以及宁静。“风吹经幡飒飒/头顶的湛蓝越发幽邃。” 在这里的“幽邃”这两个字词,让人感觉到寺院的另一种深远或悠久历史,将高原阳光下的冷色调与暖色调进行了一次交织或交融,并且对于寺院的恢弘气势以其彩色的笔墨手法做了一回鲜艳的赞美词。“头顶的湛蓝越发幽邃”, 仿佛一段华彩乐章,由此很让我感到另一种“惊奇”。内心不由自主或许情不自禁地多了一份震撼。该诗,在“进入”与“错过”里,让那“幽邃”去鉴定一个特定的时空隧道,特定出的一个的“偶然”,淡定的一种抒情。

    或许你会发现,任何人对于事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对情景的判定或许是在一种假如之中的一次“设定”,让它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去进行一次“核算”。再次地通过自然的“融合”,以此完成一次“提升”,从而达到偶然性或必然性的“多姿多彩”。该诗的“一大片金黄涂上了地毯”,让我们调动大脑去充分想象这一句的精彩,让香客或游客由不得你不去怀想。此地,有如此好的寺院,岂能不令人向往,自然是非去不可,还使其让它在情节里自然性的“落差”更多了一些诗句偶然性的“闪光”。这不是“泯灭”,这是一次超凡脱俗的一次光芒闪烁。正如:“卓玛的微笑”,是一种泛指,是诗人的一次巧妙引入,这是一次“小引”以及为文字背后的“大为”,作了有力的铺垫,成就了整个诗歌的“大笔”埋伏,获得又一次喝彩声。因为“抑制不住地从昨夜的梦里”才为后面的“呈现”,给了一次机会,给予提供诗歌结尾句式的“跑到脸上的皱纹”多了一个“进度”和“锐度”,诗歌的“核心”,被一一掀开。

    例如:“阳光”“菊花绚烂”,以及“脚步”“蝴蝶一般轻盈”。这是一种虔诚与敬畏又及另一种进入寺院的小心翼翼,崇拜或叩拜的虔诚心理的清幽描述。诗歌第二小节将一个或多个僧侣进行了隐身,或许那是心理历程与心路的一次皈依,又或许是人与自然的“吉祥合掌”,以及众多僧侣的“吉祥合掌”。诗意渐次浓郁与深化之后,又以一个藏族姑娘来借喻一个游客或更多香客的“匍匐梦幻”,即使到脸上布满邹纹,或许沧桑了,那份虔诚之心依然不变。诗歌写到这里似乎结束,又似乎还在思绪里继续延伸,让那“微笑”在一种幻觉里呈现又一光芒,结尾句还让那种幻象在该诗情节里相互渗透,使之得到境界上的升华。




3

那座寺院

/谭杰

当寂静陷入黑夜
那座寺院就在我身体里显现
之前那座寺院离我很远
在山上要爬着上去
现在好了
只要自己跪下
献出黄金
把蒲团往前挪那么一些


李哲夫点评:



    该诗短短八行文字,看似简单,却是一种不简单又及简练之中的精短。开篇不俗:“当寂静陷入黑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或许是宁静之中的一种深深禅意的笼罩与鹰一样的盘旋。下一句:“那座寺院就在我身体里显现”,道出的是,拉萨一个世界著名的日光之城,一个雪域高原的洁净又及湛蓝天空。朝圣与向往之情,能在身体里显形,已经让那份虔诚一次次苏醒又一次次鲜活。一个“爬着上去”的字词,是一个人的非同一般的叩拜,以其淋漓尽致的挥洒。诗绪与心绪的游走或延伸,让情节再一次引向纵深,“只要自己跪下”,这一句足以让人震撼,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点睛之笔。至于西藏来说,很多人向往,因为缺氧,又让很多人无法顺利抵达,将一个怀想的心里历程做了一次时间上的缩短与时空上的穿越。

    在这里没有进行过多的回旋,仅仅四句话就表达完成。当我们看见“那座寺院”这个诗歌标题,或许很多人会以为,是在呈现那些虔诚匍匐一路叩拜的人,其实在该诗的文字背后,或许我们还想去领略一个诗人内心的那份虔诚,从中看出那不仅仅是诗人的内心,也是游客或人世间的另一种心境与百态或千态的表达与呈现。至于西藏的向往,有的一年甚至花更久的时间才能到达向往的圣地,来一次魔幻场景与那座寺院之间的时空对接,以此完成了一次象征性的跨度,由此将一个界面化作多个界面,让诗意在一次次浓郁里,进一步增加了该诗内容与内涵的丰富程度。




4

归途
/一叶子

乌孜山下
夕阳,一袭红袈裟拉长了的身影
历经千年的轮回
来到佛前
双手合什
祈祷 众生之门
救赎自己和世间的生灵

堆米寺外
脚步洞穿古老街巷的真相
朝圣者,目光相遇
彼此超渡
湛蓝天空,金黄的大地
经幡七彩,摇曳
天籁万物灵魂的伤痛和清欢

霞光返照
暮鼓晨钟,一阵阵诵经声
落如霜雪
一群迷途的羔羊,寻找
开满菊花的篱畔归途


李哲夫点评:



    诗歌的直接处理,在于一种去繁就简,它不仅仅体现的是通透与清晰,它更是一种别致,以此让那种情景开始延伸,由此抵达,诗歌的内核与人的内心:“乌孜山下/夕阳,一袭红袈裟拉长了的身影/历经千年的轮回。”这三句,已经充分地体现出该诗的魅力,在于物像与心像之间的一次次交融,它体现出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而又独特的魅力。往往在于一瞬间的抓住,由此达到深刻性的记忆,尤其萌生出一个“点”,让一种敏锐生出一种“角”,并且在诗人内心的情感宣泄之中,按就是诗人与常人不一般的察识。黄昏时分,夕阳拉长一个僧侣的身影,他向寺院走去的情景与场景,这是一个动感画面,将一个内容或情节与诗歌标题“归途”,恰到好处的对应,让诗歌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第二小节里:“脚步洞穿古老街巷的真相/朝圣者,目光相遇。”仿佛一种情景又仿佛多个场面,它的活灵活现,那是诗人的目光,以及游客的目光,让读者多了一些赏心悦目的东西,物象人像的多次重叠与交织,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在这里朝圣者“目光相遇”,是诗人的,也是游客的,仿佛来了一次“彼此超渡”,以此达到藏传佛教的更深禅意。一句:“经幡七彩,摇曳/天籁万物灵魂的伤痛和清欢。”将诗意推向了一个高潮,在这路,该诗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告慰——“经幡七彩”的“摇曳”溢出一个归途之急切之心。能引起共鸣的,能吸引人的或被吸引与记住的,那就是好诗,同时也是诗人的一种别出新裁又及诗雨与诗歌语言的巧妙构思与另一种匠心独运。该诗结尾小节的一些句子一一呈现出寺院的另一魅力又及风景的美丽,再次生动与拔升“归途”之中的含义与文字背后经文的内涵与境界,由此形成独有的思绪与轨迹,将一个内心掀起波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诗人蒲阳河:归途(外一首)
西藏拉萨『哲蚌寺』
一代情僧仓央嘉措
【中考】2022年考纲古诗文-知识梳理 题目练习(八年级下学期篇目)
诗歌地理■拂尘诗选-湖北
「今日推荐」李明正:守望新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