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我的理解有两种意思,因为古人说话一般出现“三”的时候,都不是指的确切的三,而是指的“多”。或者多次,或者多个。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

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或者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我觉得也可以,就是这个“三”指的是三个方面,也就是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因为后边讲的“忠、信、习”确实也是三个方面。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三件事。



明白了,那“省”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省”是上边一个生活的“生”,下边一个代表眼睛的“目”,它的本义是指视察、察看。甲骨文的卜辞有这样一句,叫做“王省其田”,意思就是国王关心作物生长,常去察看。



换做我们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田,要经常察看自己的心田,是否有杂草丛生,有的话就予以铲除,防止心田荒芜。所以省,有反省、反思、觉悟的意思。

对,是这样子。说到反思,其实我更喜欢复盘这个词,因为复盘也是一种反思,但是复盘相对而言有方法可循。在这可以给你介绍一个复盘的方法。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复盘:把经验化为能力》

这篇文章中就说明了一个简单的复盘有4个步骤

1、回顾和评估
2、分析和反思
3、萃取和提炼
4、转化和应用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能够为以后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积累经验。
没错!任何学习的行为最终都有一个指向性,那即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曾子每天反省自己,其实就是在找自己的错误,改过向善,其实这就是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不断地纠正自己过去的错误,不断创造新的更好的自己。


所以,曾子的反思,有三个方面是每天必须要进行的。
对,你这句话给我提了个醒,其实“吾日三省吾身”,不仅仅只是这句话里边说的这三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反思,只不过在曾子看来,这三个方面或者说这三件事情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那么后边三句又如何理解呢?比如“为人谋而不忠乎?”,“谋”我知道,就是为别人出谋划策,考虑并解决别人的困难。但是“忠”我不是很理解了,因为我总觉得这个“忠”是古代封建制度下臣子对待皇帝的。现在社会这个“忠”还适不适合?

说得好!其实“忠君”思想大多是我们在影视剧看到的,那不是真实的。而且封建集权的高峰是在明清朝代,战国的时候,人们的“忠君”思想还是非常理性的。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那就是臣子对于国君直接的讽刺,类似故事其实还有很多。

你也可以看一下我的《斩衣三跃》这篇文章,它讲的是一个报答的意思。就是报答知己伯乐这种。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忠君”思想我们可以改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爱国爱家不应该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吗?



你这么说我多少有点理解了,其实我们虽说没有了君臣,但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还是有的,比如领导和员工这种,自己为别人谋事,就要尽心尽力才行。否则就是不忠,其实更多时候这个忠不是说的外在,而是我们的内心的一个修养,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其实我们自己内心也会变得非常有爱而坚定。
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其实是一回事,内在如果有修养,外在自然就能够自然地表现出来,反之,如果外在没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说明内在的修养还是不够。


嗯,按你的理解,我们其实可以内外双修。好了,“忠”的意思我明白了,“信”的意思我也明白,就是诚实,不欺骗人,守信用。这句话就是说与朋友交往要做到诚信,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办到!

你说得非常对!但是我还有另外的理解,就像你前边说的,信,有真诚的意思。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待人真诚,讲真心话。

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这个讲的是守信用。而待人真诚讲的是我们内心是否足够澄澈。能不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信”字是一个“人”,一个“言”,有个说话的人,可以畅所欲言,这一定是真心朋友,说明两个人之间可以放心沟通,可以真心相待。如果我们能够对每个人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这样的人一定是心底无私的人,我们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也会有博大的胸怀。

《论语》里边有一句表述是说:勇者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原来如此,如果真的能做到你所说的真诚,那么真的是心底一片光明,感觉浑身上下透着轻松与自由。

我承认我的心里是有很多事情的,还不能做到你说的真诚待人,有点恐惧完全敞开心扉。

所以说“勇者不惧”嘛!勇敢地敞开心扉。待人真诚其实就是对待自己真诚,一个人一定要先诚于自己的内心,反省其实就是不断使自己的内心诚于自己的一个过程。


看来反省的重要性太大了,外在待人处事,内在和解自己。
对呀,其实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这就到了咱们要学的最后一句,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就是老师传授给我的我有没有实践去练习。这句话也太重要了,像前边所有的内容,有你的讲解分享,如果不去实践,不在事上练,其实就是空谈。

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给我的要去实践,我还有另一种理解觉得也很有意思

我传授给学生的,有没有自己先去实践?因为心里明白和真正实践去体悟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我传授给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亲身之间去印证,那就很有可能误人子弟,以己之昏昏,欲使人昭昭。怎么可能呢?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学做人,目的在于变化器质,要先成器,最后君子不器。

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名字上就告诉我们,传必习也!



所言极是!我听闻孔子弟子子路,在听闻一个道理的时候,如果没有来得及去实践印证,就特别担心又听到一个新的道理。
《论语》中有这句话: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古人求学的态度就是这样,重在身体力行,而现在的人们只是头脑里知道,心里明白,却没有实践,没有切身的体验,这个道理明白的是不透彻,不究竟的。


谢谢您!今天和您交流受益匪浅!我会努力践行的,和你一起携手同行……
2023年努力加油!


一定!再次感谢您!希望下次继续跟您学习!
很好!跟您聊天也受益匪浅,很受启发,那我们下期再见!


感谢关注!下期再见!
关注我 助成长

在槿心文集
学传统文化

1、来了!真的来了!你有微信群管理员了

2、打破常规!渐变色排版,让你的文字炫彩夺目!

3、超少女的果冻字排版,是这样做的!

三连一下,今年一起弘扬传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启示录325:学者最该为谁学
孔子读书观之我见
《论语》论约两章新解——兼论孔子约之工夫思想 | 吴祖松
再观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浅解《论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