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中的故乡——自行车

       在我小时候,埭头的自行车很少。当时在城市里,“三转一响”即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是结婚嫁妆的标准配置,可见当时的自行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那时候,自行车要凭票购买的,票是每个大单位一年能分到一些,小单位还不见得能分到。所以,即使是城里人,要买一辆自行车,还要看单位好不好。农村人因为分不到自行车票,理论上是买不到自行车的。

  当时,埭头到溧阳城的很多道路还是田埂,或者是羊肠小道,基本上是泥土路,有时是村间的石板路。很多地方还没有桥,需要摆渡。在晴天,尽管道路有些高低不平,有不少沟壑,但好歹路面是干的。一到下雨天,泥泞的道路,滑得不行,穿着的套鞋满得泥巴,自行车是无法骑行的。

   尽管如此,当时,在进溧阳城的路上,偶尔仍可看到有骑自行车的人,在有的路段,因为不能骑车,或有沟渠,不得不下车将自行车扛着过去。

   所以,在当时的埭头,自行车很少见。记忆中,在当时的埭头公社,只有邮电局和公社里各有一辆自行车,供销社可能也有一辆自行车。

   那时的自行车都是28吋的重磅车。车子很结实,前面有粗大的三角杠,后面的行李架下方有支撑的钢樑,可以载1、2个人,或者载一、二百斤重的物品。在城里,经常可见到自行车三角杠上坐一个大孩子,男的在中间骑车,女人坐在行李架上,有时怀中还抱着一个孩子。

   那时候见到的自行车都是上海生产的,主要有二个品牌,一个是凤凰牌,一个是永久牌。天津产的飞鸽牌在溧阳几乎见不到。商标图案与现在的好像没有什么差异,凤凰牌自行车上有一个凤凰的图案商标,而永久则是用“永久”二个字的美术拟形字。

   到改革开放后,自行车的供应量增多,品牌也增加了很多。在当时的南京,还能见到南京本地的大桥牌自行车,以及常州产的金狮牌自行车。1985年底,我积攒了近半年的钱,买了一辆金狮牌自行车,当时花了150多元钱,外加5张工业品券。因为当时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仍比较紧缺,价格贵,购买时要的工业品券要10多张。当时,买大件的工业品,如电视机等都是要工业品券的。

当时,会骑自行车的人很少,有自行车更足以让人羡慕不已。河西有个小伙子,在溧阳城的钢铁厂工作,经常骑车来回,神气得不得了。在城里见到的自行车,也都是洗、擦得干干净净的。因为在当时的城里人家中,自行车也是相当值钱的大件物品了,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行车与车标
【余悦铃】被遗忘的凤凰牌28型自行车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青未了 | 自行车的记忆
盘点令人难忘的十大老物件(组图)
这些让70、80后落泪,让90后懵逼的东西,你家还有吗?『潮有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