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见闻之三十八:理发

 1996年5月受派遣去日本研修前,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的王处长和徐处长就外交礼仪、在日本生活的注意事项等,一一向我等作了介绍和要求。并建议尽量带足在日本要用的生活物品及礼品,特别提出要带一个理发剪去,必要时可以自己理发,因为在日本理发费用较高。所以在出国前,我从中央商场买了一把理发剪和一把打薄头发的剪刀,并带足了够一年用的牙膏、肥皂等,并准备好与日本人交往时要赠送的礼品等。

   日本的理发店的名称较多,传统的称呼为“床屋”或“理发屋”、“散发屋”,摩登一些的叫“美容院”,更现代的则叫“头发沙龙”、“美丽沙龙”之类。

   在1996年时,在鹿儿岛市的理发店理一次发,最简单的项目的标价在3000日元以上,按当时的汇率,大约是240元人民币多,差不多是国人近1个月的工资了。3000多日元一次的理发费,对日本人来说相当于1%左右的工资,不能说很贵。但在日本,男人大多留着长头发,很少有像高仓健一样留短发的,当时大家都熟知的影星三浦友和、宇井津分健等都是留长头发的,不知是否与节约理发费用有关。

   初到日本的前半年,我的头发都是对着镜子自己理的。与其说是理发,不如说是剪发,也就是对着镜子反复观察,感觉哪儿长了,就剪短些;不整齐了,就修一下;感觉到某些地方头发厚了,就用剪刀打薄一些。一开始,对着镜子剪头发总感觉不太协调,毕竟镜子中看到的左右、前后与实际是反的,眼与手要反着做并不容易。大概我给自己理的发还可以,好像一直没有人问过我是在哪儿理的发?也没有人说我的头发有些乱之类的话,从拍出来的照片上看,看不出是自己理的发。

   我到鹿儿岛市内生活时,与同样来自南京的国际交流员胡桑住得很近,胡桑的公寓在荒田一丁目,我的公寓在荒田二丁目,我的头发有12次是请胡桑理的。后来认识了当时在鹿儿岛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们,他们的宿舍就在荒田一丁目,彼此间相隔只有几百米,我们经常有来往。来自连云港的留学生于广宝兄很热情,对我很关心,我们彼此交往较多。在交往时,他经常给我讲在日本生活的经验、留学生的故事等。认识老于后,我的头发后来大多是他给我理的。

   我唯一一次在理发店理的发是在研修结束前,因为涉及结业演讲,怕自己理的发不好看,也许在理发店理的更好,我就在鹿儿岛县厅的理发室理了一次发。虽说是县厅的理发室,价格也不便宜,也花了3000日元。整个过程跟国内的理发店差不多,也就是将头发剪短,再洗干净,吹干而已,没有特别的感觉,也没有感到理的发型特别好。

   从日本回国前,我将理发剪送给了鲛岛病院。其他物品也都送人了,生活用品包括厨房用品都送给了老于他们,自行车及钓鱼竿送给了该院的一位男护士,未开封用的牙膏、牙刷等也送给了鲛岛病院的护士。

   现在,日本的理发费用也有1万日元1次的,也有1000日元1次的连锁店。1000日元理发一次,只是简单的洗剪服务,但非常受欢迎,这可能与日本经济不景气,实际收入下降有一定关系。在新冠疫情开始后,有日本理发店推出了静默理发,在理发过程中,在确认客人的理发要求后,理发师不会主动与客人对话,保持静默状态直到理发完毕,静默理发推出后,非常受日本人欢迎,并逐渐在日本全国推广开来了。

向鹿儿岛县厅赠送山水画挂轴(头发是国内理的)

与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们合影(头发是自己理的)

研修结束时的汇报(头发是在理发室剪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稷文苑】“御用”理发师//稷山 晋永红
小镇理发室里的大镜子 ( 杨键 )
美发历史·理发店的进化和时代变迁
男士DIY理发攻略 | 男士如何给自己理发
​索廷强:给父亲理发
散文天地 | 积健为雄 | 剃头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