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访”字何意?到底在说什么事?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95】

(接上文,胡适先生的考证辨析)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甲戌本、庚辰本,都是“访”舜巡,不是“仿”字。

“访”字,在八十回中出现了二十多次,全部列出来看:

“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

甄士隐同疯道人去后,“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

“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

“以待寻访女儿下落。”

“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警幻仙姑“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说起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

“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

“各处察访打听已毕,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

“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

宝玉的诗“《访菊》”,说的更明白:“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

“所以今日会齐了来访,投各人亲戚。”

“访妙玉乞红梅。”

“即刻就传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

“一时难查,慢慢访查。”

“平儿一一的都应着,打发他们去了,却悄悄的来访袭人。”

“咱们此时就访稻香老农去。”

“饶这样,天天还是察三访四。”

抄检大观园前,凤姐的话:“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就吩咐他们快快暗地访拿,这事要紧。”

“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

所以《红楼梦》中的“访”字,意思很清楚,可“访”人、物、事,不得,故访,访之,可得,也可能访不着。

  

我们细看这个“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

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

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

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

这是个简单算术题,请问贾府、王府、甄家总共接驾几次?

答案:四次。

为什么不是六次?

为了摈除成见,客观计数,我们换个题目、变个动词,把它变成一个单纯的算术题,可以让学生来算:

我们把“接驾”,变个动词“旅游”,让一个学生来计算自家贾家,和两个亲戚王家、甄家,这三家总共“旅游”的次数。

注意凤姐和赵嬷嬷说的是几十年前的事,所以数学题这样描述:

请计算发生在几十年前的这三家旅游次数。

贾家:只预备旅游1次。

王家:也预备过旅游1次。

甄家:独他家旅游4次。

解答如下:

因为说的是几十年前的旅游,贾家“预备旅游”1次,他家预备过、安排过,显然最终没有成行,没有真正旅游。否则如今说起来,就不只是“预备旅游”1次,而是“旅游”1次。

所以,贾家旅游次数:0次。

同理,王家旅游次数:0次。

甄家:旅游4次。

这三家旅游次数合计:4次。

《红楼梦》中,接驾次数,也是一样,总共四次,不是六次

贾家、甄家,史家、王家,都是一家,朱明皇家。

所以这里说的“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说的也是朱明的皇帝“访舜巡”的故事。满清是红楼作者在书中一直蔑称的耗子、虫鼠、犬羊、腥膻、胡虏、猢狲、中山狼、无情兽、野驴子、骚达子、反叛肏的、中华之患、跳梁小丑,因此这里尊称的皇帝、舜巡、接驾、皇帝家,绝非满清。

从“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的侧批:【既知舜巡,而又说热闹,此妇人女子口头也】,提醒读书人,舜巡,崩,皇帝死了,不是“热闹”之事。

“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及侧批:【最要紧语!人若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也提醒读者,“热闹”是“虚”,这是“最要紧语”,读者要“自知”。

而且,“谁家”旁的脂批,和“皇帝家的”脂批完全一样,都是【是不忘本之言】。不忘皇帝皇家是不忘本,也提示读者:“谁家”?说的就是“皇帝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细看这段文字压轴的“一句话”:

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赵嬷嬷的“告诉奶奶一句话”,是这段“当年故事”的最末的话,是这段文字的总结性的话。显然告诉的不只是“奶奶”,还有读者,一定要看明白作者反面在说什么。

“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是问读者的话,谁家?是甄家吗?是贾家吗?是王家吗?

是谁家?“皇帝家”!这里一直说的是“皇帝家”、“皇帝身上”的事,不是真“热闹”之事。

所以,凤姐“纳罕”:他家,怎么这么富贵?皇帝家,当然富贵。

“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注意,不是负责招待,都是我们家“养活”,也只有皇帝家,才能这么说。

“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不是说我们家负责管理,说的很明确“都是我们家的”,谁家敢这么说?皇帝家。

那么,“皇帝家”、“皇帝身上”的事,不是“热闹”之事,“太祖皇帝访舜巡”的事,反面到底说的是什么事?

《红楼梦》中一直把黛玉崇祯比作“舜”。舜巡,崩!在崇祯帝死后,朱明皇家有四个皇帝也追寻“舜”,先后“崩”!就是南明四帝,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永历帝也都先后崩,共四次。

所以“接驾四次”的“接”,同南明四帝前仆后继,一个接一个的“接”。

这跟前文解读“珍(珠:亡了)琏环琮,元迎探惜”,是“真(朱:亡了)连环从,原应叹息”,一贯一致,都是指南明四帝之事。

所以,是在“连环从”的贾琏之处,说“访舜巡”之事。

所以,是在元春永历“选凤”之时,说“访舜巡”之事。

所以,是在元春“省亲”的话之后,说“访舜巡”之事。

甲戌本第十六回有回前批:“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就是说,“省亲事”与“南巡”:有关联。后面省亲的元春,是永历帝,正是“访舜”、“南巡狩”、“崩”的最后一帝。写此批语的时候,南明四帝已亡多年,朱明已亡,所以有“忆昔感今”之慨。

所以,现在回头再看“接驾”的几句话,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脂批:【又要瞒人】

脂批提醒了“预备接驾一次”是作者“瞒人”。

这句“预备接驾一次”,可与说“访舜巡”之前,说“省亲”的那段话最后,赵嬷嬷压轴的那句话一并看,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

看清楚:咱们家,就是咱们贾府,预备接元春的驾!原来如此。

所以,“预备接驾”,只是预备,并非真正接驾。跟前文计算次数我们理解的“预备接驾”,完全一致。

凤姐:“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

王府、贾府,都是皇家,也是这次:预备接元春的驾。凤姐理家,不就是凤姐在“预备”嘛。

从两段文字最后赵嬷嬷都是压轴的、关键的话,我们能看得出,赵嬷嬷“这会子跑来,到也不为酒饭,到有一件正紧事,奶奶好歹记在心里”。把读者都叫“奶奶”了,读者好歹记在心里:有一件正紧事!什么正紧事?是给儿子求事吗?从这俩“栋梁”后来再没出现过,甚至赵嬷嬷也再没出场,可知:赵嬷嬷“这会子跑来”的“正紧事”,就是专门来给读者揭示反面秘密。

看赵嬷嬷说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

甄,真:独他家,只甄家,真朱家,接驾四次。

甲戌本脂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我们也就明白了:“甄家”这个“大关键、大节目”!

“四次”:脂批【点正题正文】

正题是什么?“说起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的故事”。

说起当年的故事:太祖皇帝访舜巡。——四次!

与前面解读的南明四帝“访舜巡”:前后一致,相互验证。

赵嬷嬷说:“'罪过可惜’四个字”。

赵嬷嬷这“四个字”揭示的秘密:“罪过可惜”!我们也就一下明白了:南明四帝,前仆后继,一个接一个,“崩”了四个,罪过可惜,原应叹息!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妃省亲是在影射南巡吗?
“接驾四次”的原型并非是曹寅接驾(讲稿)
甄家四次接驾隐写江南织造曹家接驾?网友:堪称红学圈百年丑闻!
重磅披露甲戌脂批“借省亲事写南巡”的深意
太祖访舜巡隐藏着什么秘密?写元春省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看我怎解红楼:《红楼梦》的成书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