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陕西、山西关于崇山之争(一)

--------- “融降于崇山”考证

“融降于崇山,夏之兴也”,这是《国语晋语》之中的一句话,原本平平常常,与其它有关夏民族早期起源的几十句,几百句话一样,单纯是一个现象的描述,没有排他性,没有唯一性,没有别的特别意义,但后世寻找夏朝时,黔驴技穷,没有其他线索或者没有实锤铁证,便各自打着精致细微的小盘算,苦思冥想,搜罗万象,试图从这句话中寻找别人的瑕疵,找到自己的牛叉,这句话,逐渐演绎成了各式各样的版本。

《左传·桓公十年》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崇,反而因此成为千古之罪魁祸首。

1、融是谁?

融,一般理解为祝融,即重黎,重黎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玄孙、称(人名)之孙、老童之子、太子长琴之父。

重黎大约生活在帝喾至尧舜禹时代(五帝中后期),跨度很大,是上古大神级别的存在。

祝融既是人名,也是官名,首位担任此官之人称为祝融,首任首责,祝融将这个岗位发扬光大,打出了一个响亮的金子招牌,但到了后面,人才式微,或者沧海桑田,祝融渐渐变成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官职,冷冰冰死翘翘的一个官职,这个官职也叫做夏官,首领称为火正,比如尧舜禹时代设立夏官一职,其一把手称为火正,但因循惯例,还是被称为祝融。

历史上有多位著名的祝融,因为恩泽百姓,被后世祭祀为火神灶神,护佑百姓平安。

祝融源出多元,表述各异,源流更是离题万里,但是,某些小白菜鸟偏偏在这里寻找破绽。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来孙,这是南方祝融脉络。

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 这是黄帝一族祝融的渊源。

总结梳理可知,历史上有炎帝族祝融氏和颛顼族祝融氏两脉。

其中,炎帝一脉,主要包括黄帝夏官、祝融容光等为南方灶神、火神;对于大多数国人,尤其是关中人,不太熟悉。

而颛顼一脉,相对正宗,熟悉许多。其首任祝融为颛顼子重黎,被北方人祭祀为灶神火神,《晋书》云:“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祝融重黎是夏官。

除了《晋书》以外,《左传》也有祝融是夏官官名的记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里面的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所以《左传》所说的火正曰祝融,就是夏官火正,也叫做祝融。

《史记·楚世家》云:重黎居火正,就被命为祝融,吴回复居火正就被命为祝融。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同为颛顼子的重黎之弟吴回在帝喾废掉重黎火正之职务后被任命为火正,称为新的为祝融,所谓复居火正,来源于此。

楚国始祖祝融不是重黎,而是吴回,因火官身份而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为大哥,吴回为弟。

尧帝时,鉴于各地祝融泛滥,遂弃用祝融官名,采用司马之名,夏官职务开始变成兵部,司马为其掌门人,此时意义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

商朝的老祖先契,为尧时火正,始称大司马。让人意外的是,在一些野鸡资料中,此人在《左传》中又有一个名字,叫做阏伯,为火神。真真假假,无可考证。但一个人有两个名字可以理解,一个官职有两个名字,似乎不太符合情理。古人并没有脑残到如此,只怕是现代人脑残乱搞罢了。

当然,这种说法有许多瑕疵,因为梳理历史,就会发现,商祖契原本为尧帝水正,负责治水,后世冥候死于治理渭河黄河,这是千真万确之事,只是契突然变成火正,不知道史籍里为啥改来改去?

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

《山海经·海外南经》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亚注释“火神也”。

汉书·五行志上》云:“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充当后世的枪火弹药了。

《墨子·非攻下》云:“(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记载。

后世,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有几个与祝融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

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屈原的《天问》中就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的句子。这则故事可能反映的正是祝融氏开创人类用火的事实。"烛"字与"祝"同音,"龙"字读音则与"融"相近,"烛龙"可以视为"祝融"的谐音词,或同名异写之词。看来,烛龙的形象就是黑夜里亮着火光的房子。

远古时期,人口稀少,人们的住房也比较分散,每当黑夜降临,人类的居住区完全隐藏在黑暗之中,一个个透着闪闪火光的茅屋门窗凝视着行人,背后是无边无际的黑夜,如长龙一般。只要把这个形象放大,就变成了"其瞑乃晦,其视乃明"的烛龙了。

祝融氏部落发展用火技术,最终把火成功引入到住房内,为先民创造了温暖的家。祝融氏发展用火技术的功绩,历史不该被忘记。

当然,这些都是考证的美丽故事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融”研讨
祝融(火神,楚人部落首领和始祖,炎帝的火师)
传统文化中“祝融”故事还真多!
“祝融”或与“共工”同一人?------《山海经》研究系列
神话传说——十二祖巫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