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开国6大公爵,李善长被抄家灭族,仅有一家爵位传至崇祯一朝
userphoto

2023.06.05 河南

关注

朱元璋以一介布衣之身,经过15年打拼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历朝开国之君,身边总少不了一批才能卓著的文臣武将,朱元璋同样也是如此。

于是,在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封赏了不少爵位,其中顶级爵位公爵只有6位,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

这些公爵们都有朱元璋赏赐的丹书铁券,以保证他们的爵位传承能与大明与国同休,可惜的是,他们的爵位很少能真正传至崇祯一朝。其中,李善长最惨,被抄家灭族,只有徐达的魏国公爵位真正传至明朝灭亡。

01

朱元璋与开国勋贵

在传统封建社会中,改朝换代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不过这也苦了普通百姓,因为每逢大变,都少不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天下乱局。

元朝末年,暴元统治引得天下怨声载道,许多人不满压迫奋起抗争。而此时,朱元璋收到昔年好友的来信,决定投奔濠州郭子兴的部队。由于朱元璋心思缜密,在战场上更是表现得勇武过人,很快它便成为郭子兴的心腹,后来郭子兴还将养女马氏嫁给了已经25岁的朱元璋。

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实际领导者,之后在其家乡濠州一带不断扩充队伍,逐渐成为最大的抗元势力之一。从公元1361年至1368年,朱元璋相继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武装势力,于应天称帝,建立大明朝。

朱元璋在开国之初,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封赏这些年陪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其中封赏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这便是起初的36家勋贵。

虽然朱元璋许诺他们的爵位与国同休,但实际上,大多数爵位都被废除,其中6位公爵中,只有徐达一人的公爵之位传承到崇祯一朝。

历史上,开国皇帝对功臣们下手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像朱元璋这样大规模铲除功勋的却独此一家。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不难理解,他要为后世之君铲除“蛀虫”,特别是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担心皇孙朱允炆无法掌控这些功勋,更是将淮西勋贵集团铲除了七七八八。

而明朝开国六大公爵中,徐达、李文忠、常茂、邓愈病死,冯胜因“蓝玉案”牵连被杀,胡惟庸最惨,因“胡惟庸案”牵连落得个族灭的下场。其中,只有徐达最幸运,爵位传承至大明灭亡,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

02

李善长77岁仍被押上刑场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有萧何相助,而朱元璋建立大明则少不了李善长的出谋划策。当初朱元璋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将领,在他征战受阻,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善长的到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李善长对朱元璋说,只要能效仿刘邦,礼贤下士,用不了四五年时间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李善长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元璋击败其他割据势力,赶走北元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李善长也愈加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在大明建立后,朱元璋还将他列为百官之首。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评价在《明史》中有明确记载:

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朱元璋不仅给李善长极高的奖赏,还将自己的长女许配给其唯一的儿子,李善长也因此成为了皇亲国戚。不过,李善长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年的荣耀,洪武二十三年,已经77岁的李善长被归为胡惟庸案同党而被处死。

而胡惟庸都已经死去10年之久了,这时李善长“不法”的事才爆发出来,这不免令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么,李善长的具体罪名是什么呢?这在史书中也有明确记载:

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同时,李善长全家七十多口人全部被处死,只有其儿子因为娶了公主而免除一死,但也被判处流放,而且更不幸的是,李善长之子死于流放途中。也就是说,李善长族灭。

03

徐达家族传承不断,直至明朝灭亡

徐达没有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也与蓝玉案没有任何瓜葛,最后得以善终,在朱元璋赏赐的各开国功臣中,徐达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徐达去世后,魏国公的爵位传承了十代,在靖难之役后,徐氏家族还获得一个定国公爵位,一门两国公,享尽荣耀。

那么魏国公一脉为何能得以与大明朝同始同终呢?

首先,魏国公是开国6公爵中地位最显赫的,徐达去世前也是武臣之首,对于从创业之初便追随在自己身旁的徐达,朱元璋不吝赏赐与信任。

在徐达死后,朱元璋更是将其封为中山王,往上三代皆赐王爵,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徐达的恩宠与信任,所以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徐达能保住世袭爵位也就不足为奇。

其次,魏国公一脉世代生活在南京,远离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朱棣靖难之后,将都城迁往北平,而承袭魏国公爵位的徐氏子孙一直居住在南京,从未远离都城,虽然此举可能会影响徐氏子弟仕途,但也可以远离朝堂上的斗争,保证爵位传承不断。

最后,魏国公一脉旗帜鲜明地站在皇帝一边,从不参与党争,谁是皇帝就听谁的。明朝爵位被废除的原因除了无嗣袭爵或者造反之外,大部分都是因为卷入党争,只要不参与这些事情,借着与皇帝较为亲密的血脉关系,魏国公一脉就能永远传承下去。

可惜,没有永远的王朝,大明在传承276年之后还是走向了穷途末路,魏国公的爵位传承也因此断绝。

04

结束语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无疑是处于人世间最巅峰的存在,无人可以撼动他的决定。对于朱元璋为何铲除功臣勋贵的问题,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思考、评价,毕竟在那个时代,为了巩固皇权,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经常要使出一些强硬手段。

朱元璋出身于微末,猜忌心思自然会重一些,更何况他是强势的开国皇帝。对待嚣张跋扈的功臣勋贵,他可以毫不手软,对于贪官污吏,他更是重拳出击,总体来看,朱元璋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为什么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时,朱元璋最初封的六个国公的后人是如何面对敌人的?
明朝开国六公爵:六个爵位却有七人受封,最终也只一家延续到明末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 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大明开国六国公,李善长下场凄惨,而徐达却一门两国公,荣耀无比
世袭罔替、与国咸休——大明历代国公的起源和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