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我这个病该怎么治呢?------好办,吃点屎就行!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认为我在开玩笑吧。

不是,我是认真的,非常认真!

“吃屎”,真的能治病。

不过,这个吃法,是有讲究的,普通的红烧或清炖,都不行。

原因很简单,咽不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该怎么吃?吃了治什么病?为什么要这样治?

请容我慢慢道来!


01

便便之中有乾坤

大便是从我们的肚子里面出来的,准确地说,是从肠道里面出来的。

所以,研究大便之前,必须研究肠道。

肠道里面有一些东东,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了,叫做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其庞大的数量得以体现。

据估计,人体肠道菌群含有多达1000-1200种细菌,细菌总量至少为10的14次方[1],比人体的细胞总数还要大上10倍!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多力量大!”同理,细菌多了,力量也大

肠道菌群的作用很多,包括: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发酵、胆汁代谢,排斥病原体在肠道中的定植,而且,还可通过与肠道上皮的相互作用,影响我们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2-4]。

所以,它们很重要。

有一种东东,叫做益生菌的,就是通过吃它来补充肠道菌群,对此我写过了,链接放在文末。

那么,肠道菌群与我们的大便有什么关系呢?

大有关系!

想想看,肠道里面这么多的细菌,难道就不会混在大便里面,偷偷溜出来看看这个花花世界吗?

所以,我们的大便当中,含有大量的肠道细菌。

因此,我说的“吃屎”治病,其目的是为了补充肠道里的细菌朋友。


02

细菌去哪儿了?

但是,问题来了,我的肠道细菌兄弟们,你们为何离我而去,要让我靠吃屎来补充

这个说来话长。

先介绍一种细菌给大家认识一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它长成这副模样:



这是一个著名的坏蛋。

本来,它默默无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人间。

但是,突然之间,机会来了!

人类发明了抗生素,并且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然,这是好事,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也遗留下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而且,很多抗生素是广谱的,逮谁杀谁。这样的后果很严重,我们的朋友,肠道菌群,被大量杀死。

结果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调,导致某些有害细菌乘虚而入,大肆扩张,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或腹泻。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害细菌就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说它著名,原因有二:

1、约2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由该菌引起。[5]

2、死亡率高,可达5% ~ 40%。[6]

刚开始,医生为了对付这个细菌,只好继续使用更加强有力的抗生素来消灭它,结果,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杀死坏细菌的同时,好细菌也跟着遭殃,导致大量患者治疗后复发。

看来,这个办法不行。

那该怎么办?

必须釜底抽薪,重建肠道菌群!

怎么建?

吃屎呗!


03

光荣的历程

说起吃屎治病的光荣传统,还是从我们的老祖宗开始的。

早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7],对于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饮粪汁一升,即活”。


真是海量

而且,古人还给粪汁取了个如雷贯耳的大名:黄龙汤

现代医学可就不同了,咱们都是文化人,没那么野蛮,所以,对于“吃屎”这事儿,学者们给它取了个科技感十足的名字------粪便移植

虽然大家可能从没听说过粪便移植这个词,其实,它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1989 年,国外就有医生通过粪清灌肠治愈了1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虽然仅仅治疗了1例,却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毕竟,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因此,这一标志性病例被发表于医学界的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8]。

之后,关于粪便移植的研究日益增多,方法有灌肠、胃管注入直至做成胶囊。国外甚至有“粪便银行”,可提供经过筛查的合格粪便以制作胶囊[9]。可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近年来,用粪便移植的方法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成为了一门显学,大量研究表明,其治愈率高达70-90%[10-19]。

不仅如此,研究表明,粪便移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甚至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应用前景广阔。

看来,“吃屎”,很有前途


04

总结

所以,今天我写了这么多,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宣传“吃屎”吗?

不!

我想引出两个问题:

1、不该滥用抗生素,否则可能会“吃屎”。

2、大家或许有疑惑,与其“吃屎”,不如吃“益生菌”吧。

看起来,这确实有些道理。但是,科学有时就是很奇葩,虽然医学界证实了“吃屎”是有效的,但是,仅仅吃益生菌,效果到底如何,却没有得到很好地证实,对此,可以再看这篇:

再聊智商税产品,益生菌,是不是?这个很具有迷惑性哦


更多精彩,点我


参考文献


[1] Qin J, Li R, Raes J, et al. A 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 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Nature 2010; 464:59.

[2] Robinson CJ, Bohannan BJ, Young VB.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the ecology of host-associated microbial communities.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10; 74:453.

[3] Lee YK, Mazmanian SK. Has the microbiota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Science 2010; 330:1768.

[4] Sharma R, Young C, Neu J. Molecular modulation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contribution of microbiota. J Biomed Biotechnol 2010; 2010:305879.

[5] 王缉干,廖鑫余,等.儿童粪便移植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9,48(23):4097-4101.

[6] Freeman J,Bauer MP,Baines SD,et al.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s[J].Clin Microbiol Rev,2010,23(3):529-549.

[7] 葛洪.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36.

[8] Bennet JD,Brinkman M.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by implantation of normal colonic flora[J].Lancet,1989,1(8630) :164.

[9] Openbiome. https://www.openbiome.org/ (Accessed on June 05, 2018).

[10] van Nood E, Vrieze A, Nieuwdorp M, et al. Duodenal infusion of donor feces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N Engl J Med 2013; 368:407.

[11] Hota SS, Sales V, Tomlinson G, et al. Oral Vancomycin Followed by Fecal Transplantation Versus Tapering Oral Vancomycin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Infect Dis 2017; 64:265.

[12] Kelly CR, Khoruts A, Staley C, et al. Effec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Recurrence in Multiply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6; 165:609.

[13] Youngster I, Sauk J, Pindar C,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or relaps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using a frozen inoculum from unrelated donors: a randomized, open-label, controlled pilot study. Clin Infect Dis 2014; 58:1515.

[14] Lee CH, Steiner T, Petrof EO, et al. Frozen vs Fresh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nd Clinical Resolution of Diarrhea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6; 315:142.

[15] Cammarota G, Masucci L, Ianiro G, et al.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by colonoscopy vs. vanc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5; 41:835.

[16] Brandt LJ, Aroniadis OC, Mellow M,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colonoscopic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012; 107:1079.

[17] Kassam Z, Lee CH, Yuan Y, Hunt RH.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Gastroenterol 2013; 108:500.

[18] Drekonja D, Reich J, Gezahegn S,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n Intern Med 2015; 162:630.

[19] Hvas CL, Dahl Jørgensen SM, Jørgensen SP,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s Superior to Fidaxomicin for Treatment of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Gastroenterology 2019; 156:13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 月男婴急求粪便救命,粪便真的能救命吗?
艰难梭菌感染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便便何以成良药?从《肘后备急方》到「中华粪菌库」| Dr.Why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研究现状2009
NEJM奇闻:用粪便来治病?
你的便便中,可能藏着永葆青春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