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释微》——第三十六章



《老子》

RECOMMEND

作者:老子

推荐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0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02

译文

想要让它收敛的,就必先暂时使其扩张;想要让它削弱的,就必先暂时使其强盛;想要让它废弃的,就必先暂时使其繁茂;想要将它夺取的,就必先暂时给予更多。这个道理看似幽微实则显明。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武力威权不可以随意向人展示炫耀。

03

正文释微

这一章的中心主旨是“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可以说是老子辩证思想的集中体现。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意思是想要让它收敛的,就必先暂时使其扩张;想要让它削弱的,就必先暂时使其强盛;想要让它废弃的,就必先暂时使其繁茂;想要将它夺取的,就必先暂时给予更多。“歙”即收敛。“必固”则是必然之意,这里为了突出正反转换的时间次序,翻译为“必先暂时”。“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诸本皆有误差,此据汉简帛本改。

这四句话的总体意思是说,凡是处于矛盾关系中的个体,都会不断得走向其对立面。当一个事物发展到自己的极限之时,就必定会向其相对面进行转换,这是无可更改的自然规律。就像是月亮的阴晴圆缺一般,当月亮圆满的顶点就是其慢慢走向缺损的起点。

因此,追求某个目标时,不应将目标本身作为直接目的,而是从其对立面出发。想要变得更强,就不能将强大作为直接目标,而是从弱的状态开始。

之后老子曰

“是谓微明”

意思是这个道理看似幽微实则显明。范应元说:“张之、强之、兴之、与之之时,已有翕之、弱之、废之、取之之几伏在其中矣。几虽幽微,而事已显明也,故曰'是谓微明’。”

此句以释德清在《老子道德经解》中解较为妥贴:“此言物势之自然,而人不能察,天下之物,势极则反。譬夫日之将昃,必盛赫;月之将缺,必极盈;灯之将灭,必炽明。斯皆物势之自然也。故固张者,翕之象也;固强者,弱之萌也;固兴者,废之机也;固与者,夺之兆也。天时人事,物理自然。第人所遇而不测识,故曰微明。”

有道之人懂得了万物之间物极必反的价值规律,就能预先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进而规避一些可能产生不利的举动,但不要认为老子的意思是可以人为地改变这个规律,永远保持极点,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提前预知发展的次序,尽可能做到顺势而为。

举例来说,鲜花绽放时的美丽固然令人沉醉,我们当然会希望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盛开的样子,但是有道之人知道再美丽的花也有凋零的时候,这就是自然规律,因此不会去想着如何人为地延长它盛开的时间,只是等到来年的春天,待它静静的盛开,静静的凋谢。

像我每次在博物馆看到一些稀有的,甚至已经灭绝的动植物标本的时候,一方面是惋惜,一方面也会感到有一种人为和矫揉造作在其中,对于这些物种来说,即使你将标本保存下来,对它们本身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满足了人类一种扭曲的凝视,是一种非自然的心理。

“柔弱胜刚强”

意思是柔弱胜过刚强。知道了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我们就能明白,刚强者虽看起来不可一世,但其自身已处于转衰的极点,而柔弱的东西虽看上去位居人下,却能有效的防止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行转换,因此可以长久得持存下去。这里的“胜”不要理解为在斗争中直接胜出之意,而是指刚强者势必短寿,而柔弱者可以恒久,如老子言“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二者是在时间尺度上的对比。

打个比方,天下之至柔莫过于水,但我们知道,即使是坚硬如石头,在长时间的水滴浇淋之下也会被侵蚀,逐渐形成缺口,这就是“水滴石穿”的道理。同样,即使是钢铁,在水和空气的腐蚀作用下变得脆弱生锈。尽管水看起来柔弱无力,却总能战胜最刚强的物体,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寓意。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是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武力威权不可以随意向人展示炫耀。

“鱼不可脱于渊”好理解,是以“鱼”指代人,“渊”指代道,表达人不可以脱离道而生存,因为“不道早已”。

而历代学者对“国之利器”一句多颇有争议,大概有这么几种说法,河上公认为,利器指的是道,“利器者,谓权道也”。韩非子认为道指的是赏罚:“赏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故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范应元认为,利器指圣智仁义巧利。薛蕙认为,利器指代的是威武权势之属:“利器者,喻国之威武权势之属……譬国能守柔则常安,不可矜其威力以观示于天下,不尔则势穷力屈,而国家不可保矣”(《老子集解》)。

陈鼓应先生取的就是薛蕙之解,我认为有一定合理性,从全文来看,此章的主旨是阐述物极必反,以弱胜强的自然之理,而薛蕙解的含义正在于此,是为了警告统治者,不可以过度依赖于武力和威权,只有做到顺势而为,以利民为本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一味得用严刑峻法来压制百姓只会起到反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解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36章-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切勿得志猖狂,鼓吻奋爪(zhao),狼突鸱...
130. 何谓“微明”?
《道德经》36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不是阴谋家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