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象与用药案例(2)
userphoto

2023.04.09 山东

关注

舌诊是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中的望诊内容。正因为:直观、易学、求本而受医家之推崇,尤其在远程诊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因为舌诊是一门独立的诊疗体系,有其深奥的精华内涵,往往不被医家重视,反而简单化,实出直观化,这些都是片面的,因而在临床上治疗效果平平,所以,精于舌诊的根本:必须有深厚的中医基础,才能体会到舌诊的精华,才能在实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这个舌像因为手机像素的原因比实际舌像要淡,实际上舌质要红一些,舌苔更黄一些。患者主诉:自汗5年,特别是头、面、颈处明显,在紧张、炎热环境中尤甚,在放松心情,凉爽的环境中汗少或不出,痰多黄稠,经多方求治没有疗效。

抓主症:舌苔黄腻,舌质红,就是:湿热证。

分析:任何一证都有虚实之别,湿热证是:湿与热交织在一起。首先,五脏之湿经由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弱而导致,水聚成饮,饮凝成痰。脾生痰,肺贮痰。因而吐黄痰。肝郁则有:紧张、烦燥等肝气郁结的表现,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而潜在脾虚,脾虚生痰,久而蕴郁化热,从而导致黄痰。

痰在肺,肺为上焦,为病之源头,根本的原因上焦的胸、肺之湿热之气,特别是火热之邪迫使汗津外泄而导致:自汗症,是实证。

从六经辨证的角度讲,胸膈、肺的阳性体征属于:少阳病。其兼证:少阳病夹痰湿。黄痰又在胸下(心下):小陷胸汤;郁热:栀子豆鼓汤。

治疗原则:和少阳,化痰热。

方药:柴胡,黄芩,半夏:和少阳去痰湿。黄连,瓜蒌:化痰热。

豆鼓,栀子,薄荷:除上焦郁热。石膏,连翘:透郁热。茯苓:健脾、化痰、导热。炙甘草,白术,浮小麦:补气、运脾、止汗。5剂则汗止。脾对应的数为5。

舌像诊治疾病,是舌与脏腑、阴阳五行相结合,舌与药相结合,把深层次的矛盾挖出来解决掉,而且直中疾病要害,这才是舌诊的根本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礎理論
叶天士医案精华2
中医妙语122句(中医之精华)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醫妙語122句
中医诊断学歌决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