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哲学家、散文家和诗人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 – 1882 年)是美国近代早期的哲学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是19世纪中叶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他的热情和对听众的尊重令观众欣喜若狂。在他的一生中,他成为了美国最广为人知的文学家,他的“文集”有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100 本书之一。
生活
爱默生于1803 年 5 月 25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露丝 (née Haskins)和威廉·爱默生牧师(一位一神论牧师,出自著名的牧师家族)的第四个儿子。
他的父亲(称他的儿子为“一个相当无聊的学者”)于 1811 年去世,当时沃尔多还不到八岁。他古怪但才华横溢的姑姑玛丽·穆迪·爱默生在此期间成为了他的红颜知己,多年来不断激发他的独立思考。
1812 年,他被送到波士顿拉丁学校,1817 年(十四岁),爱默生去了哈佛学院,通过他的免费房间(由于他被任命为大一新生的校长)、奖学金、侍应生的工作和假期期间的辅导来负担得起。
1821 年从哈佛毕业后,他曾在兄弟的女子学校做过一段时间的校长。1825 年,他进入哈佛神学院,并于 1829 年成为一神论牧师,尽管在与教会官员发生争执后于 1832 年辞去职务。
他娶了艾伦·路易莎·塔克( Ellen Louisa Tucker)(他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遇到的一个 18 岁女孩),但她在不到两年后的 1831 年死于肺结核,她的死对他影响很大。
1832 年,爱默生环游法国、意大利、中东,尤其是英国,在那里他遇到了威廉·华兹华斯(1770 – 1850)、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1772 -1834)、约翰·斯图尔特·米尔和托马斯·卡莱尔(1795 – 1881) )。
正是通过这些著名的英国作家和浪漫主义者,爱默生对先验思想的兴趣开始蓬勃发展。在接下来的 50 年里,他一直与凯雷保持联系,并担任他在美国的代理人。
1835 年,他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买了一套房子,并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莉迪亚杰克逊。他们过着经济上保守但舒适的生活方式,育有四个孩子:沃尔多、艾伦、伊迪丝和爱德华沃尔多。他在康科德度过了接下来的49 年直到去世,开始了他的文学、政治和哲学生涯。
他 1836 年发表的论文《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神秘统一的坚定信念,通常被认为是超验主义成为主要文化运动的分水岭。
1836 年 9 月,他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新英格兰知识分子共同创立了超验俱乐部,其中包括乔治·里普利(1802-1880)、弗雷德里克·亨利·赫奇(1805-1890)、奥雷斯特斯·布朗森(1803-1876)、布朗森·奥尔科特(1799-1888 ) )、詹姆斯·弗里曼·克拉克(1810 -1888) 和康弗斯·弗朗西斯(1795 – 1863)。
该组织于 1840 年 7 月开始了其期刊“The Dial”。
他以在新英格兰和美国北半部广受欢迎的讲师为生。他被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可以用他深沉的嗓音、热情和对听众的平等尊重让人群着迷。
他 1838 年在哈佛神学院的毕业演讲引起了愤怒,当时他不重视圣经的奇迹,并宣称耶稣是一个伟人但不是上帝(这两者都很快成为标准的一神论教义)。1843 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公开场合发表反对奴隶制的立场。
这些讲座在他的“散文”系列中获得了最终形式,该系列于 1841 年和 1844 年分两个系列出版,这两卷对爱默生作为哲学家的声誉负有最大责任。
爱默生的长子沃尔多于1842 年死于猩红热,他的第一部诗集出现在 1847 年(他始终认为自己本质上是一位诗人)。
在整个 1840 年代,他与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 – 1864 年)和他的朋友兼门生亨利·大卫·梭罗在康科德散步。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小屋建在爱默生的土地上, 1845年至1847年期间,他为他提供食物和零工。
他们的亲密关系后来破裂并恶化然而。虽然同情乔治·里普利在布鲁克农场的实验性集体,但艾默生拒绝加入该组织的请求,并与莉迪亚和他们不断壮大的家庭一起留在康科德。
在 1850 年代,他继续就许多不同的主题进行广泛的演讲。他对废除奴隶制越来越感兴趣,并在 1861 年萨姆特堡遭到袭击后积极支持与南方的战争。尽管他的文学名声继续传播,但他的精神力量逐渐下降。爱默生于 1882 年 4 月 27 日在康科德死于肺炎,享年 78 岁,并被安葬在康科德的沉睡谷公墓。
工作
在爱默生 1836 年的散文《自然》发表后,以及1836 年 9 月超验俱乐部成立后,超验主义成为一场重大的文化运动。该俱乐部(最初在乔治·里普利的家中开会)是年轻思想家的聚会场所,也是他们对当时美国文化和社会总体状况,尤其是知识分子状态的理想主义挫败感的组织场所在哈佛和一神论教会。
超验主义植根于伊曼纽尔·康德(以及一般的德国唯心主义)的超验哲学,以及将宗教植根于人类内在、精神或精神本质而不是感性经验的愿望。他们的信仰与浪漫主义以及后来的美国新思想运动密切相关。
1841 年和 1844 年出版的两卷“散文”对爱默生作为哲学家的声誉负有最大责任,尽管普通读者主要通过他被高度引用的格言来了解他的作品。
在这些文章中,《自力更生》也许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是对他信条的全面陈述。在其中,他描述了他对个人的持久信仰(“相信你自己”),并原则上反对依赖社会结构(无论是公民的还是宗教的),理由是个人必须接近神。直接,不通过一些机构调解。
爱默生本人认为超验主义是一个完全个人和唯心主义的项目,并在他 1842 年的演讲“超验主义者”中提出,纯粹超验的人生观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实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了,瓦尔登湖 | 王尧
“网格本”归来 第十三期——《瓦尔登湖》
名言助你提高气场,冲破迷茫
美国人的故事:超验主义者: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109句哲理语录集锦: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人生必读之四十——《瓦尔登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