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典故事】 文/金立勇1

【金典故事】 文/金立勇

 
金典故事(一):教学夺冠路
1
我从地方师范学院一毕业就被特招到军校,还没有下警通连当兵也没有换军装,更没有通过所谓的鉴定教学,就接到数理教研室通知,去给一位生病的数学教员临时代课。
哪知道第一节课,呼啦啦来了一大帮人,为首的是一位个子不高一脸威严挂四个豆的大校。值班区队长提醒我说:平时上课都是区队长向教员报告,首长听课时,教员要向首长报告。我说:怎么报告?我不会呀。区队长一脸懵逼,小声说:报告词是首长同志,某某级某某队某某专业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几人请假几人值班,请示上课!教员某某某。上课铃声一响,我喊声起立,跑向首长。条令规定室内报告距离首长是五至七步,没穿军装要行注目礼。我哪里知道,径自跑到首长面前,打一个敬礼。首长一米五八,我一米八二,他仰视着我,明显大吃了一惊,慌忙后退弄得课桌板凳一阵乱响。首长往后退,我就往前追,终于把首长抵到教室的后墙,扎扎实实把报告词说了一遍,声音还算宏亮,可首长一脸愠怒,不耐烦地回答:按计划进行!
据说下课后,校长找来我们主任咆哮道:“没通过鉴定教学,怎么上讲台的?没穿军装,怎么报告的?连报告都不会,怎么上课的?”。我们哈军工毕业的老主任像个犯错的小学生,被来听课的校长整整剋了半个小时。
2
校长发了一通火,看老主任一吭不吭,语气稍缓和了些,问:“他是学什么专业的?”老主任这次真大吃了一惊,吞吞吐吐地说:“学数…学…的呀…”,心里还犯嘀咕,难道内容也讲错了吗?校长说:“你听过他讲课吗?”。“没有,他是新分配来的,王教员病了…我看过他简历,确实是学数学的…”主任嗫嚅着。校长说:“那他怎么会把一堂数学课活生生地上成了故事会?我还以为他是中文系的。学校绝大多数教员的课我都听过,还没见过这样上课的。这样吧,现在正搞教学竞赛,让他参加,让大家也都听听还有这样上课的。”老主任小声说:“那恐怕不行吧?他还没有通过鉴定教学呢,再说教学竞赛的初赛已经比完了,这时候参加教务处也不会同意吧?”。校长突然又火了起来:“你还知道不通过鉴定教学不能上课呀?!你跟教务处讲,就说我说的,让他参加比赛,就这么定了!不!我来给教务处打电话。”
以上两人的对话,是老主任退休聚餐时才跟大伙儿说的。就这样,我穿着便装,还没取得上讲台的资格,却开启了军校教员教学竞赛之路,也成了本人军旅生涯一道难得的风景。
3
第二轮教学比赛采取随堂听课进行,持续了近一个月。汇总成绩后,选出前六名进入决赛。海校历来重视教学竞赛,学校广播大力造势,教学楼侧拉出了巨幅标语。决赛地点放在了东阶梯大教室,要求参赛选手按教学进度选定讲课内容,比赛带学员真实上课,要求无课的全体教员现场观摩,校长政委亲自坐镇,各部门主官悉数到场,11位评委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现场亮分决出名次。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群雄逐鹿,到底鹿死谁手?似乎整个学校都在拭目以待。大家围在公布六名选手抽签确定讲课顺序的黑板旁,指指点点:这个姓金的是谁呀?有人回:听说是新来的。
4
我抽签是第五个出场,按教学进度选了初等数学《等比数列》这一节。课前教研室的同事们集体给我出谋划策,当然,我自己心里也有盘算,就是要把讲故事进行到底。走上讲台,课是这样展开的:同学们,你们会下国际象棋吗?(个别学员举手)国际象棋的棋盘是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展示教具)。据说发明国际象棋的是古印度一个叫锡塔的人,国王很快就被象棋的魅力迷住了,决定重赏发明象棋的人,于是锡塔就被带进了王宫。国王说你发明了象棋,我要重奖你,说你需要什么吧。锡塔是位智者,并不贪恋国王的奖赏,但还是想捉弄一下国王。锡塔说:尊敬的国王陛下,象棋的棋盘有64个方格,您只需在第一个方格中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方格中放两粒麦子,第三个方格中放四粒麦子,依次下去,把这些麦子赐给我就行了。国王听后哈哈大笑,原来我想许你高官厚禄、金银财宝的,可你就要一袋麦子,好吧,让宫廷会计算一算,赐予你吧。可是,宫廷算了三天,才算出结果,来禀告国王:全印度所有的麦子都给他也不够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会计为什么要算三天呢?这个数字为什么有这么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等比数列,你就明白这到底怎么一回事了。
讲完了等比数列的定义、求和公式,我让大家亲自动手一起算一算,得出最终结果。现场不仅学员们在算,处长们在算,校长政委也在算(具体数学过程此处略去)。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结果是个天文数字,这些粒麦子可以铺满印度国土1米那么厚,如果从地球到月亮建一个10米高1米宽的粮仓,可以装满整个粮仓。绘声绘色的故事导入加上数学的魅力,沉浸在计算中得出结果的惊讶和欣喜,最后汇聚成学员不自觉的长时间的掌声。短暂的寂静和等待,评分的结果出来了,11位评委去掉最高最低分,总分883.8分,平均分98.2分。没等最后一名选手上台,当时的大赛组织者教务处殷副处长就激动的给出结论:冠军诞生了!
5
从初出茅庐到一赛成名,我成了学校热议的焦点。有赞赏的: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数学。有关爱的:小伙子,有对象没有啊?有调侃的:你的数学是语文和历史老师教的吧?有非议的:这样上数学岂非把学生引入了歧途?抢了别的学科的饭碗?但学校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入校第一年就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员,这在教员队伍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并且有机会在假期一起随团去黄山旅游,太嗨了!尤其我教过的学员,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还记得上课的场景,让我十分感动!分管教学的陈副校长,多次听过我的课。问我为什么这样上数学课?我有感而发:士官学员相当于地方的技工,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只有抓住他们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爱好,只有发现了美,才有追求的欲望。
我的学士毕业论文是《论数学的美》,感恩我的指导老师吴开朗教授,他曾告诉我: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工具,又是最美的基础学科。貌似枯燥的数学不缺乏美,可能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毕业论文我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这是我教数学课随手拈来教学案例的来源。感谢我的恩师!感恩我的母校!
 
金典故事(二):我的带兵梦
1
我没有当过一天兵,直接从地方院校走上了军校的三尺讲台。一赛成名后,从教的路上都是鲜花、掌声和荣誉。但对我来说,来到部队,没当过兵,没带过兵,这是我最大的缺憾。深夜,我久久不能入睡,翻身起床,洋洋洒洒给校长写了一封长信,申请到基层学员队带兵。生怕申请不被批准,写了又改,改了又写, 反复斟酌措辞,生怕辜负文采。那时候电脑还是稀罕物,都是用笔一字一句写下来,揉成一团的草稿堆满了废纸篓,才真正理解了写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体会一字捻断三根须的艰难。
三易其稿,已是天亮。记得其中有一句是:猛将必发于卒武,宰相必起于州郡,教官必来自基层!想想当时多么稚嫩,又多么豪情。第二天寄给校长,静候回音。哪知信件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汪曾祺小说: 老鲁
《哀乐中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庆幸我们的对手不是教员,否则我们可能会像蒋校长一样输得很惨 教员
关于皮鞋的由来,据说有一个典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