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巢独居老人服务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一、案主背景

服务对象姓名:何奶奶(化名)  性别:女  年龄:85岁

服务对象一个人居住,五个子女各自成家,会偶尔过来看望。服务对象患有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胯部动过手术,换过关节,导致双腿得靠双拐走路,平时一直要吃药控制。由于行动不便不能经常下楼,有时候腿疼的根本无法走路,身体上的疼痛和内心的孤独,觉得自己苟且偷生,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二、个案分析

(一)问题分析

1.个人问题

服务对象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行走,平时靠双拐辅助才能缓慢行走,住在五楼单元房里,不能出门,更不能经常下楼,大多数时间只有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内心比较孤独,很悲观。身体的疼痛加上内心的孤独,情绪悲观、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2.家庭问题

服务对象早年丧偶,一直一个人居住,共有5个子女,三个儿子都在郑州安家,一个女儿很少来往,一个女儿患有精神疾病。老三儿子偶尔会过来看望,日常没有家庭成员陪伴,内心十分孤独。

3.社会问题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薄弱,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一起的原因。老年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感到孤独、空虚。加上身体上病痛的折磨,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恶化。

(二)需求分析

社会工作者在观察、走访服务对象及上门了解基本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需求评估,并总结归纳服务对象需求:

1.缓解服务对象悲观和不良情绪,树立健康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2.缓解服务对象家庭经济压力;

3.双腿经常疼痛,不能行走。

360docimg_0_


三、社工介入过程


服务计划

(一)个案目标

1、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社区资源,向社区了解低保家庭相关补贴政策,缓解家庭经济困境;

2、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社会资源,通过老中医的资源寻找治疗腿疼的药物,缓解身体及精神上的病痛;  

3、通过上门服务和陪伴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自信心,消除不安和悲观情绪。

(二)服务计划及策略

在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反复进行沟通和协商,制定了以下的服务计划和策略,主要分为3步:

第一步,调动资源,协助缓解家庭经济困境。策略是通过与社区沟通低保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相关补贴,促进获得政策的支持。

第二步,改善家庭的沟通方式,增强家庭的感情和心理保障功能及照顾技巧。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女儿、儿子沟通,通过亲情温暖的方式对服务对象开展关怀和情感慰藉,让儿子、女儿多与服务对象通过视频、电话等社交方式多沟通、多陪伴,使服务对象不再有负面情绪,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第三步,链接社会资源,通过寻找老中医药方为服务对象送去治疗中药,帮助服务对象减轻身体上的病痛。

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

目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并进行初次会谈,建立专业关系。

主要内容:初次会谈时,社会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注意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运用接纳、尊重等相关技巧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可以通过入户走访、陪伴,增强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

(二)第二阶段

目标: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生活自信,疏导服务对象的消极生活情绪。

主要内容:通过每周两次上门看望聊天,与服务对象谈心,引导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内心,与服务对象的儿子、女儿沟通,让他们经常能够与服务对象通过视频、语音聊天、打电话与服务对象多沟通,社会工作者与家庭成员一起,对服务对象进行支持和肯定,引导服务对象建立生活自信,更加积极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第三阶段

目标: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实际性的帮助。

主要内容:帮助链接老中医资源,为服务对象配制缓解腿疼的药物,给予服务对象实际的关怀,帮助服务对象减轻身体上的疼痛。


四、个案成效


在服务开始阶段,服务对象的情绪比较低落,自己一个人独居,又腿脚不便不能下楼,只能困在房间里,无人陪伴,后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上门和跟进,服务对象慢慢放开自己的心门和社会工作者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

在跟进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不断鼓励和陪伴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贴春联,一起做灯笼,送上爱心围巾等,像家人一样给与服务对象关心,让她不再胡思乱想,并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在个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积极聆听,同感尊重和接纳,和服务对象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一起制定改变的目标,同时社会工作者不断的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逐渐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最终和服务对象一起达成服务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陪伴、服务、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与服务对象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和年轻时候的经历,提高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和自信;通过链接资源帮助服务对象送药,并及时跟进用药后的反应,同时为服务对象送去了生活必需品,服务对象的心情也得到了疏解,也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

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介入下,孤独寂寞感逐渐降低,渐渐变得不再焦虑不安。平常社会工作者也会电话跟进,上门与老人聊天、陪伴。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温暖,建立积极生活的信心,不再胡思乱想。


五、社工反思


失能空巢老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保障,对他们的感情关怀才是最重要的,老人渴望被接纳被理解,我们应当对老年人有信心,有耐心,并且与老人有很好的沟通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每个人都是有防御的,无防御、不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重点是卸下服务对象的防御,更好地走进服务对象内心,看到服务对象的心理困境。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共情”技术,通过充满耐心的沟通,自身的专业优势,敏锐地感受到服务对象的内心情感,对服务对象进行情绪支持,建立了安全的服务关系。社会工作者要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并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在个案的跟进中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携手共夕阳,孤居不孤单”高龄独居老人困境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隐患社会工作消除实践
五社联动,搭建社区高龄老人服务网
香港社工工作守则及实务指引(53条)
国际视野|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标准(NASW)
社工服务优秀案例 | 书包里藏菜刀的小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