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勐腊倚邦

  在普洱茶的历久弥新之中,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易武并称为“茶之五古”,而居于五古之首的倚邦,却一度在历史的烟云里失落,直到近年,一些茶人陆续重返倚邦,重建茶园,复兴倚邦茶,才让这个藏在深山不为多数人知的古老茶山逐渐走出深闺,为世人所知。

  初识倚邦,是在盛夏。和想像中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同,夏天的倚邦异常凉爽,早晚甚至有些寒冷,而白天也不似想像中的烈日炎炎。后来才明白,倚邦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同在勐腊的勐仑等不同,倚邦海拔高,又有大片原始森林,气候湿润,气温较低。

  走进倚邦,会发现这个茶山除了满目茶树,便是成片的大叶青毛茶,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普洱晒青毛茶。大叶青毛茶面上泛着油光,呈条状,透过阳光看,有红褐色的小果粒,是已经果化的茶果。大叶青毛茶经过陈化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普洱茶。

  倚邦的茶香很特别,除了茶园附近能闻到茶香外,进入莽莽的原始森林中,便很难闻到茶香。与其它茶山的茶香飘逸不同,倚邦的茶香有些含蓄。

  与茶接触多了,渐渐明白,那些被称为“古树茶”的未必就一定“古”,真正的古茶山应是不经人为加工的古茶树原料制作的茶。倚邦茶山大叶种茶居多,在明朝茶文化兴旺的时期,倚邦陈皮普洱茶和倚邦红茶就是贡品。倚邦大叶种茶有一个特点就是陈化后有浓郁的果香,而一些用小叶种茶制作的晒青毛茶,虽然也有陈香,但香气与果香不同。

  在云南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中,倚邦是茶园面积较大的一个。以前听人介绍普洱茶产地时,总被告知普洱产区面积最大的在勐海、勐腊两县,勐腊县的易武乡又是最大的一个产区。最近一些时日才弄明白,过去勐海、勐腊两县的行政区域覆盖了整个西双版纳州。现在勐海县只包括勐海、布朗山、巴达、贺六、打洛等5个乡镇;勐腊县除了易武乡,只有勐腊、象明、瑶区、勐伴等4个乡镇。易武现在已划归勐腊县管辖。

  尽管如此,易武与勐海、布朗山的名声依然很大。易武因人工种植栽培茶叶历史悠久而得名。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洪塘厂所属之哨堆子界(今易武),每年纳课二十八戛(戛加三点水)。”最早记载栽培型古茶园的《大益文书》中有文书为证:“易武茶山今日为倮倮(布朗族)所有。”清末以后,易武茶业极盛一时,是六大茶山茶叶贸易中心之一。1941年成立的“易武地方茶叶协会”,足以说明易武茶在当时的地位。

  易武茶的特点是回甘快,香气足;而倚邦茶的回甘是悠长地留在喉底;从汤色看,易武的生茶泡出的汤色与倚邦接近,但易武的熟茶泡出的汤色则呈红褐色。

  过去的认识中,认为普洱熟茶只是普洱地区的产物。一些资料记载也表明,1973年勐海茶厂从昆明茶叶机械厂引进24式揉茶机后才生产出第一批熟茶。最近几年的考证发现,普洱熟茶的生产并不局限于普洱地区。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倚邦、曼拱等乡都生产普洱熟茶。从一些资料看,倚邦生产普洱熟茶的历史比勐海还要早些。1950年春末初夏,范和均、何绍宽两位茶叶专家到云南勐腊县的莽枝、革登、曼拱等茶山进行考察。在曼拱一位傣族头人的家中发现了一饼直径不足15厘米的竹篓装圆形茶沱(团)。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个不足一市斤重的竹篓装小型沱(同团)至少经过了三年的贮放陈化过程。专家们研究比较后认为:这个小型沱()与清朝中后期英国人福钧从中国带走的倚邦陈茶的茶样完全一致。范和均、何绍宽在《云南茶业调查报告书》中说:“西双版纳茶区莽枝、革登、曼拱等属倚邦茶区,倚邦在昔产茶著名。”

  倚邦茶山位于勐腊县北部,北与易武茶山相连,东与革登茶山相望,西与勐仑茶山接壤,南与蛮砖茶山相邻。倚邦茶山包括曼拱、倚邦一、二、三村,磨者河畔的茶树村以及街子。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茶园面积约2000余亩,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的一个茶山。

  从易武到倚邦,要经过一道峡谷。车子从勐腊县城出发一直往南走S318线,在易武转Y027线往西走。这段路要经过著名的铜箐河,这是一条从原始森林里流淌出来的江河,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Y027线是沿着铜箐河一路往上走,道路险峻,几乎是在大山的半腰中穿过。这是一条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古道——由易武通往老挝的马帮古道。当年易武的茶叶就是通过这条古道运到老挝,再通过湄公河运到国外。

  车子到达终点时,看到一个小镇就建在半山腰上,一条小河从镇中穿过。这里是倚邦乡政府所在地,因茶而兴,是一个很小的乡。以前这里是一个土司所在地,后来成了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如今虽然已不是交通要道,但因为普洱茶的兴盛,依然有近百户人家住在这里。

  从倚邦往东走不久,就来到磨者河畔。磨者河是流淌在原始森林中的江河,因过去有磨香料的作坊而得名。河水流经的谷地是勐腊县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西双版纳纬度最北的地方。磨者河南岸的茶树村曾是历史上倚邦大茶园中最大的一个村子,有上万亩古茶树。

  经过茶树村不久就到了一棵大榕树下,榕树有多大?四五个人牵手才能围住树干。大榕树旁有个土地庙,庙里的石碑上记载着倚邦茶山的兴盛历史。

  从大榕树往西走约一公里,就来到了倚邦村。倚邦一村、二村、三村相隔很近,而街子就在一、二、三村的南边。街子其实是一条老街,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过去这里是一个集茶叶、盐、米等交易的市场,如今虽已荒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繁华。

  七象茶业起源于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遇见神仙姐姐的云南无量山,无量山为云岭山系,东临把边江,西靠澜沧江;七象的祖辈世代生活在无量山“双江畔”,依托滇藏茶马古道,以传统种茶、采茶、制茶、运茶(马帮汉子)、售茶的古法讨生活;茶,深深的融入了“无量山”族人的血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七象茶业,私老喵说茶,享茶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武普洱茶毛茶制作工艺有哪些讲究?
普洱茶三大茶区之“西双版纳”茶区(勐腊县)
理清各大普洱名山茶
西双版纳茶区有哪些知名山头?详解古六大茶山
双版纳茶区:
古六大茶山(江内六大茶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