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高中数学130+的高分学霸,原来是这样做题的!早说啊

2020-01-27 21:49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非常好奇哪些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为什么同样听课同样做题差距就那么大呢?明明知识点也掌握了,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出自己就做不出题目来呢?

他们到底是怎么思考的呢?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不要着急,学长这就为大家慢慢揭晓!

至于辅导书推荐统一给回复,《疯狂600提分笔记》就可以,不用再单独问我,选福建师范大学发货的版本才行,希望这些能帮助各位同学更好的学习。

其实学霸在做题时,最先想到的是:这道题我有没有见过;然后是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题目;再然后将考题和见过的那道题目关联一下。

如果都是否定的,那么才会转到其他人所说的流程中的,什么转化条件啊之类的。

我原来也一直自己没有“数学思维“啥的,当然这个东西确实很有用,但后来才发现,做得快、用来解决80%的考试题目的,说到底还是题目不够多。

(1) 对于大部分题目,40%~50%是因为做过太多类似的题目,所以直接就瞬间解掉了。比如高考的第一道选择题,集合题,你要谈什么“数学思维”吗?

(2) 有30%的题目,大概是“可以通过转化,很快归到已经做过的类似题目”上。

很多题目,虽然表面有一些不同,但很容易用“模型”进行控制。 不过是绕了个弯而已。

而学得好的人,是这样的思维的:转化一步,“就到了自己熟悉的题目上了。学得差的人,是这样的:转化一步,不认识;再转化一步,还是不认识;再转化一步……在实战中,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往往已经开始走错方向了,甚至开始往回走了。

(3) 最后大概有20%的比例的题目,可能是真考查数学思维的。但高考试卷中,真正的比例要比20%小。

比如几何的题目,只要不出在压轴题,我觉得是考计算能力和熟练度的,和数学思维也没啥关系。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以及最后的压轴题,也只是有一定的概率会出到所谓的考查“数学思维”而已。

那么,最后算下来,大概有10%的题目是真需要动脑子去想的,这个时候各种思维都有可能用上,什么转化、图形结合乱七八糟的。

如果说到“数学好的人和数学一般的人在思维上的差异”,我觉得是“抽离模型”的差异。数学好的人,直接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应该是比较强的。

解题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1) “三方面凑”,指的是“条件”、“结论”、“知识点”(该考点的公式等)

(2) 到了最后一步,有时候灵光一闪就想到了,有时候想上几个小时也想不出来。虽然会使用一些技巧,但也基本上是看天的了。

注意:到达这一步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忘掉时间”的状态,不知不觉之间,很可能就几个小时过去了。

(3) 绝大部分题目,其实根本到不了最后这一个阶段。包括有些所谓的“压轴题”,用一些常规的转化和技巧就解出来了。而这些,都是平时的时候训练、归纳总结出来的。

了解了学霸的做题思路有何感想呢?还是回去乖乖的多做卷子多做题吧!学会总结与思考,把重要的核心母题整理出来,以不变应万变,做到举一反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4道数学题,家长一个也没做对?老师:全答对的都是学霸
有哪些让你相见恨晚的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学不好咋整
把这些题做3遍,数学保底145!
物理考试中,时间该如何分配,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2019高考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