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满族村,寻找满族的脉络

从满族村,寻找满族的脉络


          文:江平


      “如果再不抢救濒临失传的满族文化,我们将愧对祖宗!”
       5月14日,记者来到距离宁安市大约6公里的牡丹江境内唯一的一个满族村——依兰岗满族村时,正给学生讲完满文课的86岁老人关玉林面色凝重地对记者说,而在村农家书屋对面,刚刚修建7个月的满族民俗馆,则昭示着村民对自己祖先文化拯救的急切心情,“这或许是我们保留我们的根最现实的办法了”。村支书秦玉才说。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建立起了依兰岗满族村。


  依兰岗满族村的由来


      依兰岗满族村,依山傍水。全村共有400多口人,满族占50%以上,绝大部分都是关姓。据村支书秦玉才介绍,依兰岗满族村过去叫江富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大田种植和外出打工,经济结构很单一,村民收入也很有限。而村里满族占大多数,且基本是关氏家族的后代。“受到关氏家族大型祭祀的启发,村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充分发掘本村丰富的满族文化底蕴和资源,建立一座'满族风情园’,通过旅游业打造致富增收的新产业。”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促成了牡丹江地区第一个满族村的建立。1994年,江富村经民政部门批准,改名叫依兰岗满族村。此后,关氏家族成员还集资修建了一座满族文化室,在里面展示关氏家谱、满族文化介绍等内容,作为家族祭祀和传播满族传统文化的场所。 
       此后的十几年时间,满族村共举行了13次家族祭祀活动,不断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游客慕名前来参观考察,还有不少关氏家族后人回来“寻根”。2007年3月,省政府和省文化厅正式授予依兰岗满族村“满族萨满家祭”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兰岗的历史记忆


       依兰岗满族村什么时候有人生存,一时无法考证。但关氏家族何时迁徙到依兰岗的,关玉林老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清朝顺治皇帝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萨尔虎达来收复宁古塔,而关玉林的祖先就在萨尔虎达将军的部下任职。清军很快收复了宁古塔,就派关玉林的祖先到依兰岗这块地方放牧养马。从此在这片沃土上,关氏家族开始了四百多年在依兰岗满族村的生活。它一如闯关东一样,在近代,给宁古塔满族文化的生息,写下最浓重的一笔。
       站在村委会屋前,手指西面的山坡,关玉林老人说,这叫欢喜岭。因为那时很多流人被下放到这里。老人说走到山坡上,就可以看到宁古塔,看到宁古塔,就证明他们走到了地方。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蛮荒塞北的流人,内心里自然有一种欢喜的感觉,于是欢喜岭就此得名。而位于东北坡地内的一棵千年古松,则是当年行军打仗,纵横山野间怕迷路的标志。
       清代进京的路线,经过欢喜岭也是唯一的一条道,而那千年古松,则指引着人们的视野,不要迷路。
       其实这是停留在关玉林老人内心底层对于依兰岗满族村历史的点滴记忆,其实更多外化在村里或周围山野间的欢喜岭和千年老松树还有多少,还有待对满文化感兴趣的研究学者来整理挖掘。“因为濒临失传的许多依兰岗满族村记忆,就一如停留在宁古塔山水间的满族记忆,如果再不用一种急切心情抢救,或许我们就愧对祖宗。”曾出版了《宁古塔五千年石文化》的作者汪军,显然对于满文化的抢救和挖掘,心情更加迫切。
400年间,关氏家族在依兰岗生息传代。用关玉林老人的话说,那时的满族人是不准汉人入住的。直到乾隆年间才开始有汉人陆续住进依兰岗,“其实这种由封闭走向融合,多少也渗透了满族人心路的历程。”对满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宁安市政协主席关治平面对记者如是说。而掺杂在这里面的故事,也一如一部恢弘的历史巨作,如果挖掘出来,其内在底蕴则无法估量。


         姓氏的由来


       对于自己的姓氏,关玉林老人说,这只是满语的一种汉语解释。古时候的满族人姓氏,往往是以地名而起。比如自己的祖先,可追溯到唐代,那时自己的祖先在一个叫古里甸的地方,姓氏也由此而生。也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到了金代,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当时的女真,把他们家族编制到古里部(军队编制),每一个部有一个酋长,他们就叫古里甲,叫到明朝前,就变成了瓜勒佳。记者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据史料记载,瓜尔(勒)佳氏,改汉姓关。
       关玉林老人说,满族的祖先是一个渔猎民族,最初在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至于为什么迁徙到依兰岗,用关玉林老人的话说,就是这里群山环抱,一条大河流经此地,于是满族人就开始了在这里的生息,也把此地起名叫卜燕水,后改叫乎尔哈河。再后来人们发现这条江弯弯曲曲的,就叫了牡丹江,满语的意思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记者试图在网上找到老人说法的佐证,但没能如愿,其实在另一方面,让我们也更加珍惜跟老人的交流,藏在老人内心底层的关于满文化的记忆还有多少?


  关于满族房子的记忆


       记者在采访中,听村支书秦玉才说,宁安市领导来村考察时说,希望村民再建房时,都恢复过去满族房子的特点。那么什么是满族房子的特点?对满文化研究颇深的汪军说:“满族生活在中国寒冷的东北地区。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特点、宗教信仰、生产经济等,使得满族在与周边民居不断交流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其民居建筑也不同于其它民族。满族先人为了适应游猎生活,夏天住'撮罗子’,汉语称马架子或窝棚,冬天住半穴式的地窨子。定居以后,住房的条件不断改善。满族住宅多为三合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大户人家正房为5间,小户人家为3间。3间房中间为堂屋兼灶房,左右两间为居室。一般西屋比东屋大些,西屋住长辈和供祖。东西屋均三面有炕,除南、北炕外,靠山墙还有“腕子炕”。西屋“腕子炕”墙上摆放祭祖板。每间屋的北面有一个窗户,南面有两个窗户。窗户木制,花格图案不一,上下开合,窗棂外面糊纸,再涂上油,既防雨又透光。3间房也有一头开门的,开在东头,东间为堂屋兼灶房,西两间为居室,其南北皆通炕,俗称连二炕。两屋中间炕上设隔扇板。南北炕均放幔帐。满族习俗以西为大,以南为长,长辈要住西屋南炕。正房的西“腕子炕”不住人,也不许任何人坐,因为西炕是供祖宗的地方。”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满族入关后,火炕在北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满族认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除正房外,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四合院”。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自成院落,大户用砖石,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户连户,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
       房子烟囱的设置在东、西山墙外,烟囱距房子60多厘米远,用青砖或土坯砌成,有圆形、方形两种。院周围用木栅栏,或用砖、土砌成围墙。大门多设门楼或门房。院内设有影壁墙。影壁墙后侧立有“索伦杆子”。院内东西厢房南面修有牛棚、马棚、车棚和储存谷物粮仓。满族人讲究卫生,室内外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物品放置井井有条,柴禾垛得立立整整。

 
还有几多满文化的记忆


       在长期跟汉人生活中,满族的民族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融合在汉民族的大家庭中。但满族文化流传在现代民间记忆的,或许就是满族人的祭祀。但很多流行在东北方言、谚语、歇后语中的话,还能渗透许多满族人的特点,汪军说:“比如旮旯,嗯呢等等。”今天依然是我们东北饮食习惯的烩菜,就是满族人的发明。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等现代东北人家喻户晓的菜,也是满族祖先流传下来的。但汪军认为满族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还是民族精神,满族的先祖将鹰作为自己民族的精神图腾,甚至称自己是鹰的民族,来自太阳,为天之子。汪军说,满族的鹰图腾可能要比龙图腾还要早。满族是最早载入史册的北方少数民族,他们是人类最早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民族,也是萨满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
       对于几千年满文化停留在现代人们心中的记忆,关治平说,比如肉坏了,满族人叫哈勒了,外化在现代人记忆的,比如烟袋和老太太头顶上的疙瘩揪。虽然这些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份停留在黑土地上的民族记忆,不应该随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以至于消失。如何挖掘和保护满族文化,就显得刻不容缓,已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
      “如果再不抢救挖掘保护满族文化,再过二十年,许多古老的满族文化包括文字都会失传。”对满文化一往情深的汪军最后说。
       宁安市40万人口,现在只剩下关玉林老人一个人懂得满文。东三省凡是涉及满文字的考古,几乎都拿来让老爷子过目,把满文字传承下去,已到了危急的时刻。好在老人现在在村子里有了六个传承人,而停留在民间的满文化,仅剩下了萨满祭祀。
       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重视。(图片与文章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族的睡觉习俗
富裕县的满族风情
满族的建筑特色
皇亲庄,别样的满族文化
你知道东北十八怪吗?
黑龙江现存满语地名的语言学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