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日闲话 | 每年50本以上,我是这样读书的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又来了。

年年有不同的主题,但核心思想始终如一。那就是倡导人们开始读书、坚持读书、热爱读书。

古人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的力量不需要多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恰似这样如空气、水和阳光一样的事,人们都知道它的力量,但很难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我是从读书中受益的人,文字和书本给了我灵魂和力量,也给了我生活与希望。从读书的量上来说,学生时代是高峰,大约年均超过100本;工作之后,量减少了,基本保持在年均50本以上。至于读书质量,不太好说。只是有那么一句话可以描述:你读过的书,仿佛沐浴过的阳光和春风,慢慢融入灵魂,总会在某个时候给你以回报。

今天,我简要说说我是如何读书的。

从读书的形式上来说,我通常选择三种形式。

一是纸质书。这是最传统的方式,也是最有价值的读书方式。我习惯在工作台上、床头、车上,甚至背包里放一本或几本喜欢的书,利用合适的时间随手可拿出来阅读。纸书不仅能让人体会阅读的快感,闻到纸墨的香气,更能够在上面写写画画,留下读书的痕迹。当然,纸质书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购买成本高,携带不方便,阅读场合受限等。

二是电子书。我主要在“微信读书”上进行,当然也有其他的途径。电子书的好处是携带方便,适合任何碎片时间阅读。也可以在文本中划线、标记,也可以生成卡片式的读书笔记,便于后期查阅和引用。电子书最大的问题就是费眼睛。

三是有声书。我的途径是喜马拉雅,这是目前我体验最好的平台。上面有很多专业的声音老师,他们对书的朗读十分精彩。更重要的是资源非常丰富,想要的书差不多都能够找到。可以在坐车、旅行、徒步、骑行等时间听书,适用场合较多。

从读书的方法上来说,我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是泛读。这个方式主要用于通俗小说、传记等。主要是了解书中的主体思想、人物结构、故事情节,达到知道的基本目的。当然,最好能够再阅读本书的相关书评,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书本的内容和价值。如果觉得有价值体验,可再做一遍精读。也可以说,这是个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优质书籍,进行有价值地阅读。

二是精读。在确定了书籍后,开始精读。最好采用纸书。要搞清楚书本的逻辑架构,故事布局、人物特色,认真阅读书中语句,记录精美在句子,思考作者传达的价值。这类书,最好能够有读书笔记。

三是重读。这个和精读差不多。就是对于优秀的作品不只读一遍,应当在不同的时间重读许多遍。优秀的作品常读常新,尤其是历史书籍、世界名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作品,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的。正是这样的书籍,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另外,我也在反思读书的范围和习惯问题,思考几点:

一是主题阅读。顾名思义,主题阅读就是有明确的主题。通常是围绕某个历史人物、重要事件、专业知识等,选择一系列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书籍,尤其是这个领域内头部作家或专家写的书籍,进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更有价值,但十分枯燥,适合于做学问的人,不太适合普通读书人。

二是兴趣阅读。这比较宽泛,就是随着自己的兴趣变化进行不同类型的阅读。比如当前对历史有兴趣,那就读些历史相关的书籍;下一个阶段又对战争有兴趣,就阅读战争相关的作品。这种方法充满乐趣,适合普通人,有助于拓展知识面,增长见识。

三是同步阅读。就是同时对几种书籍阅读,不一定就要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可以是几本共同阅读。这样有助于读书习惯能够长期保持,不会因一时的兴趣索然,就中断阅读。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可能会造成混乱,阅读不成体系。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阅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太程式化、目的化,反而读不下去。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类文明才会不断积累与生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撕书有助培养对书本的兴趣
家长爱刷手机能否养出爱读书的娃,我给的答案是两者兼得
良性的阅读建议,帮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
有效阅读,读过的书不白读
多读厚书、老书、专书、洋书,
不会阅读的你,正在失去职场竞争力(附手稿,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