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礼县盗用赵孟頫之名的一块赝品:元雍古氏家庙碑
userphoto

2023.08.27 广东

关注

锡铭附识:甘肃礼县石毅先生的《礼县元代<敕赐雍古氏家庙碑>真伪考》一文,很有价值。严格来说,《礼县元代敕赐雍古氏家庙碑》是元朝的真碑,但确实是赵孟頫之名的一块赝品。本次转发,删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图片。

现将原文转发于此:

礼县元代《敕赐雍古氏家庙碑》真伪考

中共礼县委党校副教授            石  毅

【内容摘要】元代之于中国历史,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元史》作为基本史料,匆促成书,向为后世诟病。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或经篡改。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因版刻刊印或传抄的缺陷失其原始面貌。在元代史料匮乏的背景下,后世历来多利用碑刻取证,所以元代碑刻其史料价值尤为显著。元代碑刻从碑名上看,有墓碑、神道碑、圣旨碑、记功碑、题名碑、诗刻等,包罗广博,众彩纷呈。其中,宗教和祭祀类碑刻占有较大比重,这与蒙元统治者崇尚祭祀、推崇佛道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礼县境内,遗存的10多块碑都与此有关,如: 《大元崖石镇东岳庙碑记》(至正五年,1339)、《湫山观音圣境之碑》(至正九年,1349年)、《黑池德圣忠惠威显广济王神道碑》(至正十六年,1356年)等。但是有一块《敕赐雍古氏家庙碑》(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是圣旨碑,由于该碑系程钜夫奉敕撰书,赵孟頫书丹,赵世延启建,三人都系元朝重臣。特别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奉敕书并篆题。所以备受后世关注。本文拟采用文献与文物“二重证据法”相结合,并利用今人的研究成果,就礼县元代《敕赐雍古氏家庙碑》进行考证,以史料说话,请方家指正。

原文:

      礼县元代《敕赐雍古氏家庙碑》,又称《鲁国公家庙碑》、《赵世延家庙碑》。该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城关镇南关村赵世延家庙遗址。碑由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碑高3.5米,宽1.3米,厚0.42米,碑首呈拱形,高1.3米,上覆六龙盘踞左右;碑身纵2.2米,宽1.3米,厚0.42米。两面均刻碑文,正面四周阴刻串枝莲纹,中间刻文皆为楷书,自右至左,竖列三十三行,行六十四字,共1230多字(个别字损)。碑阳篆额:“大元敕赐雍古氏家庙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程钜夫奉敕撰。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书并篆题。”尾题“至元丁丑(1337年)孟秋初吉孙男奎章阁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银青荣禄大夫知制造兼修、国史中书平章政事鲁国公世延启建”,碑阴额篆“大元敕赐之碑”。龟趺长2米,宽1.3米。“整块碑外观雄浑,整体宏丽,书体用笔圆润,骨力内藏。该碑系程钜夫奉敕撰书,赵孟頫书丹”(1)礼县老年书画协会、礼县博物馆:《礼县金石集锦》,礼县:礼县博物馆出版社,2000年版,礼县老年书画协会、礼县 出版。1981年公布为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碑记述蒙古征行大元帅按竺迩世功及其孙鲁公赵世延奉诏立意之事,碑文记载了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祖孙三代六英,为建立和巩固元朝政权所创的丰功伟绩。

《敕赐雍古氏家庙碑》、书、立

《敕赐雍古氏家庙碑》碑首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程钜夫奉敕撰。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奉敕书并篆题。”碑末落款:“至元丁丑孟秋初吉。”、“孙男奎章阁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银青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中书平章政事、鲁国公世延启建。”从碑文可知《雍古氏家庙碑》立碑时间:"至元丁丑孟秋"即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镌立。立碑人:"鲁国公赵世延启建"。(2)礼县老年书画协会、礼县博物馆:《礼县金石集锦》,礼县:礼县博物馆出版社,2000年版,礼县老年书画协会、礼县 出版。

经查相关资料:“程钜夫(1249-1318),名文海,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大德八年(1304),拜翰林学士,参与中书省议事。至大四年(1311)九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皇庆元年(1312)冬十一月,进荣禄大夫。延佑三年(1316),特加光禄大夫,赠上尊称号。延佑五年(1318)卒,年七十岁。”(3)[元]程钜夫《雪楼集》附《年谱》,中国书店影印洪武本,2011年。

“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延佑元年(1314)十二月,升集贤学士、资德大夫。三年(1315)七月,进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延佑六年(1319)五月,告还故里。至治二年(1322)六月,薨于里第,年六十九。”(4)《赵孟頫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

“赵世延(1260-1336),字子敬,按竺迩孙,赵国宝(黑梓)次子。至元十一年(1284),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二十六年(1289),擢监察御史。二十九年(1292),转奉议大夫,出金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元贞元年(1295),除江南行御史台都事。大德六年(1302),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十年(1306),除安西路总管。至大元年(1308),改任四川肃政廉访使。四年(1311),升中奉大夫、陕西行台侍御史。皇庆二年(1313),拜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迁侍御史。延佑元年(1314),拜参政平章政事,十二月,迁御史中丞。延佑三年(1316),世延劾奏权臣帖木迭儿,诏夺其职,寻长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中丞。五年(1318),进光禄大夫、昭文馆学士,守大都留守,乞补、外,拜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七年(1320),帖木迭儿锐意报复,诬告世延,前后三年,意逼自裁,世延不为所动。泰定元年(1324),被诏还朝,除集贤大学士。泰定四年(1327),复为御史中丞,随后相继任中书右丞、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等职。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封鲁国公,二年(1336)十一月卒,享年七十七岁。”"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鲁国公,谥文忠"。(5)《元史》卷一八○《赵世延传》,中华书局校点本,第4167页。

《雍古氏家庙碑》言"至元丁丑""鲁国公世延启建","至元丁丑"即顺帝至元三年(1337),程钜夫、赵孟頫、赵世延三人皆已谢世。"赵孟頫书并篆额",即丹书者赵孟頫已去世十几年。赵孟頫于1322年去世的时候,赵世延还没有鲁国公的封号,赵世延1335年封鲁国公,1336年就去世了,碑刻又是在赵孟頫谢世15年之后镌立,如果碑文确实是赵孟頫书丹,那他怎么能写十四五年后才有的"至元丁丑孟秋,"鲁国公启建”?难道赵孟頫有先知先觉功能?因此,《雍古氏家庙碑》碑文绝不是赵孟頫亲笔手书墨本,所以《雍古氏家庙碑》立碑时间、立碑人,撰文,书丹都与史实不符。碑云“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奉敕书并篆题”是明显的后人盗用赵孟頫之名、请熟悉赵孟頫书体的人临摹的一块赝品。

二、《敕赐雍古氏家庙碑》书体考

    赵孟頫书法在元代,犹如晋之"二王",唐之欧、虞,元代书家无出其右者。元人黄论:"赵公用意楷法,穷极精密,故其出而为行草,纵横曲折,无不妙契古人”。(6)[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六,上海鉴古书社影印吴兴蒋氏密均楼藏本,1921年。

《雍古氏家庙碑》明言"赵孟頫奉敕书并篆题"。“该庙碑篆额为规整、精美的小篆,取法李斯、李阳冰,线条挺拔匀劲,运笔流畅婉通,与赵孟頫代表篆额书风无异。然而,正文楷书则有别于以往赵体清和妍丽的书风。此碑书法,笔画纤细,结字宽和疏朗,变侧身取势为正面示人;行笔瘦劲,不温不火,变秀雅妍丽为平淡端庄。体势纵长,行笔略似赵佶'瘦金体’;结字宽绰,又有颜鲁公笔意。少了些以'侧’为循的秀美爽利。其书法与以往赵体清和妍丽的书风迥异。”(7)蔡副全、李怡:《元<雍古氏家庙碑>释考》,《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查史籍未载赵孟頫到过礼店,因此,《雍古氏家庙碑》碑文绝不可能赵孟頫丹书,有一种可能,是熟悉赵孟书体的人临摹的。

《敕赐雍古氏家庙碑》碑文考

礼县《敕赐雍古氏家庙碑》,此碑镌立时"至元丁丑"即顺帝至元三年(1337),撰文者程钜夫,书丹者赵孟頫已过去三十余年,撰、书者皆已去世,碑刻当为赵世延之子野峻台代父立石。碑文底稿必是程钜夫《赵氏先庙碑》,通过比较,二文本有很大差异。如:碑题"雍古氏家庙碑",程钜夫《赵氏先庙碑》作"赵氏先庙碑";"雍古氏",《先庙碑》作"永古特氏";"按竺迩",《先庙碑》作"按扎尔";"术要甲",《先庙碑》作"卓裕勒嘉",等等。从《家庙碑》篆额及正文书写看,碑文做了大的调整。(8)蔡副全、李怡:《元<雍古氏家庙碑>释考》,《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据《甘肃金石录》编纂者石锡铭考证。《敕赐雍古氏家庙碑》至少把历史上不同地方的三四个人的资料糅合到了一起"杜撰"了一个根本没有的"显赫家世"。(9)今日头条智能化学会石锡铭。

下表是石锡铭就二文本核心内容做的比较表。

  

经过对比发现,礼县《敕赐雍古氏家庙碑》把族群、辈份、名字这些核心全部修改,通过三步曲杜撰了"雍古氏"和"按竺迩":

1、第一步:杜撰族群﹣-"雍古氏"。即把程钜夫《赵氏先庙碑》中的"永古特氏"改为"雍古氏"。

2、第二步:程钜夫《赵氏先庙碑》的"永古特氏父子"改为"赵公世延父祖",

3、第三步:修改"永古特氏"资料,生硬的糅合出一个“赵姓”。

据《山西通志》载:按扎尔,永古特族人,居云中,幼孤,鞠于外,大父卓裕勒嘉,讹为赵家,因氏赵。平章世延其后。

《元史*赵良弼传》:赵良弼,字辅之,女真人也。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因以赵为氏。(赵良弼的家族关系:父赵志,金朝威胜军节度使,谥忠闵。哥赵良贵,嵩汝招讨使。侄赵说,许州兵官。子赵训,陕西平章政事。

程钜夫《赵氏先庙碑》主要资料来源即此,礼县《敕赐雍古氏家庙碑》即此"按扎尔"的资料。

通过以上三步,礼县《敕赐雍古氏家庙碑》碑修改完善,礼县赵世延的家族成为显赫世家:"祖先是雍古族,世代居住在云中北边。曾祖父點公任金朝群牧使,被元太祖所杀。祖父按竺迩成为孤儿,被其外祖父术要甲所收养,讹为赵家,于是改姓赵氏。"(10)今日头条智能化学会石锡铭

结论:从以上三点考证来看,存在了686年,被后人所追捧、敬仰的元代礼县《敕赐雍古氏家庙碑》是一块彻头彻尾伪造,是一块后人为祖上贴金的假碑

就盗用赵孟頫之名,后人临摹而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块赝品。

参考文献:

1. 礼县老年书画协会、礼县博物馆:《礼县金石集锦》,礼县:礼县博物馆出版社,2000年版页。礼县老年书画协会、礼县 出版

2.石韫玺《礼县石氏历代家谱》清朝 光绪33年(1907年)

3.石锡铭《甘肃金石录》春秋文艺出版社2022.7

4.蔡副全《陇南金石题壁萃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21.7

5.礼县政协委员会《礼县文史资料》第八辑2014.9

6.礼县县志办公室《礼县志》民国版

7.政协礼县委员会 民国版《礼县新志》校注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7

附录:1、程钜夫《赵氏先庙碑》(陇西锡铭点校)

(陇西锡铭点校说明:1、此文依程钜夫《雪楼集》断句。2、赵氏修改处重色标注;3、原文两处缺字,依赵氏文补)。

先王之制:诸侯庙五,大夫庙三。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礼也。是以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祭器为次,居室为后。而宗庙之器苟可铭者,无不著焉。所以庆、所以劝也,忠孝之道备矣。今天子稽古右文,一本于礼。河洛之思,羹墙之见,慨然延念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其股肱心膂之绩,固已彰于彝常,焕乎其足征矣。乃若国家所以报往而劝来者,犹以为未底(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居于”)极也。爰命公卿举先猷、展故实,而隧章之典行焉。于是陕西行御史台永古特氏(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以侍御史世延”),父子(锡铭注:赵氏《家庙碑》“父祖”)勋代,列上公章,有旨集博士礼官议。议既上诏征行大元帅按扎尔(锡铭注:赵氏《家庙碑》“按竺迩”)为推忠佐运定远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秦国公,谥武宣(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忠宣”,并有初配白氏,秦国夫人”)。故蒙古汉军元帅国宝,为推诚佐理宣力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梁国公,谥忠定,政以咸熙,天子嘉焉,又赠曾祖故群牧使达衮(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默公”),彰义保节功臣(锡铭注:赵氏《家庙碑》多“衍庆”二字)、资德大夫、御史中丞、上护军,追封云中郡公(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也是“冀郡公”),谥贞毅(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也是“忠毅”),配“鄂喇(la)琨氏(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韩氏”)云中郡夫人(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冀郡夫人”)。繇是参政之先,三世六人,皆蒙加恩,又明年,参政拜中丞,迁右辖分治云南,天子顾中丞:非君不可,复拜中丞。以乃祖乃父勤劳皇家,宜勖其生平,著之秘祀,庶几永启厥后。爰诏臣钜夫,某文其家庙,丽牲之石。臣惟上之于下,郅隆者恩也,大复古始者,礼也,感激奉诏。谨按永古特氏(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忠宣公雍古氏”),云中世族,武宣公(锡铭注:赵氏《家庙碑》缺)幼孤育于外氏,曰卓裕勒嘉(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曰术要甲”),因姓舅姓,因而为赵。“宣武”(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忠宣”)智略沈雄,弓马绝世,未冠材器已显。攻城掠地,所向无前。扈太祖平河湟,从太宗下岐凤,馭强俊,取平凉、庆原、邠泾,如风陨草。箨金源,固守关河几二十年,一旦武宣(锡铭注:赵氏《家庙碑》“忠宣”)假道,捣虚如天坠地涌,良平之智不及施,贲育之勇无所用,心溃胆裂,莫之能及。睿宗深所嘉赏,金源繇之遂墟已。而奉律西征,陇右遄定,进兵蜀道,首集阶文,守汉制阳三边、纳吐蕃、收后效,成都夔门之战,江油张掖(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引诱”)之师,皆其功之较然者。多谋尚义,爱下恤民,所至捄弥戮、赎俘囚、辑降附,则所惠益广矣。然则开国之功,不后诸将,而略不满假,退然若无,所谓劳谦君子者与。忠定(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忠宪”)虽出将家,自幼学问雍容闲雅,言貌甚笃,盖武宣积苦兵,间而敬礼儒生,恒戒军中无毁文籍,是宜有佳子弟之报。慷慨倜傥,能得人之惧心,勇于当敌,爱恤士卒,有古名将之风焉。重庆删丹(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南丹”)之战,皆居军锋,或降或歼,无不如志。火都授首,策之弥精,思立奇功,以承先志。乃招属户,修废州,虎视西南,别授元戎之寄。于是徼外羌渠,畏威款塞,列于王会,初不自以为功,降羌爵命,反出其上,殷勤逊谢,益简帝心。君子有终世济其美,古之名将有莫能及者焉。窃尝究(锡铭注:原文却,依赵氏《家庙碑》补)观,成功之臣弗居者百一,而矜以致败者何多也?若武宣忠定(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忠宣、忠宪”),为而弗有,有而弗恃,簪组蝉联,式克至于今日(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宜于令闻”)。父子祖孙,并授显服,胙之秦雍,跻之庙佑,遂将为百世不迁之祖,非甚盛德,孰跻登兹。尝闻洛中云中,踞西北河山之奥,原野高博,风气凝厚,炳灵异而生其间者,不出则已,出则必瑰伟绝世之材。若永古特氏(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雍古氏”)之达已数世,而方来者弥昌,其不谓之间气之钟与?且家奋于韬钤,而中丞服膺诗书,动必以礼,高才姱节,负天下之重望。尊天子之命,考先王之礼,于报本返始、教孝移忠之义,盖惓惓也。诗不云乎,以似以续,续古之人,斯可谓能以续者矣。揆厥渊委,宜有雄词,发扬蹈厉,老臣何能?然大君有命,谨摭其大者,而系之铭。铭曰:

皇帝御宇(锡铭注:原文缺,依赵氏家庙碑补),天盖地涵,万有咸鬯,施仁锡类。幽遐开道,恩明在上,崇功广业,礼有攸当。永古特氏,方叔召虎(锡铭注:赵氏《家庙碑》为“惟雍古氏,方才郁郁”)父子相望,扬休继庆。光于邦家,以将以相,桓圭元衮,乃祖其从。同尊与享,馨香惟德,子孝臣忠,世世无双。刻此贞石,以昭渊猷,以迪永养。

附录2:赵氏修改后的《敕赐雍古公家庙碑》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程钜夫奉敕撰。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奉敕书并篆题

先王之制:诸侯庙五,大夫庙三。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礼也。是以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祭器为次,宫室为后。而宗庙之器苟可铭者,而无不著焉。所以庆、所以劝也,忠孝之道备矣。今天子稽古右文,一本于礼。河洛之思,羹墙之见,慨然延念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其股肱心膂之绩,固已彰于彝常,焕乎其足征。乃若国家所以报往而劝来者,犹以为未居于极也。爰命公卿举先猷、展故实,而隧章之典行焉。于是陕西行御史台,以侍御史世延父祖勋伐,列上公章。有旨,集博士礼官议。议既上。诏赠故征行大元帅按竺迩为推忠佐运定远功臣太傅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秦国公,谥忠宣,配白氏,秦国夫人。故蒙古汉军元帅国宝,为推诚佐理宣力功臣、太尉、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追封梁国公,谥忠宪,配云氏,梁国夫人。明年,公孙世延入参大政,政以咸熙,天子嘉焉。又赠其曾祖故群牧使默公,彰义保节衔庆功臣、资德大夫、御史中丞、上护军,追封冀郡公,谥忠毅,配韩氏□□,冀郡夫人。繇是参政之先,三世六代俱蒙加恩。又明年,参政拜中丞,自中丞迁右辖分治云南。天子顾中丞曰:“非君不可复拜中丞,以乃祖乃父勤劳皇家,宜最其生平,着之閟祀,庶几永启厥后。”爱诏臣钜夫,文其家庙丽牲之石。臣惟上之下下郅隆者,恩也;大复古始者,礼也。感激奉诏。谨按忠宣公雍古氏,云中世族,幼孤,育于外氏,曰术要甲,因姓舅姓转乃为赵。忠宣智略深长,弓马绝世,衣冠材器已显,攻城略地,所向无前。扈太祖平河湟,从太宗下岐凤,取平凉、庆原、邠泾,如风陨草。金人固守关河几二十载,一旦忠宣假道捣虚,如天坠地涌,良平之智不及施,贲育之勇无所用,心溃胆裂,莫之能支。睿宗深所嘉赏,金徭之遂墟。已而奉律西征,陇右遄定,进兵蜀道,首集阶文,守汉阳,制三边,纳土蕃,收后效。成都夔门之战,江油□掖之师,皆其功之较然者。多谋尚义,爱下恤民,所至捄殄戮,赎俘囚,辑降附,则所惠盖广矣。然则开国之功,不后诸将而略不满假,退然若无,所谓“劳谦君子”者欤!忠宪虽出将家,自幼学问,雍容闲雅,容貌甚都。盖忠宣积苦兵间,而敬礼儒生,恒戒军中无毁文籍,是宜有佳子弟之报。慷慨倜傥,能得人之欢心。勇于当敌,爱恤士卒,有古名将之风焉!重庆、南丹之战,□居军锋,或降或歼,无不如志。火都授首,荣之弥精,思立奇功,以承先志。乃招属户修庆州,虎视西南,别授元戎之寄。于是缴外羌渠,畏威款塞,列于王会。初不自以为功,降羌爵命返出其上,殷勤逊谢,益简帝心。君子有终,世济其美,古之名将,有不能及者矣!窃尝究观,成功之臣弗居者百一,而矜以致败者何多也!若忠宣、忠宪,为而弗有,有而弗恃,簪组蝉联、式克宜于令闻,父子祖孙,并授显服。胙之秦梁,跻之庙袥,将遂为百世不迁之祖,非盛德,孰跻登兹。尝闻云中踞西北河山之奥,原野高博,风气凝厚,炳灵异而生其间者,不出则已,出则必瑰伟绝世之材。若雍古氏之达已数世,而方来者弥昌,其不谓之间世之钟与!且家奋与韬铃,而中丞服膺诗书,动必以礼,高材姱节,负天下重望,尊天子之命,考先王之礼,于报本、返始、教孝、移忠之义,盖惓惓也。诗不云乎:“以似以续”,续古之人,斯可谓能似者矣。揆厥渊委,宜有雄词;发扬蹈厉,老臣何能。然大君有命,谨摭其大者而系之铭。铭曰:皇帝御寓、天盖地函。万有咸鬯。施仁锡类。幽遐开通,恩明在上。矧兹世劳,崇功广业,礼有攸当。惟雍古代,方升名□,父子相望。杨休瓉庆,光于家邦。以将以相,桓圭玄兖。尔祖其从,同尊与享。馨香惟德,世世无旷,子孝臣忠,刻此贞石,以昭渊猷,以迪永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雍古氏家庙碑》释考
赵孟頫 《番君庙碑》
元 赵孟頫 赵雍 赵麟 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 卷
元赵孟頫赵雍赵麟《赵氏三世画马图》
高清碑帖丨赵孟頫《胆巴碑》
赵孟頫、赵雍、赵麟祖孙三人所画的《赵氏三世人马图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