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明妈桃园宣导——文礼书院与普通的大学有什么区别?






各位老师,各位关心读经教育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当我站在这里介绍文礼书院时,其实我是非常忐忑的,为什么?据我所知,今天应该有好几位文礼书院家长在现场,包括鹿鸣学堂的赖老师,也有两个孩子在文礼书院,还包括盺瑶的妈妈也在现场是不是?所以我非常忐忑,因为我们的孩子都在文礼书院!


让我来介绍,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又有一个特别。其实我一直认为文礼书院的这些孩子们都非常棒,都非常好,可能我在介绍当中会更多的提到我的孩子,因为我对我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话,我说哪里特别呢?就是明明可以有很多个,可是明明妈只有一个。(掌声)


现在从我的角度,我作为文礼书院家长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对书院的认知,以及我把孩子送到书院两年多来我的切身体会。其实我的孩子在书院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我也会经常遇到有很多朋友问我:

你的孩子上不上大学了?到底考不考大学?他在书院读几年?

我通常会告诉他们:不考大学了。

别人问我:那你不要学历?

我说:不要学历。

然后她又问我:那他在呆那几年呢?

我说:至少十年。


所以就是像这样的问题,其实背后都是有一个思考的,就是说为什么会想要孩子在那里读十年?



文礼书院跟普通的大学,他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上次我在文礼书院新生家长的分享会上,我就曾经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只是怀着一个对文化的向往,你只是希望你的孩子日后能够成为一个能够复兴传统文化一个人,或者能够传播文化的人,那么你为什么要让孩子在那里读十年?你为什么不读五年呢?你为什么不读八年呢?

或者你为什么不解完经两年之后就出来?其实这背后是有一个思考的,这个思考在哪里?就是文礼书院跟其他大学的区别。

其实应该可以这样说,或许比较绝对,但是据我所知,就是现在几乎全世界的大学都是在追求知识和技能。而文礼书院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文礼书院所追求的方向是分成两个方向的。就像刚才吴老师所讲的,对于一个人,他的心灵是分为超越层和现实层的。对于超越层,文礼书院有相应的追求方向,对应的现实层文礼书院也有相应的方向。就是说从超越层追求的是为道,是追求智慧和德行、追求心灵成长的,追求自己内在生命的成长。那么从现实层追求的是知识和学问,那就是为学的方面。

这就是文礼书院的特别之处。


我以前听说哈佛大学有一个很著名的校长曾写过关于哈佛大学的一本书,他说:哈佛他是一个失去灵魂的卓越。就是说一旦一所大学没有了对于智慧和德行的追求,那么这所大学就沦为纯粹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地方了,而文礼书院跟全世界的大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有一个对“为道”的一个追求。



那么现在我的孩子在书院里就是“为道”方面的追求,从我作为家长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我是不敢多做评论的,我也不敢多做表述,因为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说先生培养书院的孩子们肯定要以“志于道”作为人生的志向。


为什么要求13岁以上才能到书院?为什么书院的规划说要两年完成解经?大家可以算一下,从13岁开始解经,如果我们能把孩子13岁送到书院的话,那么就是15岁就完成了解经,其实15岁正是男儿立志时,是不是?


《论语》里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说在他15岁的时候就已经立下了一生向学的这样的一个迹象,那么先生也是希望我们的文礼书院的孩子在他解经之后,30万字了然于胸之后,他能够在先生的引导之下,立自己人生的一个志向,就是“先乎立其大”。这样一个大的志向,就是自己终身去追求这个为道的,而不是现实中想要做一个什么(功业),或者想要从事(什么)科学工作,就是说在现实层面的这个志向,不是人生真正的志向,那么对书院我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思考。


我们都知道文礼书院只有一个老师,就是只有王教授一个老师,那么什么情况下先生去指导孩子们?先生给孩子们的上课就是在于对生命的学问的引领,而对于知识的学问,就是孩子们自己解经,以及孩子们现在所博览的群书(详见书院读书目录表)这样的一些功课都是由孩子们自学来完成的,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切磋来完成的。


只有对于人生方向的引领,对于自我德行的长养,以及指导孩子们如何走在先人做学问功夫的这样一条路上,才是先生亲自去指点的。


所以有人去质疑文礼书院为什么只有一个老师?其实为什么是一个老师?因为对于孩子的向道之心的这个年龄,不是普通老师都能做到的,只有先生能做到,而相对来说文学是靠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完成的。孩子们现在的这个状况,或者说我的孩子进到书院里两年多的时间,我就是隐隐约约的可以感觉得到他对生命的成长和向往。先生说:知识是很容易的,心灵是很难的,那么孩子隐隐约约立下的这样一个长养自己心灵的、一个根本的人生志向,其实他隐隐约约地已经看到一些端倪,但是一定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随着他人生阅历的增长,他才能不断地去体味自己的那颗向道之心。


同时文礼书院会引导孩子们按照书院的规划,去完成“为学”这样的一个完整过程,那么这样一个过程的完成,实际上就是说他不会随便去选一些课程,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核心的“为道”的一个方向,所以书院的课程并不是随便选的。


我们都知道文礼书院的规划是十年的规划,就是读经教育全程规划里面,先生讲过就是十年读经打下基础培养读书的种子,那么十年解经让那个种子在书院生根发芽,然后十年游历,日后在社会上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就是在各行业建功立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规划。那么这个十年的规划可以说是孩子们十年“为学”的这样一个规划,但“为学”是为了“为道”,让孩子立下志向,孩子带着自己的这样的一个高远的人生目标再去“为学”,他就不会盲目的去学,也不是像现在很多大学一样盲目地去追求某一个专业某一个领域,而是他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志向,那么他会有系统有规划的这样来完成。


所以我更多的可能会介绍关于孩子“为学”方面的一些成果,而这些成果是我们社会上所有的家长关注的大学里面的孩子所关注的东西,那么其实这不是文礼书院的核心,对吗?这就是文礼书院的特别之处,就是说在“为学”上孩子取得了再大的这个进步,如果没有灵魂,如果没有核心的东西作为孩子人生的支架的话,那么这样的“为学”是没有根基的,书院和大学的差别就在这里。


今天我会介绍一下孩子“为学”方面的一个进步,那“为学”方面:好学肯定是一个孩子或者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其实好学是圣人之相是不是?孔子说:有人问孔子你的弟子哪个好学?他说只有颜渊一个人好学,他都没有见到别的好学的人,所以好学是一个是圣贤之相,在书院里头我们看到的是:书院里的孩子普遍好学的程度都比普通大学的好学程度要高很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你去过文礼学院,只要你能够看到孩子们那种求学的状态,那种安定、那种祥和,以及他在那个无论是课间还是课上的那种悦乐,他的那种自强不息是跟现在的大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能台湾的大学会好一些,至少大陆那边的大学,我听我们同行的大学老师讲,他说现在的大学生都严重到什么程度,他在上课的时候跟同学讲理想,跟年轻人讲理想,他的同学课后说我们的老师是个怪胎,竟然跟我谈理想。他说现在的大学生上课就是低头族,不断的在玩手机。


如果是前几年老师看到大学生不好好上课,那么他会把手机收上来,据说现在连没收手机的权利都没有了,为什么?他怕被学生从窗户扔出去。现在的大学生就是这样的现状,所以你就会看到文礼书院如果有80%的孩子好学,那么现在的大学生5%都不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比。


那么这个对比背后的东西体现出什么?其实就是老实大量读经,包本背诵对孩子心性的提升,孩子的这种静定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出来了,他的这种客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出来了,那么他在书院好学就成为一个必然


另外就是在孩子包本背诵的过程当中,它真的是做了全天下最难的一件事情,孩子在他打基础的时候把全天下最难的一件事情做好了,做完了那么他到书院里无论是解经还是阅读,无论是学才艺还是练书法还是学古琴,他就都觉得是很有意义、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因为他在学堂把最难的事情做完了,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学堂日复一日这样的包本,实际上是对孩子最好的。其实包本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修炼过程,我们就是让孩子在向道的过程中让孩子去克服困难,这本身就是一个向道。


现在我的孩子在书院里两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他把他背过得45万字已经解完了,他已经解完经典,就是中文25万,他中文背了11本书,然后英文背了6本书,那么这17本书他已经全部解完了。他解完之后就有一个体会,他说经典是很不耐解的,解着解着就解完了,然后你看其实他背经典只花了两年,解经也只用了两年,但是他觉得解经这两年太快了,而背经的两年他觉得很慢。


为什么?他觉得背经是向上攀登的过程,而解经就是滑滑梯的过程,真的是越学越简单越学越轻松。但是实际上他学的那些课程轻松吗?真的是不轻松,比如学英语,其实我自己对于英语的学习一直都是都是非常痛苦的,就是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学英语的经历真的是哑巴学英语的一个经历,所以我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用了很多的辛苦去突破,最终我都没有突破。


但是现在当我看到我的孩子读着这么厚的一本英文原著,那个书有500页,密密麻麻写满了专业生词,然而他却可以自由的阅读,我真是觉得叹为观止,就是一个孩子,你说那个书如果他看不进去的话你真的就看不进去,一天一篇都翻不进去,可是文礼书院的孩子们,很多孩子都像他这样可以自由的阅读。


然后你说他去解经典,他去解中文的经典《论语》等,先生都会推荐古往今来最有名的那些注解,这些注解都是繁体字。我是读简体字横版的简体字长大的,那么去看那个密密麻麻竖版繁体字我都觉得会非常困难,我们现在开学堂的堂主可能还好一点,我们在学堂有带孩子读繁体版的书,可是对于书院的孩子们他们看的书,如果是走在书院外面、再走到他别的同学或者他的朋友那儿去看的话,他们都觉得这太难了,怎么可能看得下去?而他呢,就是非常的乐在其中,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一个又一个进步。


刚才陈院长介绍他外语的这种进步,那么是跟先生的这个规划有关的:先生这十年的规划就是要让孩子们用中文去阅读中国的5000年的书,经、史、子、集孩子拿过来就要读。那么对于英文呢,他要用英文去阅读国外的一些伟大的著作、一些英文原著,先生要求孩子们掌握拉丁文、掌握古希腊文、因为拉丁和古希腊文背后承载的是西方的文明,让孩子们掌握这样的外语便于他们日后去阅读国外的原版著作。


现在解经的这两年实际上除了解经之外,先生对孩子们的要求就是对外语要有突破,所以整个文礼书院的这个规划就是这样的,孩子们学外语是他们的基础,所以现在所有的孩子重点都是要攻克外语,除了去解中文的经典之外,还要去攻克外语,其实学外语从经典开始去学是最简单的、是一条捷径,他只是在背完了经典之后,然后按照先生的要求去解经,他解外语经典的时候,她是去对照着英英的外语词典,然后他去背词条,其实英英词典如果我们去查阅,我们知道英英词典他的每一个词条的解释是用最简单的英文去解释的,用最常见的单词去解释的,那么孩子们正在解经的过程当中,他去查那个词条的时候,他就要把那个英文词条背下来,然后在词条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单词,再去延伸再去查再背下来,对于一个包本30万字的孩子去背这些词条是非常简单非常容易的事情,这样呢就是以经典作为一个线索,他们就拉开了整个学习外语的一个大幕,通过这样一个一个的积累,那么就是两年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把背过的英文经典都解完,与此同时他们还去阅读英文的原著,那么可以去选一些英文的小说,或者是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一些作品,然后再去大量的阅读,阅读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不认识的单词再去查字典,这样不断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


同时关于他们的口语交流,书院会经常聘请一些外国的老师到书院来,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从哪里来的老师,他们都是用英语来交流的,无论是印度的老师还是泰国的还是美国的还是德国的,他们都是用英语来上课,那么他们就是带着一个自己世界各地的口音来用英语上课的,于是很快就把孩子的耳朵磨出来了,这个过程当中就是需要孩子有克服困难的一个精神,以及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刚才讲到了他们包本之后心智得到的磨炼,那么他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具备的。所以在书院里头会发现孩子的进步很大,所以前两天我看到一个视频,我也没有见过。以前就是有一些朋友他们去书院参加梵文营,然后就看到了我的孩子在给那个梵文的老师做翻译,就是他现在英语就可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他说他就是有一种母语的思维这样一种状态,真的是我以前所没有想过的。其实中国人学英语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但是实际上当你找到了这样一个方法,去掌握外语又变得非常的简单。


中文经典也是这样子,孩子这几年下来他对于中文已经完成了解经的过程,那么有一个花絮就是在他解《佛经选》的时候,先生就会给他亲自的去指点解《佛经选》,因为没有现成的这个文献翻译,那么就要孩子每翻一段就去找先生,先生亲自去指点,就这样完成了《佛经选》的翻译,那么后来当其他的孩子在解《佛经选》的时候就去找他,他们同学之间就这样的互相切磋,这样的帮助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


就是这种师友的互助切磋,所有的外面的一些老师,无论是教武术的、教古琴的还是教书法的老师到书院之后就发出感叹,世界各地的老师都有这种感觉:他们说觉得全世界最好教的孩子怎么都在文礼书院,这也是说明读经教育的高明之处,真的是先难而后获,先做最难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则变的顺风顺水。


说到他下一步的学习,他下一步开始阅读,开始博览群书,那么按先生的规划,第二阶段就是去阅读,广泛的去博览,就是把世界甚至于整个全人类的所有的关于智慧之学都要让孩子们去阅读,然后在书院的那个十年规划,最终是归本到新儒家、归本到牟宗三先生。把整个人类这样的一个生命的学问进行梳理,给孩子们形成这样的一个思想体系,有一个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文礼书院的理想就是要培养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文化大才。


其实对于我,作为书院孩子的一个母亲来说,我没有要求孩子以后你要有什么功业呀,就是建功立业这样的一个理想。其实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说我们作为母亲我们找到了一个生命的方向,我们引领我们自己确定好自己的这个生命方向,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人生应该走在追求自己的心灵圆满这条路上,那么实际上当你自己这个心灵的成长,那么现实的求学以及现实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之后,你所要从事什么工作会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这个命运的机缘他是不可预测的,我只能去把握到就是我能够预测的那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就是带着孩子去把握我们自己能够把握的那部分——就是我们自己心灵的成长!


所以我也会问我儿子,就是别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或者问我你的孩子长大了干什么我都没有回答,我说我都没有规划,其实我们现在是难以预料20年后我们的孩子从事什么职业的,我们只能是给孩子一个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以及从事各种职业的这样的一个能力。是吧?


所以先生就经常说文礼书院的孩子不会饿肚子,为什么?

他可以去扫厕所啊,那我和我的儿子都这么认为,我们不会饿肚子,我们可以去扫厕所,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孩子现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能力,在现在这样的一个人才急需的时代,怎么会没有工作,是吧?


所以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设想,就是我们的孩子当他学贯中西之后,它能不能去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也可以设想,当他对于西方的文化有一个深度以后,他能不能去传播西方的文化?其实文化的断层在我心里头,我就没有什么想法,我也没有什么规划,那我相信以后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有学问,能够在这个社会上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自己力量的,一个真正的顶天立地的人!我就经常说,我说孟子里头一句话就是深得我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这也是我和我的孩子确定的这个人生目标,所以我就回到开头我所说的,我说像明明这样的孩子可以有很多,但是明明妈只有一个。其实带领孩子的这个责任,引领孩子的责任只是在于家长,而且更多的我不知道台湾什么情况,在大陆更多的这种责任是在母亲身上,就是说啊你作为一个母亲,你自己走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路上,你就会引领孩子走在什么样的人生路上,所以我可以毫不惭愧的说,就是我的理想也是我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大才,我自己也要成为这样一个大才。


那么这个大才的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是什么?其实我们是改变社会风气的人,其实当我们把孩子送到读经学堂,我们自己在做读经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做着改变人心的工作,本身这个工作就是这个理想当下就已经实现,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呢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更多的分享,因为时间的关系快到十点了,那么我觉得就是我们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其实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培养我们的孩子去传承中国的文化的这种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个责任,也是我们生而为人我们唯一要走的一条路。那么我就以这样一句话,就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阅读经典,够通过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完成我们的自我教育,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念万年,直至圣境
微国学·大学问 | 孩子不喜欢读经怎么办? —— 系列问答之五
发宏愿、立大志、做小事—领势投资董事长周金旺在湘潭大学的演讲
励成人之志 行勤学之礼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人生规划
10亿!泰顺建设最美的国学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