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84岁老汉花万元为自己办“活人葬礼”,百余村民参加:“空巢”父母的孤独,如何顾?

对于死亡,千百年来大部分的中国人会避讳这个话题,觉得不吉利,意味着终结,意味着永别。

因为死亡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人死了之后会经历什么?对于未知,我们或多或少都带着恐惧的心理,不能坦然去面对。

通俗来说,人的一生就好比一趟行驶的列车。

在这段旅程里,有加速疾驰,有平稳行进,也有减速慢行,最后会经历一阵颠簸后,终于到站,停在自己毕生向往的地方。

可以说这段减速慢行直至停止运动的阶段就好比是老年期,唯有欣然接受并安然度过,此行的任务才会圆满完成,才能保证在下一趟的旅行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中国的安宁疗护,一直不容乐观。

2019年中国全年死亡人口是998万,但是真正得到安宁照顾的只有0.3%。

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忌讳谈生死,面对重病的亲人,我们习惯性地说,一定会好起来的。

但活人为自己办葬礼,只为体验自己死后的场景,人们大呼天下无奇不有,当事人却觉得自己很开心。

近日,安徽的84岁老汉独自在村里生活,他育有四个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工作。

一天,老汉找到本村的张先生,请他帮自己办一次“葬礼”。

张先生虽然感觉很奇怪,但因为是老乡也就帮忙张罗了起来。

这是一场为自己举办的特殊“葬礼”

除了当事人是活着的,其他规格、仪式和当地的葬礼并无两样

当地百余位村民闻讯后,到老汉家参加了这场“葬礼”,有人还送来了花圈等物品。

村民们将老人抬上了货车中的棺材顶,按照当地的葬礼风俗,货车拉着老人在村里巡街。

现场视频中,在乡村的道路上,这辆货车拖着一口棺材在巡游。

货车的前方敲锣打鼓、唢呐声声,后方多位村民骑车或者步行跟随,场面热闹非凡,只有笑声没有哭声。

在那口棺材板上,一位身穿蓝色寿衣的老汉时而坐着,时而躺下

整个活动持续了大约三个月小时。

老汉在家还办了几桌酒席,宴请帮忙办的村民。

村民们说,“除去殡仪馆火化和下葬的环节,整个过程基本按照当地举办葬礼的流程。”

“这位爷爷说想看看自己走后的场景,大家都觉得他思想很超前,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爷爷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不在家,没有参加'葬礼’。”

老汉说,“这个事,没有告诉孩子们,也没有通知亲戚朋友,都是乡亲们自发来捧场的,整个办下来花了一万多元。”

说起为什么会想办这场“葬礼”,主要是平时比较孤独

老汉说,“一方面是从山东买了一口棺材,棺材送到后,老邻居们觉得是喜事,建议他办几桌酒。他觉得有道理,想着提前举行葬礼,看看自己死后的场景。”

“另一方面,老伴两年前过世,几个孩子都在外工作,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生活,平时感觉很孤独,所以想用这种方式高兴高兴。”

老汉表示,整个葬礼办下来他感觉很满意,很高兴

老汉的简单初心只是为了图个开心,体验一下死后的感觉

看到视频的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就是《人生大事》里,落叶归根里面午马饰演的那个角色现实版吗?

电影里赵本山饰演的角色看到有人出殡,便去蹭吃,结果“出殡”的人“活”了过来,把他吓了一跳。”

人生就像一场戏,有开场自然就有散场,何不开心地走一场呢?老人的做法可以理解,老人有超前的意识。”

“老人这么做可能就只是想热闹热闹而已,平时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人关心自己,想以此得到大家的注意,这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中,是属于正常的,大家都渴望被关注,被关心,被爱。

办一场“活人”葬礼,虽然有伤风化,但是其背后,有一点值得人们深思,为什么儿孙满堂的他,却成为了独居老人,让他感觉到孤独。

从某一方面来说,不就是孤单的人,想趁自己活着,看看身后的事情,了却心愿。

看着他们那孤寂的身影,让人特别地心疼,或许他们也需要陪伴和安慰。

但不得不说,这个老汉也算活得通透。

人生在世,能看到自己葬礼的人不多,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老人更是少数。

这样别出心裁的一场“戏”,也只有心态好,身体健康,才能对一些事情看得如此开。

就算是看惯了生死的医生,在谈论生死时,从第三人称换成第一人称时,也是有茫然的瞬间。

因为临床多年的他们,所有老师只教给医学生救死扶伤,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对待死亡。

中华民族潜意识里认为忍疼是一种美德,会褒奖那些隐忍的人,就如同那些坚强的患者,豆大的汗珠掉下来就是不喊疼,也不肯用止痛药,好像用了药,自己就输了一样。

这让人想起《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再记得你。

如果生者保存着与逝者有关的记忆,那么他们便没有完全离去。

活人给自己举办葬礼的,不仅仅是老汉一人,还有许许多多。百度相关搜索结果有3千多万个。

有人还记得2016年兴师动众给自己办葬礼仪式的山东张老汉?后来的他如何了?

其实热闹散尽之后,他又乖乖回到了养老院,过起了跟以前一样平淡无奇的日子。

他的身边依旧没有亲人陪伴,甚至连个水果篮都没有。

“我只是为了验证自己在亲友心中的位置。那些平时总是对自己说好话的亲戚,究竟是不是真心的?”

在养老院,见识到了孤寡老人的真实处境,有些是一辈子无儿无女,有些是儿女不管不顾,有些则是不愿意给家人造成负担。

这里面,有辛酸,更多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记得自己。

张德样希望往后凡是迎来送往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事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果有时间,还是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别让人生留下遗憾。

更呼吁在外地的子女,能够抽空多回家陪陪家人,让留守老人不那么孤单。

想起一位医生对一位即将失去母亲的女儿说,你可以把妈妈留住。

“妈妈一定有一道拿手菜,在妈妈还能教你的时候,把它学会。每当想念母亲时,就给自己做这道菜,复制了母亲的味道后,孩子和母亲就没有因为死亡而彻底失散。

从某一角度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面对死亡问题时,从生的这端看向死,总是有很多不舍、悲观、窘迫、不圆满的遗憾。

但如果站在死的这一头看生,则有无限的空间。

在笔者看来,为自己办葬礼的老人,旁人看着是闹剧,可对他们来说,是给自己的一生,一个交代。

我们没有办法界定别人的人生,如何了却一桩心事后的舒畅感,也无法体会。

但是对于“空巢”在家,没人陪伴的老人,容易产生孤独、孤单感,作为子女我们应该要学会如何让在家的父母改善。

首先,可以鼓励父母多出门看看风景,也许遇到老友,唠会嗑都觉得心情舒畅。

告别过去的生活,用平和的心态做一个普通人,多回归家庭收敛一下脾气,一家人和和美美的。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长寿五十年。因为运动能使人看起来更加精神,运动能够使人体分泌多巴胺,让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从读书、书法、乐器、跳舞、钓鱼等兴趣里面发掘,发展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坚持,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那么心灵上就不会空虚。

多接触智能产品,新鲜事物,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科技产品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最后学会欣赏自己,学会享受生活,成为一个精致的老人,让自己快乐。同时,可以结交伴侣,与别人搭伙过日子。那么爱情的力量就会滋润干涸的心,想来就会很甜蜜。

但是,选择伴侣之前一定多考虑一些,双方子女的交叠不免会有矛盾,要做好心理准备。

余晖下摇着橹,为生命撒下最后一网,尽可能让这个生命满载而归。

也许有一天,当“假葬礼”变成“真葬礼”,从生到死,每一个人都会变老,关心老年人群体,关心“寂寞的一代”,其实也是在关心未来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癌老人独自为自己置办“后事”,是成年人留给世界最后的体面
莫把办“活人葬礼”当时尚
故事:抬棺匠谢老汉
“新乡土中国”的忧伤和惆怅
1988年吉林一老人葬礼上,母狼含泪向棺木扔野果,久久哀嚎不肯离去
天涯路边社:84岁老汉花万元为自己办“葬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