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部门约谈!美团等企业为何要求千万员工注册个体户?
userphoto

2023.06.30 黑龙江

关注


读懂营业执照 查法规 | 查案例 | 查文章

普法宣传 | 业务研究 | 工作感悟 | 热点评论


    导读:短视频媒体将其解读为“美团1000万外卖员全变个体户”“美团你可真行啊”。

近日,美团要求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不少媒体指出,美团此举,只不过是为了转嫁公司的成本和风险而已。短视频媒体将其解读为“美团1000万外卖员全变个体户”“美团你可真行啊”。

这一具体数字无法考证是否准确,但即使美团一家没有千万外卖员,其他同类企业加在一起大概也要要上千万了。

企业用工必须要签订用工合同,交纳社保,但近几年快递骑手、外卖小哥、网约车、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平台的用工形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相对灵活,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难以与企业直接确认劳动关系。

以美团为例,美团作为最大的外卖平台,旗下的骑手注册数值已经达到了470万。如果美团为他们缴纳社保,那么美团的利润将会大幅度下降。

于是,这些头部平台企业和数量更多的灵活用工平台打起了“外包合作”的主意。就是让骑手小哥或工厂工人自己办一个个体工商户,以个体户的名义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这样就从招聘员工变成了工作外包,用人单位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如此一来,美团们可以依法不管骑手的保障和安全了,即使出了事故,因为是合作关系,平台企业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仅美团一家就有470万注册骑手,那10家平台企业有多少?其他企业会不会更多?是不是要涉及数千万劳动者都要注册成个体工商户?

前段时间,43岁的饿了么骑手韩某半个月前送外卖途中倒地身亡,警方在接到报案后赶至现场,经过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得出韩某死亡不属于刑事案件,系猝死的结论。

韩某家属联系平台希望得到赔偿。被媒体曝光前,韩某的家属仅从平台得到“2000元人道主义费用”的承诺,而剩下的,仅是每天1.06元配置的旅行意外险的3万元猝死赔偿。

下图中,平台企业提供的协议中明确和劳动者不是劳动关系,发的钱也不是工资而是奖励,完美规避了法律问题。

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全力支持这种所谓的“注册经济”,一个房子批量办几千几万个营业执照,快速拉升了当地市场主体数量,但因此也造成了社会效益损失和劳动者缺乏安全风险保障的后果。

有的地方争着抢着招商引资,让这种平台在本地落地,还有的地方改造登记系统,方便流水线式批量生产。

这越来越旺的,是一股“虚火”,还是实打实的促进经济发展呢?

事实证明,在监管措施不到位,不成熟的情况下搞突破并非好办法。几年来,这种灵活用工模式的弊病逐渐显现,造成系列社会问题,乃至于近日发酵为网络焦点话题。

2021年4月,湖北某市税警联合专案组对某灵活用工平台虚开案开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另有2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该团伙通过搭建灵活用工平台,借用、购买大量自然人身份证信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393份,虚开金额2.20亿元,共造成国家税款损失5000余万元。

同时,各有关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应对措施。

2021年7月16日,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2021年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其中针对外卖送餐员的劳动收入、社会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要求。

消息一出,连续两个交易日,美团股价跌去31.42%,市值蒸发3996.11亿港元;饿了么的母公司阿里巴巴市值跌去1630.88亿港元。

2021年9月10日上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召开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美团、饿了么、滴滴、阿里、腾讯等10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联合行政指导。

会议指出,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平台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要求,依法合规用工,积极履行用工责任,及时整改。

可以说,国家已经看清了所谓灵活用工的弊端所在,正在想办法着手规范。

公众号注册助手(djzcxzs)认为,大量注册空壳营业执照并不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妙药良方,平台经济也不是救命仙丹,要想吃到这口蛋糕,就要先考虑好社会风险,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提高地方有关部门监管能力,以免得了芝麻,丢了西瓜,伤害了大量普通劳动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不交社保,以美团模式在运营怎么办?
纾解外卖小哥之困,关键在规范用工制度
外卖平台认劳率1%:用人单位隐形,骑手变“个体户”
外卖员不注册个体工商户就不让接单? 最高法:单位不能以劳动者注册个体户规避责任
陈根:吸纳就业?别高估了外卖价值
2022年,灵活就业将是普通人抵抗风险的重要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