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8岁大爷坦言:多子女家庭赡养父母时,姊妹感情再好也要立好这4条规矩

以前有句老话“多子多福”,很多老人也都认为孩子多是福气,将来自己老了、病了能老有所依。

民间也有句俗语“厨子多了煮坏汤,木匠多了盖歪房”。一个多子女家庭,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儿女之间的关系,会让儿女不和睦;如果兄弟姐妹之间处理不好关系,彼此之间斤斤计较,也会让手足情变成陌生人。

一个家庭里重要的就是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使一家人之间有很多的事情也要彼此摊开来,沟通到位,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家庭内耗。

尤其是父母到了垂垂暮年,需要儿女们赡养时,多子女家庭更要提前立好规矩,免得辛苦付出的不捞好,没出力的指手画脚惹人厌烦,最终受煎熬的还是年迈的父母。

让我们听听来自58岁的张大爷的忠告:多子女家庭赡养父母时,感情再好也要立好这4条规矩。

张大爷有兄弟姐妹6人,母亲在36岁时生下他,他是父母的老来子,虽然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富裕,但是父母亲对这个小儿子也很是疼爱。

张大爷是兄弟姐妹中唯一的一个高中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大哥大姐上过山下过乡,好在大姐回城后,机缘巧合的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大哥因为在下乡时结婚就没能返城。二姐、三姐、二哥早早的下了 岗。

父母是慈祥的老人,除了大哥的孩子之外,看大了所有孙辈,虽然母亲因为要抚养6个儿女没有工作,但是母亲一直做零工赚钱,自己也攒了一部分养老钱,父亲的退休金老两口也能维持吃喝。

张大爷因为结婚晚,所以婚后一直跟父母同住。父母对这个小儿子和小儿媳妇也是疼爱有加,帮他们带大了儿子,张大爷和妻子对父母也很尊重。

其他哥哥姐姐们也会周末时候回家看望父母,都是张大爷老伴在家做饭招待他们,一大家人也是其乐融融。

可是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开始出现了裂痕。

母亲77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摔倒了,造成了髋关节受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母亲住院后张大爷先交了1万押金,老伴在医院伺候母亲。

因为要上班,张大爷就提出哥哥姐姐们轮流到医院照顾母亲,可是姐姐却说他们都没有正式工作,一天不上班就没有收入,张大爷两口子都有工作,他们可以休假照顾母亲也一样有钱,只有二哥表示去伺候。

张大爷无奈之下只好和老伴轮流休假照顾母。哥哥姐姐们不肯照顾母亲,也不想负担母亲的医药费,每次医院催着交费,姐姐们都不接这话茬,哥哥直接给张大爷打电话,让他去交费。

张大爷也不想这时候和哥哥姐姐们计较太多,干脆就一次性缴了5万块钱在医院,直到母亲出院回家。

母亲这次住院除去报销部分一共花了4万块,张大爷本想着兄弟姊妹几个人均摊母亲的医疗费,但是哥哥姐姐们各有各的理由,都表示自己没钱,让先用母亲的积蓄,等到母亲积蓄花光了再均摊。

张大爷就不高兴了, 说母亲自己攒点养老钱不容易,以后的养老还是要花钱,张大爷看哥哥姐姐也实在不想掏钱,干脆就自己一个人承担了那4万块钱。

但是老伴却说他“打肿脸充过胖子”。毕竟,母亲看病的钱几个哥姐均摊也是应该的,而且他们儿子将来要买房娶媳妇,都要花钱。

张大爷听了就有点烦躁,对老伴态度也就很不好。他气冲冲地说:这次就是我说了算了,以后遇到花钱的事再说吧。

结果,就因为张大爷的这次妥协,后面父母的所有生活花费,哥哥姐姐们都不过问了,哥哥姐姐还美其名曰:你是咱爸妈的老疙瘩,你又最年轻我们身体也不好,父母的事你们就多操点心。

哥哥姐姐们也隔三差五回家看望父母,买点水果或者拿箱奶,父母也乐呵呵的,逢人就说儿女们孝顺,张大爷的老伴有时候就觉得心里不忿,觉得公婆就是偏心,明明都是自己两口在伺候他们,偏偏公婆还偏袒其他儿女。

张大爷就劝老伴看开点,毕竟家和万事兴,父母年纪大了,只要他们开心就随他们说去吧。

母亲79岁那你那因为脑梗偏瘫卧床,张大爷想着让姐姐们轮流回家照顾母亲,结果二姐和三姐说自己腰不好,大姐这时候也因为中风不能自理。

张大爷本想请个保姆,结果父亲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年纪大了不习惯家里有个外人,让张大爷做好午饭,他自家就能照顾了母亲的吃喝。

张大爷无奈只好每天早上做好午饭,中午父亲在家热热吃,晚上回家做饭吃。

母亲卧床的一年时间里,因为血糖高每天早晚都要注射胰岛素, 张大爷和老伴就没出去吃过一次饭,这一年里,张大爷和老伴断绝一切社交活动,就是回岳父母家,两个人也是要匆忙赶回家,因为要给父母做饭、打针。

原本不会做饭的老伴学会了包包子、饺子、混沌,周末就提前包好一锅包放在冰箱里速冻,如果那天有事来不及提前给父母准备午饭,就让父母自己蒸包子吃。

结果有一天,老伴要去参加了舅舅家表弟儿子的百岁宴,张大爷觉得不舒服,就没做饭蒸了几个包子吃。

正好赶上二姐回家,看见父母在吃包子,就很不高兴的批评张大爷,说:咱妈都卧床了,你在家休息也不知道给父母好好做饭吃,就糊弄咱爸妈吃包子?

二姐又说:你老婆也真够懒得,包子现蒸的好吃,你老婆却一下蒸那么多速冻起来,给咱爸妈吃。这万一咱爸妈吃坏了肠胃,你们两口子掏钱看病去伺候,别到时候拖累我们。

张大爷气坏了,把筷子一摔,指着二姐说:你平日也没见回家给咱爸妈做顿饭吃,就知道回家指手画脚。你以后回家就闭嘴,乱说话就别回来。

二姐气的摔门就走。父亲却指责张大爷不该对姐姐态度不好,说姐姐也是年纪大了,来回跑照顾母亲也不方便。

张大爷听了父亲的话,心里瞬间很失落,他对父亲说:我姐每天去伺候孙子就不累,怎么回来伺候你和我吗就累了?我每天上班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挖屎挖尿、每天晚上要起夜,我就不累么?

父亲也不说话了,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母亲应该也是听见了父子俩的争吵,在房间里哭了起来,边哭边说:为什么我还要活着啊。

张大爷觉得眼眶发热,说了声要出去买菜,就出了家门。

从那以后,张大爷再没有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一句苦和累,直到一年后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后父亲仿佛失去了精气神,整个人都萎靡了,每天一个人孤单单的坐在阳台上晒太阳,那孤单逻辑的背影看的人心疼。

而且父亲的记忆力明显下降,有时候张大爷回家后发现中午饭父亲都忘记了吃,问他饿不饿,父亲说不饿,还一再坚持说自己吃过饭了。

张大爷不放心父亲一个在家,就又和哥哥姐姐们商量,能不能兄妹几个轮流养老?让父亲在哥哥姐姐家轮流住,这样子不但父亲有人陪伴而且换个环境或许对父亲也有好处。

姐姐和哥哥却支支吾吾开始诉说自己的难处,说父母一直跟着张大爷习惯了他们两口子的照料,换了地方父亲不适应反倒不好。

或许,父亲对于儿女们的情绪也好似是敏感的吧,有一天父亲对张大爷说:儿子,我一个人能照顾自己,你也别操心了,你的哥姐们也有难处,他们从小也吃了不少苦,我和你妈那时候照顾他们也少,现在你就别再为难他们了。

张大爷看着小心翼翼的父亲,心里叹口气决定自己一个人养着父亲。

直到有一天,张大爷下班回家发现父亲躺在客厅地上,他吓坏了,赶紧冲到父亲身边叫着父亲,父亲睁开眼,张大爷仔细一问,原来父亲吃完饭后站起来时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张大爷赶紧把父亲送到医院检查了一番,好在父亲没有受伤,医生嘱咐张大爷说,一定要照顾好老人,有条件的话不要让老人一个人独居,这个年纪的老人就怕摔倒。

后怕之余,张大爷找到三姐商量,他每个月给三姐2000块钱,让她回家里照顾父亲。

三姐说她在外面打工每个月都有2500块钱,张大爷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三姐的要求。

就这样三姐每天在张大爷两口子上班前过来,等到张大爷两口子下班后回家。

一开始父亲很高兴,还嘱咐张大爷在家里准备点三姐爱吃的水果,张大爷都答应了。

3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张大爷听见父亲在房间唉声叹气,张大爷赶紧问父亲有什么心事,父亲犹豫了好久才开口:是每个月给你三姐开工资让她来照顾我的?

张大爷愣了下,笑着说:爸,你说啥呢?闺女伺候爹要什么钱?你怎么这么问?

父亲说是三姐说的,张大爷说:那是三姐逗你开心呢,她是想要孝顺你,哪能要钱啊。

第二天一早,张大爷早早在楼下等着三姐,等他问明白确实是三姐说漏了嘴告诉了父亲实情的。

张大爷很生气,让她回家和父亲解释就说这是个玩笑,不能让父亲心里有疙瘩。

张大爷翻来覆去想了几天,和老伴商量后,把哥哥姐姐叫到一起给哥哥姐姐们定了4条规矩,哥哥姐姐们听后都表示同意。

1、 老父亲依然住在他们家养老,但是哥哥和姐姐每周保证要来看望父亲一次,看望时间要分开,这样让父亲不至于感到孤单和冷清。

张大爷说,哥哥姐姐可以不出力,但是要考虑到老父亲的情感需要,毕竟父亲年纪大了,很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们。

2、 回家看父亲时,只报喜不报忧。家里的欢喜事多和父亲说,但是糟心事不准在父亲面前提起来。

有一次,二姐回家时和三姐说起自己女儿离婚的事,父亲长吁短叹了一个月,晚上都睡不着觉,还是张大爷说外甥女只是打算离婚最终没有离成。

3、 父亲在他们家养老,哥哥姐姐不准回家指手画脚。

父亲的饮食和穿衣,哥哥姐姐们愿意买东西回家孝敬,或者回家做饭给父亲吃都没有问题,但是不能指责他们两口子照顾的不好。谁觉得他们照顾的不好,谁就把父亲接回家伺候。

4、 张大爷把父亲的退休工资让哥哥姐姐们看了,并把这笔钱的用处告知了哥哥姐姐。

张大爷说,如今每月给三姐的2500块钱就从父亲的工资里支付后,父亲的退休金每个月还剩下1000多块钱,这些钱攒起来作为父亲生病时的治疗费,生活费他们两口子负担。一旦将来父亲生病时费用不够,就要兄妹们均摊。

哥哥姐姐听了张大爷的这几个条件后,都表示没有异议,说这样安排是最好的。

张大爷把话说开了,心里反倒踏实了,对于哥哥姐姐的态度也就不放在心里,他觉的只要父亲在他就有一个家,他还是一个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悔悟】/ 马晓芳
我家的奶奶
回老家发现,你多年省吃俭用资助的农村父母兄弟姐妹的消费水平比自己还高,什么心情?
七旬老人跪地求女儿出钱救老伴,女儿却拒绝并指责父亲不讲理,你怎么看?
父亲与酒
母亲为什么能够长寿(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