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祭消失,是文明真正的开始

1974年,郑州水文站准备扩建一幢办公楼,就在施工的时候,地底下挖掘出了一座巨大的宫殿,据考古检测,这座宫殿属于早商。同时,人们还在宫殿里发现了一条人工修建过的壕沟,里面堆积了近百颗人头骨,每一颗骨盖都被抛光打磨过,就像一只精致的碗一样放置在基坑中。
这个残酷而震惊的画面,令人不寒而栗。
谁也不曾想到,几千年前的商朝竟然有如此规模巨大而完整的人祭活动。
两千年前,孔子先生曾跟我们说要实事求是的做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孔子先生好像也有不说实话的时候。
《论语▪为政》里记载,
“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矣。”
这句话似乎表达了孔子先生对于商朝文化的理解与反思,但奇怪的是他为什么不再进一步说明,其损益之事到底为何呢?
历史中不曾记载的事实,或许通过考古,更能帮助我们窥探其貌。

1.
商朝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我们经常所说的殷商,实际上指的是晚商。也就是商朝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个时期考古挖掘,以及研究的成果都是最为丰富的。
尽管,从考古发现来说,商朝的每个时代情况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有一件事却始终贯穿了商朝的整个兴衰史,这件事就是商朝人的宗教祭祀活动。
我们先说早商。
早商主要集中在两个城邦。
一个是偃师商城。另一个是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略早于郑州商城。
偃师商城的北侧是贵族以及王室的献祭区。
B,C两个祭祀区在时间上最早,里面发现的祭祀物主要以猪为主。
B、C祭祀区的左侧,有一个A祭祀区,A祭祀区在时间上比其他祭祀区要晚一些。
在A区的祭祀坑中发现了以人和牲畜合埋的现象。
容量较大的是H282祭祀坑,高有近3米深,南北两侧的坑底和坑壁上放置有许多人,以及猪、牛肢解后的碎骨。同时,坑口有一形似木桩的遗物,或许是当时的商朝人在祭祀时,曾将祭祀物的肉体悬挂在这里展示。
除王族之外,城内的平民也有人祭的现象。偃师商城中没有很集中的平民祭祀区,它们大多零散在城区的各个角落。
比较大的有城东墙角下的K1祭祀坑,里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人畜共祭现象,这种方式在商朝的早期比较多见。或许对当时的商朝人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套比较规范而复杂的祭祀活动流程。

2.
我们再来看看郑州商城。
郑州商城分为四期。
前三期和偃师商城从时间上来说,大致同步。但是郑州商城一二期的宫殿区域几乎没有发现人祭的祭祀坑,这有可能是这两块区域的祭祀风格与其他地方不同,也有可能是因为宫殿区域的大部分面积还埋藏在现代化的大楼底下,未被我们发现。
从目前的考古情况来说,考古人员从郑州商城的普通人居住区中发现了许多祭祀坑,里面埋有不少人与牲畜的尸骨。
郑州商城三期的宫殿区出现了人与狗混合祭祀的现象。
比如宫殿区的东北侧有一个较大的祭祀场,中间是几块红褐色的石头,这很可能是当时的商朝人祭祀的对象。在石头的周围有多座祭祀坑,里面填埋有不少人与狗的尸骨。
在石头的东西两侧还有一个五边形土坑,里面有众多燃烧后的灰烬,据检测,这可能是祭祀者割取了人与狗身上的油脂焚烧后留下的灰渣。
此外,在郑州商城的宫殿区内还发现了一条壕沟,里面居然埋藏了大量的头盖骨。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头盖骨竟然被人加工改造过。它们被沿着眼眶和耳孔的位置裾锯开,然后被打磨得光润顺滑。

也许,这些器物在某些原始宗教中有着不一样的用处。
只是,此时的它们和生活垃圾一起被填埋在这条壕沟中。据猜测,它们或许与郑州商城三期后来的一场动荡有关。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被丢弃呢?

3.
从两座商城的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人祭宗教活动愈加频繁。
而商人的王公贵族更热衷于这一场运动,宗教的祭祀不仅仅意味着神灵的庇佑,更意味着自已手中的权力接受了神的指示,这为他们巩固自己的位置提供了力量和保证。
早期的商朝不断扩张,城市不断兴旺发达。但不久以后,到郑州商城的四期,也就是商朝开国后的200年之久,两座城池迅速萧条。
偃师商城被废弃,而郑州商城在冥冥中挣扎了数十年。
这段历史,便是商朝最低微的时刻,中商。
为什么两座城池经历了如此剧烈的变革和动荡?
考古工作者们从郑州商城四期的祭祀坑中发现了答案。
这里,人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主要以青铜器为主。
埋设器物的祭献方式,与距离商人较远的盘龙城几乎相同。这说明盘龙城的人民与商人曾有过密切的往来,而商人的某一位王者或许受了盘龙城人的影响,对于祭祀的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可能,当时商人之间进行了剧烈的争斗。
最后,原始的祭祀方式被废弃,因此,现在的我们才能在城池的壕沟中见到那么多被丢置的头盖骨。
只是,这位王的变革并不彻底,整个城市摇摇欲坠,并没有随着他的想法而进行下去。
在郑州商城的西北部还有一座遗址,叫做小双桥,相比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 这座城池算不上规模,甚至显得杂乱无章。
但是,后来,随着郑州商城的黯然失色,这座城池几乎成了中商唯一的历史延续。
在小双桥遗址中,人们又发现了大量的祭祀坑,里面依然留有人与牲畜的尸骨。这说明,仍有一部分商朝人民拥护着人祭这一宗教活动,他们在想法设法保存下去。
他们不仅仅在保留着一活动,更是在企图握紧手中的权力,希望这个王朝永远延续下去。

4.
根据历史的记载,商朝的第十九王盘庚迁都殷地,商人才走出了之前的低谷。
随之,商人也迎来了他们最鼎盛的时期,殷商。这一历史时期持续了近两个半世纪之久。
殷都的商城坐落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现在这里也建造了“殷墟博物馆”,以便更好的考古考察,以及后人的学习观访。
最初,人们以为殷商的整个都城或许就在安阳小屯村这一块,后来才发现,殷都的整个范围又大又松散。
接着,随着考古的开发,人们又陆陆续续地发现了多处祭祀坑,它们普遍采用了人祭的方式。
这或许是商城曾经最顶峰的时光。
殷商王室的祭祀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南北朝向,里面埋葬的是被斩首的青年男性。还有一类是东西朝向,里面埋葬的全是幼儿和女性。他们大多被捆绑或者活埋,很多都保留了挣扎的姿势。


现今,我们仍旧可以从依稀的考古挖掘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暴力。
在商人的文化概念里,也许他们不存在那么多情感与道德的概念,对世人来说,征服与被征服才是生存的头等大事。

5.
直到周人征服了商朝,周人的统治取代商人,关于人祭的传说突然消失。
在正统的史书里,譬如《尚书》,我们完全找不到任何关于人祭的记载。
周公在重新书写周朝的过去时,抹去了这段曾经残酷的历史。总的来说,他认为是商人的德行不够,所以周人顺应天时,取而代之。
但实际上,在西周的发展史上,人祭并未完全消失。
比如,在周王影响力较弱的燕国,人祭依旧存在。燕国都城琉璃河遗址的墓群中,葬人比例很高。
还有陕西省宝鸡市内出土的弓鱼国墓,属于西周的早期,其中三座大墓中有殉人。
也就是说,从官方的角度来讲,人祭行为被严令禁止,但这种活动在民间却像暗流一样涌动,直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
因此,最后,我们可以回到孔子的问题上。
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人,宋人是商人的后代。孔子早年在鲁国当官,接触过鲁国上层社会,在他的成长经历里,以及他所生活的环境里,包括他曾经阅读过的书籍里,不可能没有过关于商人人祭的历史。
他或多或少一定听说,知道过。
或许,只是他不愿意谈。
他更希望的是像周公所追求的那样,这个世界能够走向一个新的道德的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他是认同周公的,尽管周公他没有说实话,甚至还可能在史书里虚构了尧舜禹的经历。
但这个拥有着“礼”和“德”的世界,如此令人向往,以至于人们宁愿把这些残忍血腥的历史销毁在过去,赋予其美好。
孔子晚年的时候常说,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或许,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更加理解孔子所说的真正含义。他是在感叹周公的伟大创举,同时,他也认可了周公所提倡的创造一个新的德行体系。
假如没有考古,这些封尘的历史将永远埋藏在底下。
但不巧,正因为考古,我们得以有机会认识真实的古人。
人,固然如此,却不一定会说真话。

资料来源:《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商朝“九世之乱”: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商人会频繁迁都
考古所见的殷商文明 演讲人:宋国定
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
陈国梁:从先秦时期的食官体系看偃师商城宫城1号和6号建筑基址的性质
国际古迹遗址日|走进殷墟
郑州商城发现商代中期高等级贵族墓葬,墓主人为王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搜索
热点新闻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