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挽狂澜于既倒者:宋有岳飞、明有于谦,那唐朝有谁

▲裴度

01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

长安。

正值盛夏,但好在是清晨,温度恰好。

刑部侍郎裴度和几个随从,和往日一样,赶着去早朝。

突然,几名黑衣刺客从暗地里冲了出来,持剑对着裴度就是一阵刺砍。

事发太过急促,裴度完全没有防备,身上立中剑,跌落马下。

裴度的随从们都被眼前景象所震惊,没来得及反应,唯独一个叫王义的随从,迅速跑过来抵挡刺客。刺客砍断了王义的手臂,也让裴度有了逃跑的时间。

裴度忍着剧痛,爬了起来,但没走几步,就全身不支,跌落到路边的沟里。

刺客见裴度如此,以为其已死,便火速逃离了。

裴度真是命大,全身中三剑,却都没有伤到要害,只不过是昏死过去,捡回一条小命。但当朝宰相武元衡,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他不仅被刺客所杀,还被割去了头颅,死状甚惨。

刺杀事件消息传来,立即震动朝野。

当时稍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刺杀事件一定是几个节度使所为,因为武元衡和裴度二人是坚定的削藩派,各地节度使们对其是恨之入骨。

02

▲唐宪宗元和方镇图

藩镇问题,是当时唐廷的心腹大患是玄宗之后每一任皇帝面临的首要大事。唐宪宗即位之后,一直致力于解决藩镇问题而裴度正是其政策的强力支持者。但对于削藩,唐宪宗是万万不敢操之过急的,那些节度使们,哪一个不是兵强马壮,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德宗时期,朝廷调用各地军事力量,收复河北,最终只剩下魏洲一城未下。就因为在削藩的事情上没有把握好,导致“二帝四王之乱”,削藩也最终功亏一篑。

宪宗在等待时机的到来。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想要继承其位。志在解决藩镇问题的宪宗自然是不会同意的。因为淮西镇蔡、申、光三洲不与其他叛镇相连,孤悬在外。在宪宗看来,首先孤立在外的淮西开刀,是上上之选。

没能达成心愿的吴元济遂反叛,纵兵四出大掠,祸害千里。宪宗针锋相对,发十六道兵马进行讨伐,和吴元济大战朝廷虽然兵多,但没有统一调度,无法完全取得胜利,战争进入一种相持阶段。

而更为不利的是,朝廷对淮西的用兵,引起了其他节度使的恐慌。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宪宗雄心大志,要一举解决藩镇问题。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一些藩镇开始蠢蠢欲动。成德的王宗承、淄青的李师道上书请求罢兵遭到了宪宗一口回绝。

成德和淄青开始找事,纵兵四掠,盗贼四起。唐廷在河阴储存的大量战略物资被烧毁:包括三十万钱和三万斛谷物。

局势一下变得错综复杂,德宗时期的藩镇叛乱即将重演。裴度挺身而出,要求去前线考察实际情况,回来之后,给宪宗吃了一个定心丸:河西必破。

裴度和武元衡为首的主战派,自然是藩镇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刺杀行动。结果宰相武元衡被杀,裴度受重伤,但好在保住了性命

03

在此危局之下,朝廷的绥靖派开始占据上风,包括宰相和大学在内一批人开始力主和谈。武元衡已死,现在只剩下裴度一人,独木难支。甚至有不少人上书,请求罢免裴度。 宪宗虽然主战,但前线战事毫无进展,中央财政又得承受巨大的军费开支,也是一筹莫展。

在宪宗主持的最高决策会议上,主和派人多势众伤愈归来的裴度只得一言不发。他明白,说不如做。此时的裴度,再次挺身而出,毅然请求去前线指挥作战。

临行辞别,宪宗亲送,裴度感慨之际,说: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宪宗甚为感动,以泪相别。

04

▲李愬雪夜袭蔡洲

裴度还没到前线,就出事了。

唐军大将李光颜、乌重胤为了能够在裴度来之前取得胜利,主动出击,结果遭致大败一时间唐军士气低落。

裴度来之后,首先面对的事情就是鼓舞军心。他亲临前线慰问将士,又上奏罢免了军中一批监军,让军事将领能够摆脱掣肘,专心作战。

邓节度使李愬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他一直有直取吴元济老巢蔡洲的大胆军事计划。说这个计划大胆,是因为唐军已经有整整四十年没有到过蔡洲,更不要说攻下这一淮西首府。但这一计划得到了裴度的大力支持,李愬出奇制胜,雪夜袭蔡州,活捉吴元济,从而一战扭转乾坤。持续三年之久的淮西叛乱就此结束,而这距离裴度到达前线仅仅两个月而已。

平定淮西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而且让其他藩镇也闻风丧胆。在助手韩愈的建议之下,裴度利用大胜,派人对王承展开了心理攻势。王承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献出德、棣两州给朝廷,以求自保。而后,王承死去,朝廷委派田弘正为节度使,成德回归朝廷的管理。

而平卢的李师道算是反抗最激烈的,他也是刺杀裴度的主谋。宪宗派大军对其围剿,在裴度的建议下,唐朝大军势如破竹,李师道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被部下所杀,平卢归顺朝廷。

卢龙节度使刘总为求自保,请求削发为僧,以八州归唐,朝廷委派张弘靖镇守。

河朔三镇,自安史之乱之后,就拥兵自重,沆瀣一体,对抗朝廷。自此,三镇第一次得以回归唐廷。这是唐廷自安史之乱以来,唯一的一次收复河朔三镇。

▲平卢李师道归顺

05

▲裴度

唐廷虽然武力解决了藩镇,但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宪宗后期,弃用裴度,裴度被贬。宪宗死后,河朔复叛。张弘靖和田弘正相继被杀,朱克融、王廷凑又在河朔作乱,穆宗又启用裴度以原职任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但在元稹和魏弘简的掣肘下,即使有名将的李光颜、乌重胤相助,裴度没能力挽狂澜。河朔得以自立,朝廷再一次颜面扫地。而这一次朝廷出兵是十五万人,叛军仅仅只有一万人。

但无论哪一朝,但凡有事,都会想到立即起用裴度。

宪宗朝是这样,穆宗朝是这样,敬宗朝是这样,到了文宗朝,还是在这样。几起几落,几度为相,又几度出任藩镇。在那个时代,他的声望如日中天。外族首领到了京城,都要问裴度近况如何,现在做的什么官。

但裴度虽有中兴之梦,也有中兴之才,也曾经完成了中兴,但却昙花一现。这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君主能够完成的任务。

06

▲让唐朝政府最为头疼的河朔三镇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藩镇是个老大难问题,历朝君主都致力于此,却都铩羽而归,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个问题张国刚的《藩镇研究》和岑仲勉《唐朝历史的教训》中都有论述。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这个问题。

唐朝藩镇问题看似纷乱复杂,叛乱此起彼伏但,但并非没有线索可循。反而,这条线还很简单,实则还是钱的问题。

唐朝的士兵进行职业化,每一个士兵之后,都代表者一个家庭。士兵是靠薪俸来养家糊口,如果士兵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叛乱。

在整个藩镇中,底层士兵和军官推动的兵变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拿魏博举例。魏博前后18任长官,有2位是唐朝所派,有11位是军士所立。很明显,所立者代表了军士利益。如果一旦发生所立者无法再代表军士利益,旋即就会被推翻。

宪宗朝本已在军事层面解决了藩镇问题,但在接着的穆宗时代,朝廷养如此多的兵,根本负担不起,就想着“销兵”。但销兵是一个大问题,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唐廷粗暴而简单的销兵,当然是迅速的减轻了财政负担。但却不管军士生计问题。所以,销兵的结果是藩镇复叛,而且是齐心协力的复叛。这其实跟明末时期是相同的,崇祯为了节省开支,撤掉了部分驿站,而被撤掉的驿站人员生计成了问题,很多成了无业游民,最终成了朝廷的大隐患。李自成本人就是被裁的驿站人员。

当军士们发现了自身的力量之后,他们的要求从养家糊口到了主动的逐利,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军士之上,而且在个节度使之间也有很明显的表现。德宗时期,朝廷调用各地军事力量,收复河北,最终只剩下魏洲一城未下。朝廷上下,一片欢声雀跃,进行封赏。各路围困的魏洲的节度使一看封赏不符合自己的口味,立即掀起了一场更大叛乱。这些节度使们听从唐廷号召出兵,不过是想要夺地盘,扩实力。你倒好,最终打下的地盘你全收了,我们喝西北风,不反你反谁?藩镇的逐利性可见一斑。

这里还需要说一点的是,藩镇的首脑和军士都是无意来推翻唐挺的,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就是最大化的获取自己的利益。他们本身也是唐廷的维护者,因为只有唐廷的存在,他们的利益才可以延续。所以,在黄巢起义中,抵抗黄巢的主力并不是什么唐廷的中央军——神策军。而是这些藩镇的军事力量。他们的联合抵抗,最终将黄巢起义之火扑灭。当然,在这场长达10余年的残酷军事斗争中,一些枭雄崭露头角,比如朱温、李克用,他们,他们最终披荆斩棘,成为下一个历史阶段的主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一次次消灭藩镇割据的努力一度大有希望,但最终却被藩镇所灭
唐宪宗重用裴度消藩,李愬夜袭蔡州后,为什么出现“元和中兴”?
唐朝排名前三的皇帝是谁?
唐朝盛行政治刺杀,当街取宰相首级,骇闻的始末竟是这样?
将相之首——裴度
[转载]元和中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