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不尽的南明史

01

南明的郑芝龙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但郑芝龙决定投降清朝,其子郑成功在关键时刻极力劝阻。双方之间的对话被记载了下来。

郑成功说:父亲手握重兵,不可以轻言投降。以我观察,闽粤之地,骑兵没有用武之地。我们如果凭借险峻地形,四处设伏,虽有百万之师,也难越过。我们收拾人心,而海路贸易的钱可以用作军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啊!

郑芝龙说:你一个小毛孩子瞎说什么,不知天时和时势。当初四镇雄兵近百万,尚不能抵挡清军,何况我们偏安一隅。倘画虎不成,岂不类犬乎?

郑成功继续劝说:父亲,现在的此天时地利大有不同,清军虽强,但也不能长驱直入。前面的失败,都是因为君主无能,臣下庸碌,所以导致失败。如果父亲能凭借地利,人心也是可以收拾的啊!

郑芝龙怒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清军招降我,必定重视我。如果我跟他打,失败了再投降,那就追悔莫及了。

郑成功见劝说无效,死死拉着郑芝龙的衣角说:夫虎不可离山,鱼不可脱渊;离山则失其威,脱渊则登时困杀。吾父当三思而行。

郑芝龙哪里听得郑成功的劝告,拂袖而去。

后来,郑芝龙要去清营,让郑成功与自己一起去,郑成功拒不执行命令,给郑芝龙回了一封信说:从来只听说父亲教儿子尽忠的,没有听说过父亲教儿子叛变的。而今父亲不听儿子的劝告,如果以后出了什么意外,那儿子能做的就只有为父亲报仇了。

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

02

郑芝龙的实力是建立在海外贸易上的,他几乎垄断了当时对日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强大的敌人。而郑芝龙用海上力量数次击败荷兰的舰队。不仅如此,其还将数万福建居民移送到台湾,对台湾进行开发。

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兵力超过20万,拥有超过大、小船的船只多达三千艘,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因此,郑芝龙觉得清军应该会重视他。事情也确实如此,清军很快就对他发起了招降。

郑芝龙打定了投降的主意,决定亲自去往清军大营,他之所以敢这样,无非是觉得自己的大军和舰船还在,清军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哪里知道,清军自南下以来,所向披靡,对郑芝龙也没高看。就直接把他扣住,让他发令让其部下都来降。郑芝龙这下傻眼了,但他已经失去自由,只得乖乖照办。

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和一众部下一看情况,也就一起投降了清军。这一次投降的规模是巨大的,一共有十总兵合计十一万三千人,一起投降了清军。

清军就这样兵不血刃的将郑氏力量几乎一网打尽,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漏掉了郑成功,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郑成功的力量基本可以忽略。

03

郑芝龙投降之后,清军继续前进,攻入安平镇,郑成功的母亲翁氏被奸污。这一事件对郑成功的打击是巨大,愤怒的郑成功将母亲的身体割开,反复清洗。又用黄金为母亲塑造了一尊坐像。

决心与清军抗争到底的郑成功开始招兵买马,但当时人心涣散,其号召力有限,也仅仅募集到数千人而已。但这点人也确实太少了,不过好在郑成功的叔郑鸿逵也无意降清,所以郑成功就依靠郑鸿逵进反清活动。后世因为郑成功名气大,认为此时的郑成功至少与郑鸿逵平起平坐,实际这个时候郑成功的实力太过弱小,处于从属地位。

郑成功将首要目标放在重镇泉州之上,与1647、1648两次围攻泉州,但在与清军的作战中基本上是一触即溃,实力弱小的郑成功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

郑成功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在1650年对潮州进行进攻,潮州的郝尚久此时已经归顺永历帝,也就是和郑成功属于一个阵营,但潮州是著名的产粮区,郑成功顾不得这么多。战争打响之后,郝尚久不能敌,一怒之下投降了清军,郑成功占领潮州的战略失败,只得退回。

郑成功又把目标盯向了厦门。厦门驻守的是郑家的郑彩和郑联,这一看就知道是郑成功的亲戚。郑成功假意给厦门赠送大米,厦门守军认为是自家人,根本未做任何防备,登陆上岸的郑成功轻松占领了厦门。

得到厦门的郑成功,实力大增,决心再次对潮州地区进行进攻。左先锋施琅认为现在的力量也不足以攻打清军的重兵区域,但他知道郑成功打清军的意志是何等的刚毅,断不敢直接跟郑成功讲。所以施琅就假意说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此行不吉利,劝郑成功三思而后行。郑成功勃然大怒,夺了施琅的左先锋印,把他打发回厦门去了。

哪里知道郑成功这边潮州没有攻下,清军见厦门主力离开,遂对厦门进行偷袭,守卫厦门郑芝莞未战先怯,刚刚占领的厦门被清军占领了。

郑鸿逵赶紧带兵去救厦门,还未到就厦门就丢了,但清军并没有占领厦门,因为厦门的真的是太富有了,仅仅黄金酒多90万之多,所以清军劫掠了一番而去。郑鸿逵正好于海面遭遇返航的清军马得功部,将其围困,马得功没办法,就威胁将杀掉此时被清军软禁的母、兄的性命,郑鸿逵只好放走马得功。

郑成功回到厦门后,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而让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则交出兵权、自行下野。自此,郑成功大权独掌,成为真正说一不二的人物。

郑成功回到厦门之后,并没有恢复施琅的军职,施琅手下有一个军官曾德见施琅失势,就跑去郑成功身边任职,施琅也算一个有血气的人,哪里容得下这个,把曾德抓回来,不顾郑成功的命令将其斩杀。

这一下,施琅和郑成功算是撕破脸了,郑成功以兵围捕施琅,除去施琅以外,其全家被杀,施琅只剩下一条投降清朝的路可以走了。

04

郑成功在厦门苦心经营,逐渐站稳脚跟,遂北上与清军争夺,双方各有胜负,但郑成功心比天高,哪里会在意这些小打小闹,他决意攻打南京。

南京的地位自不用说,整个长江以南的政治中心,曾经的弘光政权首都。

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却因风浪,损失惨重,半途回师。

1659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上,十多万士兵乘坐三千多艘战船,由海陆进攻。舰队遮天蔽日,前锋到达长江口,后卫部队还在厦门未出发。郑成功一路过关斩将,轻松抵达南京城下。但郑成功在达到南京之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一直拖延,甚至还带着文武百官去祭拜朱元璋陵,而一些士兵竟然开始在长江里面打鱼。而清军不断增加南京的实力,郑成功的兵力虽众,但陆战始终不及清军,最终大败,不得已退回了厦门。

关于郑成功为何未能在第一时间发起对南京的进攻,有人说是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有人说是郑成功没有做好准备,而实际上是,南京城池高大,郑成功根本就没有找到攻城的办法,而其部下人数虽多,却也是才招募的,其作战能力并不强,尤其是陆战更是差强人意。

而其后的事情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南京之战后,清军认为郑成功已经元气大伤,可以一举荡平,派水军4万来攻厦门,被郑成功全数吃掉。这一战,也说明郑成功的水军实力之强,无可撼动。

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以作为自己的后勤基地。

收复台湾之后的第二年,郑成功突发疾病去世,死前,其用手抓毁双脸,因为其反清大业尚未完成,认为自己无颜去地下见先帝。对于郑成功的死因,众说纷纭,但无心境偏向于被下毒之说,因为死亡来得太快,而郑成功年仅39岁,正壮年。

郑成功去世之后,康熙题挽联一副: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当时,在南洋的华人众多,但经常遭受殖民者的欺凌,甚至是屠杀。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天主教意大利籍神父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让其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郑成功大怒,欲为了保护华侨而远征,但未能成行,其已去世。


说到南明史,就不得不提顾诚,这位卓越的历史学家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写下经典的《南明史》,这本书其实根本就不用无心镜在此推荐,因为此书已经是人尽皆知,是了解和学习南明史的必读书目,没有之一。

顾诚先生在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南明十八年的历史,在顾诚的笔下,有史可法和弘光朝廷的憋屈,有李定国“两厥名王”的复兴,有内讧亡国的痛楚,有郑成功反攻南京的壮举,如此等等,不能一一列举。

无心镜很多年前就买了这本书,一直是爱不释手,每当回想起那段历史,都忍不住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那段沉痛的南明史。

今天就将此书推荐给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南明四柱!明朝不亡靠他们!(二)——郑成功(五)
论郑成功与施琅发生冲突的原因
历史不忍细看,郑成功到底是大忠大义的孤臣还是自私自利的军阀?
使命的召唤——郑成功及其事业 / 醉罢君山 / 第14页
亡天下
郑成功与清朝的两次谈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