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股市变了(一)

 2017即将过去,回顾今年的市场,有起也有落,有涨也有跌,有亮点也不尽如人意。对今年的行情,投资者的感受也大不相同,有人大赚一把欢欣鼓舞,更多的人牢骚抱怨“被平均” 赚了2.3万。感慨叹息之余,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出现这些反差?今年的市场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018年,我们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今年市场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对我们今后的投资有何影响?中情局来为大家细数一二。

 

       首先要说的,就是今年的新股。

 

       每年都会有新股上市,但今年和以前相比有些不同。截止12月22日,2017年新发行上市的新股为429只。一年时间股市增加了400多个新面孔,平均下来,每周上市8只新股还要多。我们先看看最近5年的新股发行情况,下图是近5年新股上市数量。

 

 

       和前几年对比一下可以看到,2013年和2014年的震荡市行情行情中,A股每年上的新股也就一百多只,即使在14年15年的大牛市行情中,每年也就上两百多只,而今年一下上了四百多只,如此大数量,高频率的新股发行节奏,是中国A股市场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新股大量发行对A股影响

 

       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吸引资金打新,到再融资新政为IPO让路,管理层煞费苦心。新股顺利发出来了,给市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一方面,新股“堰塞湖”缓解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带来了二级市场上一些变化。

 

       第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拉低了市场上的“壳价值”。2016年之前,市场壳价值的市场定位大致在20亿左右,再烂的“摊子”,转手都能卖个十几二十亿,当时的市场炒壳之风盛行。而在新股发现渠道畅通之后,直接上市成本更低,谁还愿意再高价接手烂摊子?而且,新股大扩容之后,很多新股市值才十几亿甚至几个亿,相对于炒壳,小盘新股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更容易受到短线游资青睐,对炒壳资金来说,壳已经不想以前那样吸引人了。

 

       第二个变化,新股的大量发行带来了估值“后遗症”。为吸引资金申购新股,初期的新股发行在一二级市场间制造了巨大的价差,最典型的如601882,1.5元发行的股票到了二级市场一口气30个涨停,炒到30多块。

 

 

       按照A股以往的经验,新股里容易出大牛股,但这一次新股的疯狂炒作吹起的却是估值泡沫,大量16年发行的新股上市后就是上百倍的市盈率。

 

       泡沫始终是要破的,这些股票后市要面临漫长的估值修复。海天精工近期持续下跌,从最高点算起,跌幅已超过70%,如此深幅的调整之后,市盈率依然在50倍以上。

 

新变化 新机遇

 

       展望2018年,新股大量发行有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些机会呢?

 

       首先,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新股大量上市的累加效应,前期的估值“后遗症”开始有所缓解。新股次新股持续调整,高估值得以部分修复,部分新股甚至已经跌破发行价,截至目前,在2016年初IPO新规以来上市的个股当中,已经有5只个股跌破了发行价。 见下图:

 

 

       其次,随着打新难度的提升,新股收益率不断下降,新股对打新资金的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直接表现就是最近上市的新股开板时间相对前期大大缩减,而新股早开板的结果是以往的估值泡沫不再重演。比如最近上市的新股蒙娜丽莎,三个涨停就结束了上攻步伐,涨停板打开时市盈率仅有22倍,估值相对合理。下图是近期上市已经打开涨停板的新股市盈率情况。

 

 

       最后要说的一点,现在的新股发审越来越严,甚至出现6家过会5家被否的现象,这也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股法审趋严带来的是今后新股质量的整体上升。综合来看,未来大批优质且估值合理的新股上市,将为市场补充健康的新鲜血液,也许不久之后,新股中奔出大牛股的现象有望再次出现, 这一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股尾盘突然跳水,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UC头条:A股大幅下跌, 牛市行情已经到头了吗?
李大霄:当前股市存在三个结构性风险!股民当心了!
8个消息,让本周股市充满变数!(附:各方对股市的预测)
加快新股发行才能有效消化估值泡沫
李大霄:A股强势突破后 疯牛要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